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执行期刊规范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苏 《编辑之友》2002,(6):54-56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自1999年1月颁布实施以来,得到了国内学术期刊的广泛响应.  相似文献   

2.
“学术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的规范是学术论文及学术刊物实现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按照2004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关于印发<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通知》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三个文件的有关精神对学术论文中的“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进行规范是目前学术刊物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3.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 国家标准G所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自1988年1月实施至今已有十几年了.目前,我国学术类科学技术书刊大多已经执行.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也于1988年3月制定了<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范根据GB7714-87的基本原则对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以及各类文献的著录格式作了详尽的规定.目前,该规范已进行了三次修订,由国家教委办公厅以教技厅[1998]1号文件颁发各学校参照执行(以下简称规范A).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说的新版CAJ-CD规范是指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于2006年6月1日修订,同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修订本)(以下简称新规范).新规范的推广和实施对于高校学报来说,是一个全面提高质量的契机,也将为高校学报的标准化和国际化带来一次实质性的飞跃.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在按照新规范的规定进行操作时也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学术期刊规范化与期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技的进步,期刊的网络化、信息化要求期刊编排规范化,这样做一是信息科技和数字发展的需要,二是传播信息的需要,三是科研管理部门对期刊进行公平、客观的评价及检索的需要,同时也是期刊走向世界的需要.为此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问世和实施.  相似文献   

6.
《社科期刊“编排规范”制定与实施中的误区》(简称《误区》)一文认为:《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简称《编排规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简称《数据规范》)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存有认识、实践和指导思想上的误区。笔者不敢苟同,也谈点儿看法。  相似文献   

7.
宁夏社科类期刊与自然科学类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10种社科类期刊和8种自然科学类期刊的载文量、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总被引频次、h指数、Web即年下栽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宁夏社会科学><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种社科类期刊和<农业科学研究><宁夏工程技术>2种技术类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严格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收录学术水平高的论文可提高学术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2002,(6)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是对学术期刊进行规范化编排的标准化文件,保证了高校文科学报的编排有规可循。 按照《规范》的设置,就文科学报文章而言共有5类:A类,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类,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C类,业务指导性文章;D类,动态性信息;E类,文件及资料。最能体现高校  相似文献   

9.
<汉语主题词表>(试用本)(以下简称<汉表>)于1980年初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叙词检索语言词表.<汉表>(自然科学部分增订本)[1]于1991年出版,其在保留原有优点基础上,编排更加合理,方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鉴于我国大部分社科类学报在标引注释和参考文献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乃至失范的现象,文章重点从两者的定义、作用、类型及标注格式进行较全面的辨析;在此基础上参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1999)、《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2001)以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提出学术论文中规范化著录注释及参考文献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最后对学术论文的生产者——学者、加工者——编辑及管理者——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期刊的发展趋势与评价标准--来自南戴河的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8月17日至8月19日,"期刊发展趋势与评价标准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秦皇岛南戴河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河北省期刊协会、河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来自除西藏自治区外内地所有省份的近200名期刊界同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有如下属性:(一)丰富性.研讨内容涵盖期刊发展和期刊评价两大主题.(二)学术性.国内最具权威性的期刊评价研究机构--北京大学图书馆文献计量研究室、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主研人悉数到会,另有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理事长莅会作报告,使得本会具有较高学术性.(三)适时性.2003年年中至2004年年中,最新期刊评价研究成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概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年版)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陆续发布,这些成果蕴涵了新的研究心得,体现了新的遴选原则,需要在评价方与被评价方之间进行交流.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推出这次活动显得十分及时和具有较强现实意义.会议研讨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学报编排规范化与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84年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学报编辑经验交流会上强调学报编排应尽快实现规范化以来,医学院校学报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刊物质量有了明显提高。1988年3月,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又印发了《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试行稿)》。此稿根据已颁布的有关国家标准,参照有关国际标准,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学报工作实践而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对论文中所涉及的声电参考文献的类型、载体代码标识给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没有对视听文献(电视、广播类)的文献类型与载体代码标识给以明确的规定.这一阙如是上述行业规范存在的罅漏之处,原因可能是在制订规范时制订者对视听文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考虑不周而导致疏漏,这既影响编排规范的权威性,也影响编排规范化处理的统一性.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为视听文献建立统一的文献类型与载体代码标识.  相似文献   

