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生于权力本身而且与权力的限制程度有关。为了防止腐败必须:限制行政权力,转变和缩减政府职能;公开行政行为,增强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健全行政程序,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加强监督,防止行政权的扭曲变形。重塑行政权力是给行政权力与市民社会划出明确的边界。划分行政权力的界限必须符合社会进步的趋势,适应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反映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出现了行政权力进入市场谋利的“官场经济”现象,公权的腐败行为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腐败的实质是在市场条件下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体制,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思想化根源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专制政体和专制主义化的遗产。实行政治与经济分离,政府与企业各司其职;实行党政分开、党权结合,完善民主选举;完善监督体制,增加政务透明度,是从体制上解决腐败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赵平 《现代企业教育》2009,(16):104-10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和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腐败行为。反腐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在新时期着重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持查办案件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以下放权力为导向的行政体制改革,对推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权力失范,腐败现象呈蔓延的趋势。权力制约是防止腐败的有效手段,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是规范权力运用、遏制腐败蔓延、实现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腐败的核心和要害是权力腐败。权力腐败直接影响经济建设,严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威胁国家和社会稳定。权力的个人性质。间接民主代议制下权力运行的失控和异化等是造成权力腐败的重要原因。有效遏制权力腐败。必须对权力意识、权力获得以及权力运行过程三个方面进行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6.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督,那么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政府监督职能不仅不能削弱,反而更应该加强。行政权利的运行应接受社会合法有效的监督。进行监督,不仅是发  相似文献   

7.
胡杰荣 《文教资料》2005,(21):60-61
无论腐败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其实质都是使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本文阐述了我国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权与制衡是预防腐败的关键,指明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即权力错位必然导致腐败,而权力错位的产生有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有效地遏制腐败,就必须有效地防止权力错位的发生,增加权力错位的政治和经济成本。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控体系、廉洁政治文化是防止权力错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强化制度监督为出发点,分析了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权力腐败和权力监督的关系;制度监督对遏制权力腐败的作用;制度监督形式的重要作用,探讨了遏制权力腐败必须要形成有效的网络监督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公共权力的运用如果违背权力设置的价值目标.必然产生腐败.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现代社会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我国虽然建立了较为齐全的权力监督体系,但随着社会的转型,这种传统的权力监督体系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就必然要求针对我国目前公共权力运行的实际情况,构建一套适合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力运行的权力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1.
腐败犯罪的制度原因在于权力的异化,人性原因在于追求功利。而要抑制腐败犯罪则需要在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构筑更为完善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基础上,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12.
买官卖官腐败是社会转型时期干部权力角色与经济角色分化、内在张力增加所致,消除的办法是采取措施缓和干部的内在张力,完善人事任免制度,加强监督,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腐败在当代中国是影响最广、破坏性最强的政治问题。权力腐败的根源在于私有利益的存在、权力的特殊性及欲望的无限扩展。惩治腐败必须实行法治,逐步实现国家法治化,建立廉政机制,培养公民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实行政务公开,使权力的有效监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好的 ,但消极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是因为权力被滥用、治党不严、疏于监督的结果。腐败的客观基础是权力。权力是腐败的前提条件。拥有权力者要腐败却易如反掌。因此 ,反腐败斗争的根本在强化权力对权力的监督 ,即把好用人关 ,首重权力赋予的监督 ;依靠监督网络 ,着重权力行使的监督 ;犹重权力剥夺的监督 ,严惩腐败者。只有这样 ,消极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就会受到有效地遏制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当前的政治生活中,腐败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才能有效地根治腐败。政治监督的主要途径包括:转变执政方式,推进依法治国;优化权力配置,形成合理的权力制衡体系;舆论监督;加强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不断提高党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能力,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腐败的本质就是以权谋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错位的原因是:腐败主体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淡薄、权力运行超出了权力限制,对权力的监督不到位;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对策: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好的,但消极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是因为权力被滥用、治党不严、疏于监督的结果。腐败的客观基础是权力。权力是腐败的前提条件。拥有权力要腐败却易如反掌。因此,反腐败斗争的根本在强化权力对权力的监督,即把好用人关,首重权力赋予的监督;依靠监督网络,着重权力行使的监督;犹重权力剥夺的监督,严惩腐败。只有这样,消极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就会受到有效地遏制。  相似文献   

18.
权力的腐败是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其产生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根源。预防和治理权力腐败。要健全制度,严格管理。进一步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结合案例、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把最初发生的个体权力腐败分为自发型权力腐败、后发型权力腐败两种类型。以此为出发点,从心理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角度描述了两种类型个体腐败的形成过程及个体腐败到群体腐败、结构性腐败的演变过程,最后绘制出权力腐败演变示意图。  相似文献   

20.
西方发达国家行政问责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权力监督,防治权力腐败和决策失误,关系到国家政权的持续运转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西方国家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借鉴其合理因素,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