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们好! 在临床门诊工作中,我们曾收到不少患儿家长的来信,询问尿床症的防治与医疗方法,发现许多家长对该症的了解不多及认识不够,甚至对患儿随意打骂,在这里我们想借《中华家教》杂志向大家简单谈谈尿床症防治与治疗。什么是小儿遗尿症3岁半以上仍在睡眠中尿床而自  相似文献   

2.
也许孩子在孩提时尿床在许多父母的眼里是件很平常的事,可是它对儿童的伤害却是难以言表的。因为,尿床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还会影响其智力发育,因此,孩子尿床时家长千万不要不以为然,最好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看看。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在婴儿时期都会尿床,这是正常的。但有的孩子五六岁甚至十几岁了还尿床,这是为什么呢?有的家长简单地认为是孩子太懒,不愿意起床小便。所以,孩子尿床后,往往训斥他们,甚至动手打孩子。但打骂并不会让孩子”长记l生”,因为孩子3岁以后尿床是病,医学上称为遗尿症。遗尿症专家刘教授指出,小儿遗尿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在我国发病率大约  相似文献   

4.
静静是中班的孩子。开学两个月后的一天,班里的保育员气呼呼地向我抱怨:上中班了还每天中午尿床,已经一个星期了,真讨厌。保育员说完狠狠地瞪了静静一眼,孩子赶紧低下了头。根据这个情况,我进行了家访。家长说孩子从小就没有尿床的习惯,夜晚在家也不尿床,也没患其他疾  相似文献   

5.
2002年第3期《中华家教》刊载的孙云晓先生的《改变观念从改变称谓开始》的文章,提出:要改变家长制作风,必须首先把“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1.“家长”与“父母”的内涵与外延不一样“父母”虽然也是孩子的家长,但不能代表孩子  相似文献   

6.
强迫小便无异尿床年轻的父母为了防止幼儿尿床,常于半夜把孩子从睡梦中抱起来,“强迫”孩子小便。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健康有害。家长定时督促孩子小便是非常必要的。但必须注意方法,过分“强迫”孩子小便,实际上已不是孩子自主地小便,而是下意识的失控行为,这与尿床时的情况没有多大差别。长此下  相似文献   

7.
正binghongat@163.com问:我的孩子5岁,晚上睡觉时还会尿床。请问,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才好?答:孩子在5岁之前遗尿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而5岁之后遗尿则被称为遗尿症。对于遗尿症,以心理疏导和习惯培养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大多数孩子的遗尿是暂时的,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从心理上减压。晚上临睡前要限制孩子的饮水  相似文献   

8.
有备无患     
幼儿刚入园,尿床尿裤子是常事。我们以往的做法是将幼儿的脏裤子脱下,让他躺在被窝里,然后打电话通知家长。这样做,孩子虽不会受凉,家长也没有怨言,但孩子会因此失去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家长也得放下工作给孩子送衣服。我觉得这样做不是好办法。开学第一天,我就通知家长准备一  相似文献   

9.
她不再尿床     
她不再尿床文/甘秀玉我班有个小女孩,长得非常好看,圆圆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说起话来脸上总是露出一对可爱的小酒窝。可是这孩子有一个毛病———尿床。因从小家里给她用尿不湿,没培养起良好的小便习惯,结果家长虽然省事了,却养成了孩子从小尿床的毛病。她从小班...  相似文献   

10.
新闻月评     
法官妈妈尚秀云提醒:10种不良行为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北京青年报》2007年3月8日讯尚秀云从事少年刑事审判19年,审判过832个失足的孩子。在《法官妈妈给父母的90个建议》中,她告诉家长,特别要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以下的10种行为,因为它们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先兆: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语     
2012年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6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开学一月摧垮家长坚持6年的教育观》,引发媒体上热议:老师要求学生使用统一的学习用品,是否妨碍孩子个性的发展?一些家长对学校教学要求的担忧是否有必要?学校如何在开展常规教育的同时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管理》2002年第6期刊登了滑万东老师《“权宜之计”并不宜》的文章,认为孙汉宁先生《100元能加3分》(见《中小学管理2002年第2期》)中的做法既是在教孩子弄虚作假,又是在强化金钱在孩子头脑中的作用,引导孩子“向钱看”。对此观点,我完全赞同。滑老师所提出的处理交假币这件事的办法,比起不少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就毫无顾忌地数落老师的不是的做法要高明得多,但这个办法是否就没有负面影响呢?我看未必。  相似文献   