14.
版本记录是书报刊的出版者或版权所有者进行版权通告的记录 ,也是出版物必须具有的标志 ,版本记录页又称版权页。关于图书的版本记录 ,1972年国家就修订颁布了《关于图书版本记录的规定》 ;而学术期刊这方面起步较晚 ,截至目前还没有下发专文。在近年来相继颁布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排格式规范》(1996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T 3179— 92 )、《期刊质量标准》(1998)、《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本 ,1998)、《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本 ,1999)等文件中 ,虽然对学术期刊的版本记录作了一…  相似文献   

15.
一、规范化的显性功能 1.便于准确统计、评价.学术期刊是发表科研成果、进行文化积累的重要阵地.科学、准确地评价学术期刊才能促进期刊界的良性竞争,督促期刊提高质量、多出精品.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我国期刊评价和管理部门也为此进行了长期探索,<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就是这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按照它的要求,学术期刊有了统一的编排顺序、规范的信息处理,这便于<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便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数据库的准确检索与统计,有利于期刊评价工作科学、准确、高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高校档案工作日益发展的需要,统一全国高校的档案实体分类,实现高校档案实体分类、编号、排架、检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1993年11月16日,国家教委颁布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以下简称<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引文索引向专科性发展的新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著名图书情报学家尤金·加菲尔德(E.Garfield)于1963年首创<科学引文索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和<艺术和人文学科引文索引>(A&HCI,Art&Humanities CitationIndex),不仅提供了一种区别于传统索引的一种新颖检索工具,而且首创了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引文分析法.笔者曾经撰文说过,引文分析法并非如许多中国论者所言的仅是"定量评价法",或"间接评价法",而是既有定性评价(同行评议)又有定量评价的综合评价法.应用这一新方法,有可能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人才学、科学学、文献学、知识管理学等许多领域作出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张洁 《报刊之友》2002,(1):36-3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社科版》)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人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2001年1月创刊。2001年6月在首届全国理工科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评比中,《学报社科版》以封面设计富有特色、编辑编排规范、学术质量较高被评为优秀社会科学学报;12月又入围赴台参展优秀期刊。创刊伊始就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颁布与实施,各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纷纷开始了编排规范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但编排规范理论争鸣的匮乏,使得编排规范的实践探索也默默无闻,各高校社会科学学报只是在闭门造车,奉命执行教育部的《规范》规定,并没有就《规范》中的具体条目进行理性的思考,这不仅仅是各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界内人士的悲哀,也不利于《规范》本身的发展、完善。笔者在编排规范实践中,发现《规范》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并以此抛砖引玉,期待同行的参与和争鸣。一、作者简介中的“研究方向”在作者注释中,包括姓名、年龄(主要指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学历、职务(职称)、研究方向。笔者认为,上述规定中“研究方向”项目不尽合理。其一: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孤立地发展,它必须吸收其他学科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借以完善和补充学科的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术界倡导并鼓励人们进行跨学科研究,或从事几种学科的交叉研究,上述规定不利于人们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研究;其二:学报部分稿件作者的研究方向无法确定。笔者对《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3期至2002年第4期刊用稿件的来源情况进行了初步的统计(见下...  相似文献   

20.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目前,国内外极不统一。国家标准GB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推荐了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试行稿(以下简称《学报编排规范》)建议采用顺序编码制,并列举了期刊、书籍和论文集三种文献著录格式及实例。 在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评比的190份参评学报中,除了两份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外,其余都采用了顺序编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