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茅盾是中国杰出的现代文学评论家。他写了为数众多的作家论与作品论,评论了“五四”以来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宗师,茅盾对他的评论比较多,是全面地实事求是地研究鲁迅及其作品的第一人。茅唐写《鲁迅论》的时候,和鲁迅“没甚关系”,“不曾见过面”,而是  相似文献   

2.
尤平 《天中学刊》2009,24(4):91-93
哈代和张爱玲都是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在表现现代意识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都有着"原生态"描写、荒原意识与忧患意识,从而体现出作品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和作家自身对现代文学贡献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于新文学的认识,大部分人的理解是五四文学与世界文学所联系产生的现代性思想,而忽略了民间文化对现代文学的影响。文化大多起源自民间,中国现代作家的思维也是借助了民间题材的运用,从而产生了无数的优秀作品。中国的民间文化和世界文学为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现代作家也大多起源于民间,有了文化的熏陶和濡染才产生了多彩的现代文学作品。讨论现代文学的作品,不能不考虑民间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4.
许多现代作家受过塾师教育,塾师对作家的影响构成了塾师文化.塾师文化对现代作家的模式、作品风格和思想性格的形成乃至现代文学的民族化特色都产生过作用.转这种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它与现代作家的关系显得很不够,从这个角度来研究现代作家及现代文学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在韩国用现代的学术方法研究中国文学可以从1920年开始算起。对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学者来说,鲁迅是不可回避的高峰。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作家作品的翻译、介绍及文坛的发展动向,甚至连中国自身也忽视的现代作家也有介绍。从中可以看出两国作家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一面;还可以发现韩国文坛已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自己的评价。中、韩在历史背景类似的情况下两国关系确实超乎寻常,中国现代作家对时代的认识非常准确,把活生生的经验和思考融入他们的作品里。韩国作家将其精髓介绍到韩国,希望韩国人民觉醒起来,为国家光复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的作家作品论是卓然独步的。作为一名理论家、作家和文学活动家,茅盾经历了现代文学发展的全过程。他与同时代人,呼吸着相同的社会气息,感受着共有的心理脉搏,因此,他的作家作品论,渗透着同时代人特别亲切和新鲜的感受,洋溢着同时代人饱满的激情,在微观的机敏、真切和细腻上,显示了近距离研究的特长。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人性恶最关注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对人性恶的表现非常自觉、深刻和彻底。这一创作旨趣反映了钱钟书对恶在伦理道德和审美上的深刻认识,也表现出他对时代命题的高度关注和思索。钱钟书的创作实际上构成了对中国现代文学主流启蒙主旋律的一种偏离和反动,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景观和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早期小说开中国现代主观小说先河,他作品的“自叙传”形式,感伤、颓废的情绪,独特的艺术风格,都有别于当时其他作家的作品,他早期的小说真实地艺术地留下了异常复杂的时代侧影,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的宝库。  相似文献   

9.
茅盾是中国卓越的文艺评论家,他的文艺理论与批评专著甚多,约占茅盾全集的三分之一以上,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作家与作品的评论有近百篇之多,涉及“五四”以来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作家作品,表现了一种独特的茅盾式的评论个性,对现代文学评论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作家沈从文在他创作早期(1923~1929)经济上始终处于穷困潦倒的状态。但这段经济困顿时期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直接使他走向了职业作家的道路,成为中国最早的职业作家,其次,促使他成了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当然,由于作品的匆匆急就,也使他创作带有鲜明的素材性质。  相似文献   

11.
李明 《中国地质教育》2012,21(1):47-49,182
高山院士长期致力于地球化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以中国东部为研究基地,结合全球对比,在大陆地壳结构和组成、壳幔交换作用以及微区分析研究方面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系统创新成果。他刻苦钻研,治学严谨,学风正派,教书育人,勇于探索和创新,有很好的敬业和合作精神,重视团队建设和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地球化学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优秀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2.
饶学刚先生的苏东坡研究,在国内甚至国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其研究成果连同个人名字,一齐进入国学网,成为“现代苏学学者”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东坡研究特色鲜明:爱求异思维,不吃现成馍;重实地考察,重文献稽征;强调读懂读通原著,多让东坡说话;擅长利用边缘学科知识,形成多维视角。他虽年逾古稀,仍甘心寂寞,安于清贫,孤守寒窗,继续走东坡研究之路,提携后学者,为弘扬东坡文化和保护东坡遗迹而呼号而奉献。  相似文献   

13.
晏阳初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极力倡导平民教育运动的平民教育家,他在其平民教育思想中提出的农民教学原则至今对农村工作者仍具有十分现实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在阐释晏阳初农民教学原则具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新农民培训工作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以哲学、美学、史学、文学等方面的成就成为近代学术史上一座丰碑。他的词论专著《人间词话》一直为人称道,其中“隔与不隔”这种品评文学实践的理论新标准,更让人们保持了长久的研究兴趣。把它置入文学创作真实境界的视野,再从《人间词话》的本身出发,我们可以获得文学语言的真率、文学想象的真切和文学情感的真挚三种真实境界。  相似文献   

15.
李临定先生长期致力于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并且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一套思想体系,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在对大量的语言事实调查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揭示语言的规律,并形成比较全面的系统,着重研究各种句型,描写、总结不同句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文本细读是对文本多层次多角度细致诠释的研究方法。11世纪维吾尔古典文学名著《福乐智慧》古体今译的主要译者之一艾合买提·孜亚依,凭借自己的多种语言能力和扎实的研究功底,在维吾尔古典文学研究中取得了较高成就。论文以艾合买提·孜亚依对维吾尔文学经典《福乐智慧》研究成果为例,指出维吾尔文学研究应该倡导对经典作品的深人研读和细致分析,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挖掘维吾尔文学的内在规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陈直先生的楚辞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其《楚辞拾遗》一鸣惊人,成为研究楚辞的必读之书。读书篇幅虽短,但多属补充、引申和独到发现,创获颇多,其价值当在一般注本之上。他成功运用二重证据的新方法,重视物和考古资料,形成别具一格的治学特色,在现代楚辞研究史上具有开创新方法、开拓新途径的意义,对当前以至今后的治骚更是不无启迪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朱志荣对古代文论现代性问题一方面进行了理论思索,其基本观点为:在全球化视野中以"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统一"的史识观念建构古代文论体系;另一方面则将理论思索付诸于实践。朱志荣关于古代文论现代性的思考和实践实质上是对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学和文论如何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前瞻性设计,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里程碑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师生冲突:基于福柯的微观权力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柯研究现代权力从权力具有生产属性入手,着重于现代权力的具体与细节,属于微观视角的研究.师生关系蕴含着权力运作,现代权力具有的关系性、网络化、去主体、非中心等特征在师生权力互动中明显存在,既与传统权力形成矛盾,又因规训权力的泛滥成为师生冲突的诱因.微观权力理论为师生冲突的解决提供了两个方案:局部斗争和现代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20.
苏东坡把灵感看作是创造力的精华,是解决久悬未决问题的突破口,是最佳创作状态的体现。与古来作家、艺术家相较,东坡对灵感的发生及其特性,有着更为详尽而具体的论述和描绘。苏东坡是位从多方面发掘和主动把握灵感、表现悟性智力,推动艺术创新层出不穷的伟大作家。他对灵感的把握和理解,堪称是我国古代文论中首屈一指者,是传统灵感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他不仅超越了历代作家论灵感的成果范畴,还与现代灵感思维科学相连相辅,具有巨大的借鉴、启迪意义,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