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教育》2005,(5):50-51
大人之间互赠名片司空见惯,可如今这样的名片也拿在了中小学生手里。记者在西安市一名初二学生东东处看列他收集的同学赠给他的名片。这些名片五彩斑斓,上面印有像蜡笔小新、史努比小狗等卡通图像,名片的内容涉及姓名、星座、QQ号码、班级、家庭住址等。有一些担任班干部的中小学生在名片上写明自己担任的职务,也有一些孩子把自己以前取得的成绩和荣誉都印在名片上,更有一些干部子女或家庭条件较好的中小学生把家庭情况印在名片上。  相似文献   

2.
忧伤的名片     
余杰 《师道》2003,(7):18-18
据成都的媒体报道,在成都的中小学,学生印制名片蔚然成风。学生的名片源于急救卡,这种卡片上有学生的姓名、年龄、血型、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和联系电话等内容,其作用是在学生发生意外时便于急救。后来,孩子们为了使急救卡变得更好看,将米老鼠、比卡丘等卡通画的不干胶贴到卡片背面。再后来,一些孩子干脆模仿大人,花钱到名片店印制成盒的名片。记者在一些名片店看到好些盒学生印制的名片,上面姓名、班级、学校、联系电话等一应俱全。较显眼的是,这些特殊的名片也印上了小主人的“班长”“组长”等职务,以及小主人们父母亲的“局长…  相似文献   

3.
名片作为现代社会交往中的“第二身份证一,早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已经成为人们交往和沟通的桥梁。但当名片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中小学生手中时,它的“意味”似乎骤变。流传着“名片”,互递名片,成为一些学生的校园活动时尚。名片上赫然印着的内容,大多数是其父身居何职,其母现在何处掌握某权等等。名片已经由一种交往工具演变成虚荣心、攀比心的“包装片”。  相似文献   

4.
最近世上有句俗话:“名片名片,明显欺骗。”有人更简化为“名片,名片,明着骗。”意思是说,名片主人全凭自己设计的内容去让店家印制,各种各样的头衔、称谓都由他自己说,店家无法也用不着去加以核实,就照着印。片主弄虚作假也罢,欺世盗名也罢,自然是“明着骗”了。  相似文献   

5.
周锐 《少年读者》2008,(7):34-38
现在,动物王国里也时兴用名片了。小兔子的爸爸、妈妈都有自己的名片。小兔子突发奇想,也给自己做了几张名片。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2005,(7):8-11
话题故事 5月初,记者阿姨在太原市的一所小学采访,告别时,一名五年级的同学突然递上一张名片,郑重地说:“阿姨,这是我的名片!”嚯,这张五彩斑斓的名片上印着一只可爱的卡通小狗,下面是“姓名、电话、学校、地址……”。旁边一名同学也亮出了自己的“名片”。他告诉记者,他们班的很多同学也都有这种“名片”,而且“名片”上的信息都是真实的,每人身上都带有几十张。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印名片时,同学们抢着告诉记者:“有了‘它’,大家认识后没事就可以打个电话或上网聊天了。”  相似文献   

7.
活名片     
“忽如一夜春风来”,各式各样、装帧新颖的名片如雪片一般满天飞扬起来了。到大街上瞧瞧,你会发现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疯长起来的是电脑打字复印社,而每一家打字社的招牌上又大都少不了这样一项内容:印刷名片。这足以看出用名片的人多起来了。出门办事,参加笔会活动,便少不了见些生人和老友,见了免不了握手,握手之后呢,也自然免不了看人家伸手从怀中掏出精致的名片夹,很潇洒地弹出一张印制精美的名片递过来。那么,到这个时候,我就自然要免不了一种尴尬。我没有名片互赠,只好把别人的名片捧在手里,翻来覆去仔细地看几遍,以示礼…  相似文献   

8.
休闲文化     
休闲文化名片的功能名片除初次相见的自我介绍和联络功能外,在国际社交场合中,还可作为简单的礼节性通信之用,表示欢迎、祝贺、介绍、感谢、辞行、慰问,甚至吊唁。如饭店经理表示欢迎你下榻该店,他可以送水果到房内并附上名片以示欢迎。表示各种含义的作用时,要根据...  相似文献   

