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丹 《新疆教育》2012,(15):114-115
后进生,是指思想上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有与一般学生不同的特点:自卑感强,因为他们受到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挖苦、瞧不起,老师的冷落,使他们感到很自卑。逆反心理强,因为别人的瞧不起,他们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但他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就像久旱的小苗,渴望得到甘露一样,他们也想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爱,特剐是班主任的关爱。作为班主任,要了解后进生的方方面面的情况,才能“对症下药”。要抛开成见,转变“朽木不可雕”的思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甘露”浇到他们的心田。  相似文献   

2.
所谓“后进生”,是指在品德、学习、纪律某方面或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与一般学生有不同的特点:自卑感强,因为他们受到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挖苦、瞧不起,老师的冷落、歧视;逆反心理强,因为别人的瞧不起,他们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很强的逆反心理。但他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就像久旱的小苗,渴望得到甘露一样,他们也想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爱,特别是班主任的关爱。  相似文献   

3.
后进生,是指思想上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有与一般学生不同的特点:自卑感强,因为他们受到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挖苦、瞧不起,老师的冷落,使他们感到很自卑,逆反心理强,因为别人的瞧不起,他们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但他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就像久旱的小苗,渴望得到甘露一样,他们也想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爱,特别是班主任的关爱。  相似文献   

4.
所谓的“后进生”,指在某段学习过程中,因某一方面或是几个方面的学习成绩、能力等等相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稍微显得落后些的学生。他们有与一般学生不同的特点:自卑感强,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挖苦、瞧不起,老师的冷落,使他们感到很自卑。逆反心理强,因为别人的瞧不起,他们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但他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就像久早的小苗,渴望得到甘露一样,他们也想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爱,特别是班主任的关爱。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学生。在教学中,为师者要为后进生撑起一片蓝天,必须"爱"字当头,让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用爱心去塑造学生的心灵。一、付出爱心,培育感情教师要对优等生献出一份真诚的爱,更要对后进生付出真爱。可以说,爱心是通向学生心灵的路径,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个自古就被人们认识到的论题,谁都希望得到爱。然而,后进生得到了多少真正的"爱心"?他们听到的大多是批评指责,因而他们往往比较敏感、心虚,甚至怀有敌意。他们总认为老师、同学瞧不起自己,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表现得粗鲁无理。  相似文献   

6.
对后进生,只有做到以下五心结合,才能使其脱胎换骨,羽化成蝶。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现实疗法创始人格拉泽指出:“人都有爱与被爱两种本能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则可能产生焦虑,抑郁寡欢,自暴自弃等情绪反应“。特别是后进生,他们身临困境,受人鄙视,缺乏自信心,易对周围的人产生敌意,更需要爱心的滋补。所以对于后进生,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应该多关心帮助他们,用心与  相似文献   

7.
努力提高后进生的数学成绩 ,是当前提高中学数学质量的关键 ,是义务教育的当务之急。造成后进生的现象 ,原因多种 ,本文对此作一初步分析。首先 ,从心理状态上分析 :在中学生中 ,许多人认为数学太抽象 :罗辑思维性强、难学。一些成绩差的后进生 ,更感到数学枯燥无味 ,缺乏兴趣或者因为学习上困难和考试不及格 ,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或畏惧情绪。另一方面也有来自家中的因素。其一 ,后进生在家中往往缺乏父母对他们的爱 ,在学校中缺乏老师对他们的爱。如果家长和老师对后进生不是满腔热情地关心和帮助 ,而是瞧不起或冷落他们。这样就会进一步刺…  相似文献   

8.
王丽敏 《考试周刊》2013,(68):188-188
后进生难管,中职学校的后进生更难管。他们的最大特点是年龄将近成年,有自己的想法,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自控能力差,还可能迷恋网络,男女不当交往。如何帮助、转化这些后进生,是每一个班主任都会面临的课题。一、走近后进生,严字当先,爱渗其中教育家马卡边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后进生的"后进"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各种不良习惯和不良习气已经根深蒂固,不能指望他们在短时期内能改变,教师  相似文献   

9.
1.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心灵的坚冰。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后进生尤为如此。教师要学会利用情感的特点,用自己的爱去感化后进生,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教师之于学生的爱理应如母亲之于孩子的爱,特别是对于那些成绩差、毛病多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应该特别加以关照,要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切忌对他们歧视或嘲讽。事实上后进生的心灵脆弱,更容易受到伤害,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帮助,教师的爱心会像春风一样融化其心灵的坚冰,唤起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2.用盎然的情趣吸引后进生的…  相似文献   

10.
<正>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关爱,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比一般孩子更需要理解与关心、支持和帮助。教师用爱的方式去激活后进生,用爱的情感去呼唤他们,用爱的力量去转变他们,老师需要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一、用爱心了解后进生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以人为本",用爱心了解学生。尤  相似文献   