13.
徐迅雷 《生活教育》2012,(21):17-17
今年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教育版的头条刊出了一位名叫林爻的家长的自述,说的是:开学一月摧垮了他坚持6年的教育观;他发出了一个家长心中的天问:6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其实,类似的问号早已从许多家长的心中复印而出。是啊,我今天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明天,你们将还给我一个  相似文献   

14.
2002年8月20日,山东省金乡县某中学初一(3)班学生徐某,因作文迟交三天,被语文教师李某责令罚抄24遍。徐某回到家里,从晚上6点一直到深夜12点也没抄完24遍,无奈给父母留下遗言,准备离家出走,幸亏被家长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第二天,徐某的家长领他去学校找语文老师,然而,李老师却持有异议,理由是: “罚抄”是我们学校管理学生旱已形成的习惯,而且效果很好,你的孩子被“罚抄”,是不服从管教的结果……学校校长也只说了句“今后注意实效。合理使用”而已。2002年9月4日,徐某的父母通过法律咨询,了解到学校及李某的行为违反了《教育法》和《教师法》,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史峰  王兰 《家庭教育》2006,(10X):38-38
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家长和医生并不认为3岁以上尿床是一种疾病。但事实并不如此,据统计,我国患有遗尿症的儿童已经超过3000万,已成为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专业医生呼吁,千万别让孩子因尿床而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6.
思想词汇     
个性中国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首先是人著名作家池莉向中国家长传统的教育思维开炮。8月14日,池莉在上海签售新书《来吧,孩子》时,批评中国人教育子女的逻辑不仅是错误的,而且非常愚蠢。家长在教育子女时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孩子是什么。孩子首先是一个"人"。中国的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更多的是将孩子视作工具,将他们朝一个公共的、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目标培养,而忽视了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特征:个性。  相似文献   

17.
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很多美国家长都在面对一代“小大人”———徒具成人外表而无内涵的孩子。连美国《家长》杂志编辑、心理学家泰菲尔博士也叹道:“和大多数家长一样,现在我也担心我的孩子长得太快了,尽管我为他们有见识而自豪。”泰菲尔博士指出,过快地把孩子变成大人,不但阻碍他们真正地成长,而且对他们有害,比如他们做出危险的决定是不自知的。美国政府的统计资料表明:2002年美国全国八年级学生中有21%的人吸烟,18%的人吸食大麻。然而,在青少年时期泛滥的问题,多半都可以从孩子小得多的时候开始预防。泰菲尔博士说:传媒鼓动孩子以超过…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11,(16):16
王雄2011年5月11日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指出:最近接触了一些孩子的家长,都在抱怨幼儿园为了"六一"的活动,忙得太早,连周末都在让3、4岁的孩子排练节目。  相似文献   

19.
《学前教育》1997年第12期上《如何面对幼儿家长的指责》一文中说,家长指责幼儿园教师:“我每次来接孩子,孩子的鞋带总是散的,是不是因为我没给你们送礼?”老师闻言,强忍眼泪心平气和地对这位家长说:“对不起,我没照顾好您的孩子。但那不是因为您没送礼,带好幼儿是我的职责,我不应该收幼儿家长的礼物也从来没收过礼物。您放心吧,今后我会注意您孩子的鞋带的。”读后深感父母爱子之切,但转念一想,不禁要问:这位家长真正懂得爱孩子吗?  相似文献   

20.
颜老师的家长日杨浦区教科院附中分校初三(6)班班主任颜美君老师每月总要抽一个晚上主持家长日活动。这是颜老师发明的一种家校联系方式,它类似于家长会,但比家长会更轻松、随便,家长能来就来,不能来就不来,一点也不勉强。颜老师开展家长日活动是从2001年开始的。谈起开办家长日活动的初衷,颜老师说:“我喜欢把工作做在前面。”每次家长日活动,颜老师主要是从面上讲一些教育孩子应该注意的事项,许多家长觉得参加家长日活动就是一次学习正确教导孩子的良机。所以,家长们参加家长日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与家长日同家长们交流相辅相成的是,颜美君与学生们用周记进行的交流。在交流中,颜老师成了众多学生的贴心人。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颜美君所教的班级在2002年和2003年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