9.
现代人的交际,似乎总少不了名片。商人洽谈,文人聚会,特别是官场应酬,名片飞舞,已不足为奇。名片古已有之。清代学者赵翼作过考证;“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时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则虽用纸,而仍相沿用刺。”到了明清时,又改称为“名帖”。据此可知,现在我们所称的名片,至少在汉时已经出现。从名称来看,先是称“名谒”,随后改称“名刺”,又改称“名帖”,直至改称“名片”。从所用材料看,最初由于尚未发明纸,用的是木片,汉以后则改用纸片。不过其间也有一些别出心裁的设计。如明朝张居正执政时,一些趋炎附势、阿…  相似文献   

10.
一张名片     
刚进家门,母亲就递给我一张名片,说是一个学生来找过我,久候不至,便留下张名片先走了。我接过那张名片仔细一看,只见上面印着“资兴市兴宁镇昌盛米酒厂厂长晓铨”,原来是他。这个熟悉的名字一下子打开我记忆的闸门……  相似文献   

11.
优秀的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学校的名片。打造教师队伍,犹如设计一张张富有生命力的“名片”。  相似文献   

12.
脸在纸外     
很久以前,名片很流行,随手拿出一张薄纸,就代表一种身份。让人咋舌的无非是名片上的头衔:不是某经理,就是某董事,某局长、科长等等。真是脸在纸上,纸上有脸。  相似文献   

13.
顾丽明 《山东教育》2007,(10):33-34
1.了解名片的组成部分及功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制作自己的名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青春名片     
我们就是那出海的龙,我们就是那展翅的凤,龙凤呈祥不是梦,我们用汗水浇注光荣。以朝霞的名义告诉未来,以梅花的名义告诉父兄:迎接风雨就是迎接彩虹,迎接冰雪就是迎接春风。啊———青春名片印着我们的笑容,青春名片印着我们的芳踪!我们就是那上弦的弓,我们就是那常鸣的钟,岁月如歌不是梦,我们用智慧收获峥嵘。以紫燕的名义告诉未来,以鸿雁的名义告诉父兄:迎接坎坷就是迎接成功,迎接大浪就是迎接英雄。啊———青春名片印着我们的笑容,青春名片印着我们的芳踪!青春名片@杨德祥$江苏工人报!南京市上海路156号,邮编:210024…  相似文献   

15.
去一所中学采访一位校广播站的同学,话题结束,刚想让这位同学留下联系方式,递过来的,是一张印刷精美的名片,漫画、QQ号、星座、班级职务集于小小一方卡片上,还有同学的一张笑脸:也给我一张你的名片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名片设计,是在方寸之间合理安排标志、图案、文案、色彩、轮廓、排版等元素。一张具有良好视觉表现的名片,除了这些印前设计,还需考虑印刷及印后加工。文章从名片的印前设计、印刷及印后加工多个方面来分析提升名片视觉表现力的策略。在印前设计方面,根据名片的构成特性着重分析了名片的文案和轮廓,归纳出多种有效的视觉表现方法。名片的印刷及印后加工工艺对名片的视觉美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着重介绍了名片的多种加工工艺及其优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红领巾》2014,(7):74-75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我们中国的名片。目前流通的是第五套人民币。跑遍这186元钱,你就进阶资深小游侠啦!  相似文献   

18.
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之我见吴进业林润生一、依据“名片效应”原理,努力树立政治课教师的威信。社会上普遍存在“名片效应”现象,即人们一般都毫无批判地、信以为真地接受来自权威的信息。越是权威,人们越是信赖、信从。因此,政治课要有好效果,必须努力树立政治课教师...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教育》2007,(7):24-25
德清因早园笋而扬名,早园笋因武康成校而扬名。早园笋是德清的“名片”,武康成校就是这张精美“名片”的制作者。  相似文献   

20.
扇子和名片     
某市集邮协会的秘长书,由我的一位大学同学牵线来高谈他旗下的一本杂志。第一次见面,交换名片是基本礼仪,接过我的名片后,秘书长看了一眼,放下,双方算是认识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