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科学课》2009,(9):44-47
从经济、环保的角度考虑,教科书的循环使用的确有利,尤其是美术、音乐的教科书,用的纸张质量好、造价高,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破损,循环使用教科书利于节约。对《科学》教科书的循环使用,我则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2.
《小学自然教学》2009,(9):44-47
从经济、环保的角度考虑,教科书的循环使用的确有利,尤其是美术、音乐的教科书,用的纸张质量好、造价高,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破损,循环使用教科书利于节约。对《科学》教科书的循环使用,我则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是当前教材改革中一个热议的话题。教科书循环使用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压力,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减轻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促使学生摆脱对教科书的依赖,拓宽学习渠道,促进全面和健康发展等。同时,教科书教循环使用也牵涉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科书内容的稳定性,教科书的印刷质量,出版单位的生存发展,教科书循环中的卫生,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等等。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指明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条件,建构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具体策略,对于积极推进这项利国利民的举措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是当前教材改革中一个热议的话题.教科书循环使用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压力,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减轻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促使学生摆脱对教科书的依赖,拓宽学习渠道,促进全面和健康发展等.同时,教科书教循环使用也牵涉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科书内容的稳定性,教科书的印刷质量,出版单位的生存发展,教科书循环中的卫生,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等等.  相似文献   

5.
按照规定,小学<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教材实行循环使用.循环使用的教科书不属于学生个人所有,由学校集中管理,学生可以免费使用,上课前统一领取,下课后统一归还.这种制度实施本身对学生是一种教育,使其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在使用循环教科书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但这同时也带来了麻烦,没有了课本,课堂上教过的音乐、作品知识等,过一段时间很快就忘了.于是,我在这里面引入了语文课上的"采蜜本".  相似文献   

6.
自去年秋学期开始,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先后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等学科的教科书实行循环使用。所谓循环使用,即学校将学期初所发的音乐学科教科书在学期结束时从学生手中收回,待下一学年再发给学生使用。据相关主管部门的领导讲,这是借鉴国外经验,如此行为,主要有以下益处:一是利于环保,节省能源。二是减轻负担,节约资金……。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都实行课本循环使用制度,美国课本平均使用寿命为5年,日本为10年,而我国课本的使用寿命却只有半年。从2008年新学期开始,江苏、山东、山西等省都将开始实施义务教育阶段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这一举措给学生的“传统用书习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好处不言自明,既是一项环保事业,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行动,同时可以减轻政府和家庭负担。但是循环使用教材在初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期话题邀请的各位嘉宾,在充分肯定循环使用教科书具有积极意义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诸多让人担忧的问题以及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地开始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要求部分学科的教材进行循环使用。的确,循环教材的使用,无疑促进了学生环保和节约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爱惜课本、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地开始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要求部分学科的教材进行循环使用。的确,循环教材的使用,无疑促进了学生环保和节约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爱惜课本、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10.
教科书开始循环使用目前,山东省青州市已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该市倡导在校学生使用已毕业学生使用过的教科书,依次类推。教科书的来源有三个渠道:一是政府或学校免费提供;二是学校低价回收,每学期结束时,学校根据学生教科书的新旧程度按原价的一定比例回收;三是毕业生捐赠。笔者认为,此举值得大力提倡的原因有二:一是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充分节约资源;二是可以使学生养成爱护图书、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义务教育将全面“义务”2005年9月江苏省苏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从2006年起全市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交的…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教科书循环使用,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但国外却早已有之.不少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教科书循环使用都早已是一种"惯例".一本教科书连续被不同学生循环使用,平均使用"寿命"为5~10年.  相似文献   

12.
《天津教育》2011,(1):16-16
美国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教科书都是一年传一年,循环使用。美国各州法律都规定,学校必须保证每个学生有所学科目的所有教科书。这些书,每本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上面记载着使用过它的学生姓名、还书时间及还书时书的质量等资料。使用者必须保持教科书干净整齐,不允许在上面圈画或作任何阅读笔记。教师会教育学生们“要像爱护自己的宠物一样爱惜教科书”。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循环使用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有必要推行义务教育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比如教材内容不稳定、中国的考试制度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一大批人的利益问题。因此,在论述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阻碍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几种因素,进而提出了解决措施:建立全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教科书循环使用科学有序运行;建立教科书编写核准制度。建立教科书出版发行招标机制;改革中国传统的考试制度;加大宣传,转变观念,树立节约意识。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参考》2005,(6):62-62
从今年起,山东省将在全省范围内试点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2007年全面实施。教科书循环使用实行“学生自愿、逐步推进”原则。去年,山东省在潍坊市青州市、菏泽市东明县、临沂市临沭县的部分学校进行了教科书循环使用试验。今年,这项工作将进入推广阶段。4月18日,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指导意见》,要求潍坊市、菏泽市、临沂市扩大教科书循环使用试验县(市、区)和学校;其他14个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确定试验县(市、区)和学校,开始试验。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循环使用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有必要推行义务教育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比如教材内容不稳定、中国的考试制度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一大批人的利益问题,因此,本文在论述了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阻碍循环使用的几种因素,进而提出了解决措施:加大宣传,树立节约意识,建立全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建立教科书编写核准制度,建立教科书出版发行招标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教科书循环使用科学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6.
从2008年春季开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费提供教科书,部分免费教科书实行循环使用。根据国家文件规定,美术学科教科书被我省纳入循环使用的范围,实行教科书循环使用;从2009年春季开始,我省根据各地循环使用教科书的版本分布情况和上学年度实际学生数,每年按20%的比例进行补充和更新。学生使用的美术教科书,由学校集中管理,学生免费借用,不属学生个人所有,学期结束时归还学校,供下一级学生使用。  相似文献   

17.
巴西所有公立学校都实行免费教科书的循环使用。15年来,循环使用教科书在巴西已经形成了制度。巴西是一个贫富分化较大的国家,到公立学校上学的一般都是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学生,公立学校的所有开支均由政府支付,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课本和课问餐。巴西的书籍印刷都非常精美,价格自然也不菲,政府通过循环使用课本能够节约公共支出,让更多的贫困孩子有读书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08,(4):7-7
从今春开始,河南省正逐步建立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一场“环保教育”革命将拉开序幕。图为河南一小学生在使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使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使用制度的特点是一次性消费。最近的改革实行了“两版三用”的使用制度。这样的教科书使用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利益损失和不公平等问题,引发伦理担忧。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局部地区实行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减低价格让城乡学生都能够使用彩色教科书;国家逐步努力实现免费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08,(10)
从今春开始,河南省正逐步建立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一场"环保教育"革命将拉开序幕。图为河南一小学生在使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