11.
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但要爱好学生,更要爱“后进生”。因为他们是班级的一分子,而且他们更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  相似文献   

12.
钟萍  张志华 《江西教育》2002,(20):28-28
用爱心唤起热情。我们的做法是:①在课堂上,特别注重与后进生的心理沟通。因为他们最不愿意接受呆板、毫无表情的教学,更不可能在紧张的气氛中积极学习。②用满腔的热情去上每一节课,让学生从教师深切的爱中受到激励,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殷切地期待我。③用“微笑教学”法。用自己的体态、眼神、语调表示对学生的爱,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④要坚信“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名言。学生学不好数学,不能随便责怪学生,教师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后进生在上…  相似文献   

13.
帮助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认真分析后进生的原因,积极寻找对策,才能有效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分析后进生的原因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社会环境以及教育不当的原因,又有学生生理上存在缺陷或在心理上发生障碍等方面的原因。而且每个后进生的表现不可能一样。为此,教师应该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启发,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二、积极寻找使其转化的对策1.教师要用爱来感化后进生,做到不嫌弃后进生。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最高情感的结晶。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是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激励学生进步的巨大情感力量。后进生特别需要这种爱。因此教师要对他们充满耐心,对他们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因素,深入了解他们,和他们建立感情,使他们愉快地、自觉地接受教育,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2.抓住闪光点,给予鼓励。要捕捉后进生做得对、做得好的有利契机,用他们自己成功的经验鼓励他们,使后进生为自己有进步得到肯定而感到自豪、喜悦,引导后进生将成功的原因归于自己,发现自己所蕴藏着的潜在力量,提高其自...  相似文献   

14.
“后进生”就其表现特点一般为:一、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在校表现相对比较差,受到的批评相对较多,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二、逆反心理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后进生的言行态度比较偏激,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  相似文献   

15.
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师和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教学成功的保证。一、关爱每个学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工作的最高原则,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也是做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特别是后进生。由于在学习上的弱势,后进生往往不被别人关注,缺乏自信心,更缺乏优秀学生身上的诸多光环,因而他们更需要教师多一点的“偏爱”。这种爱的力量能使学…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素质,后进生素质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点做法,对提高后进生的数学素质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培养师生情感,引导自我表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表现为沉默、笨拙。他们自卑感强,不敢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常常被冷落、被遗忘。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后进生学习的兴趣,对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整个班级数学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培养。“爱屋及乌”这一成语告诉我们情感具有迁移功能,而“亲其师,信其道”则明确地指出了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尤为强烈。教师心中有学生,爱学生,学生心中才能有老师,才能爱你所教的学科。因此,我把教学过程作为向学生倾注爱心的主渠道,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后进生在学习上跟其他同学有一定的差距,对这些学生,主要是充分发现其“闪光点”,多引导、多点拨和多鼓励。这样,学习有差距的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上的启迪,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从而使后进生由“厌学”变为“乐学”,这是转变后进生的关键一步。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后进生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把学生比作是早晨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可能就是迟升的朝阳。对于那些后进生,教师不能放弃他们,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让他们也有“出头之日”。在教学工作中,笔者深深体会到:作为教师要懂得关爱学生,因为爱生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而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更要有耐心、爱心、恒心,只有“多心齐下”,方能“以心换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教师进行心灵的沟通,这样,教师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并理解他们,找到切实有效的办法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18.
一、突出一个“爱”字 对待后进生,教师要深怀一颗爱心,不能冷落、歧视他们,要更多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爱他们。教师要用爱心去感化后进生的心灵,用爱心去点燃后进生学习的热情,用爱心去唤醒后进生的自尊、自信,让他们克服自卑、畏惧心理。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定会使后进生自觉学习,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育。同学间的互爱也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善于做好其他同学的工作,为后进生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后进生周围形成一种互助互爱的氛围,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增强他们积极向上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 ,教育之不能没有爱 ,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一语点破了爱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 ,只有对学生怀有真诚的爱 ,学生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才会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常言道 :“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后进生也不例外 ,他们也希望老师多关注。可往往班主任教师就会忽略这一点 ,他们对优秀生比较喜爱、器重。大家知道 ,得不到爱的人更需要有人爱 ,后进生比优秀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爱护。教师应该把关爱的目光投向后进生 ,从“爱”字开始 ,以慈母般的爱去关怀、鼓励后进生 ,…  相似文献   

20.
一、爱生是转化后进生的先决条件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每个学生都希望,也有权得到老师的爱。”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巨大推动力,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营养素,是一种任何教学手段和方法无法代替的教育力量,尤其是学习有困难,非智力因素不良的学生,他们更追求教师的爱,更需要教师的理解和信任。更渴望教师的帮助,一旦他们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亲师的心理会变为行动,会增强信心,不甘落后,暗加努力奋发进取,各方面都会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可以说,教育教学效果杠杆的支点在“爱”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