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主要就日语中"差别"和"区别"的不同,以及差别语的分类来探讨日语中"差别语"的真正内涵及其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女性语"指女性惯用的语言或表达方式,是与男性使用的语言相对应而产生的概念。日语男女用语之间的区别是日语的一大特征,文章以《综合日语》教材为研究对象,分析教材中女性的请求和命令的表达方式,认为女性语在语篇结构方面表现出委婉间接的特征,在语法形式方面较多使用敬重语、美化语、感叹词等缓和语气。  相似文献   

3.
女性语是日语的显著特点之一,女性语之所以存在是由其所属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决定的.本文在阐述日语中女性语特点的同时,分析其历史成因和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日语有尊敬语和谦让语之分,但是日语中也有男性语和女性语的区别,这是日语有别于其他语言的一大特征。日语的女性语是日本女性思想意识的产物,不仅表现出了日本女性独有的柔美,更隐含了日本女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贡献。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社会地位逐渐趋于平等,日语女性语的特征也有渐趋消失的迹象。文章主要探讨了女性语的发展历史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5.
田波 《考试周刊》2008,(8):158-159
本文从现代日语与古代日语"用意"一词的不同含义出发,对"用意"一词的语史作了详细考察.具体来说就是10世纪到14世纪中叶"挂虑"与"准备"两个意思并行使用,14世纪中叶以后,只有"准备"的意思继续被使用.从中日的关联来看,14世纪中叶以前日语中"用意"的意思基本都集中在从汉语传来的"挂虑"的意思上,之后,经历"準備に気を配る(挂虑于准备)".最终形成了日语独特的用法"准备"这一义项.  相似文献   

6.
任霞 《考试周刊》2008,(8):65-66
日语作为粘着语所具有的一大特征,是其具有明显的格助词,以标志谓语与各名词间的关系.但是,在日常的口语表达中,这些体现与谓语关系的格助词却经常脱落,日语中被称为"ゼ口助词"即"零助词".在一般的日语教学中,很容易简单地将此助词脱落现象归为助词省略.但是,通过时比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需要引起日语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本篇主要探讨最普遍出现的主语及主题位置的零助词句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关东州"地区的日语教育正式进入战时体制教育的时期。因此,日本殖民统治当局在东北地区颁布新学制,定日语为国语来提升日语的地位,建立起完整的学校体系,还在1943年颁布了极具强制性的《关东州人教育令》,在"关东州"地区逐步加强普及日语的力度。这种日语教育罔顾中国民众的意愿和情感,以培养侵华战争的后备军为最终目的,充分体现了其奴化教育及文化侵略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日语中的女性语可以说是日语不同于其他语言的一大特色。日语中女性语的存在决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语言问题,从本质上说它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及变迁,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对女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阐述日语表达基本特点,从敬语的使用、词汇使用、句末表现等方面探讨日语女性语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0.
日语中存在着“女性语”这种较为特殊的言语行为,该语言现象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女性用语在用词和语言表达形式上有别于男性用语和一般用语,其特点是优雅、亲切、有礼、体面。对“女性语”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有助于我们学习规范、得体的日语。该文将对女性用语的历史变迁以及各方面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国内的部分语言理论按对象分属和兼属两种方式为词分类,其中类别分属观认为,词分属语言词和言语词等两个类别。由于词分属语言和言语词等两个类别不能解释词的单类说、总类和子类没有确定性、不存在同一的划分标准等原因,所以这种做法违反逻辑不能成立。提出词的抽象和具体性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推出并强调词是例、词位是类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荀子》词汇总量丰富。其中,单音词占优势地位,复音词居次要地位,但复音词所占的比例也已比较大。其复音合成词的结构方式多种多样,有联合式、偏正式、附加式、主谓式、动宾式等,联合式构词法和偏正式构词法是合成词中最主要的构词方式。《荀子》词汇是先秦汉语词汇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地位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13.
唐代的颜元孙在其所著的正字专书《干禄字书》中,对当时的常用字进行了相当系统的整理和归类。本文以《干禄字书》中的俗字为研究对象,对俗字的内涵、特征等进行比较分析,试图对现今的文字整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区别词和量词是汉语语法界研究较晚且争议颇多的两类词.区别词与形容词、名词之分,量词(尤其是借用名词的和借用动词的量词)与名词和动词之别,经常是学习者有困难的地方,也是研究者存在歧义之处.本文从语法化的角度阐释这两类词产生的根源,揭示区别词和量词的流变本质,以澄清某些认识。  相似文献   

15.
军事用语作为行业用语,和全民用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文章以《尉缭子》为例.论述了军事用语对全民用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词汇的搭配关系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影响一种语言词汇搭配强弱有很多因素,在影响词汇搭配的诸多因素中,语义是搭配的基础,对搭配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从词的外延性、引申性、笼统性、语体性和语义韵五个方面来对比分析英汉词汇搭配。  相似文献   

17.
孙欣 《丹东师专学报》2003,25(4):99-99,96
本文从外来词的概念、构词类型、使用领域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详细阐述俄语、汉语中借用英语外来词的特点分析英俄变化,从而促进英俄两种语言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自称词是称呼语的一种特殊用法。本文就老舍话剧中自称词的运用,按视点把自称词分为直接自称词和间接自称词,并分析了这两类自称词的结构特点,特定语境中自称词呼应词的特点及在一定语境中所表现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9.
文字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字研究会有助于语言教学的发展。汉语的方块文字与其他字母文字存在很大的差别。本文对汉语的表意文字与西方的表音文字在结构特点上进行了对比研究,说明表意文字对于汉语文字教学来说也存在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同源字应是具有同一语源,通假字应具有共时性,文字的使用应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等几方面来考证《汉语大字典》误认同源字为通假字的三个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