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暑期.首届“中语杯”中学语文教师课堂作文教学大赛.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举行。本届“中语杯”中学语文教师课堂作文教学大赛.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与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社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语文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观摩了本次大赛。这是全国中语会成立近三十年来.首次举办的课堂作文教学的最高赛事。共29个省(市、区)派出的29名“选手”(29节课)参加了“比赛”,其中,初中18节,高中11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张林 《物理教师》2000,21(4):12-12
现行物理教材必修本(第二册)第八章“光的本性”中的第一节“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是较难教的一节内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条:(1)本节内容基本上是叙述微粒说和波动说的发展史,没有练习量,课堂时间显得多了,出现“没事干”的现象.(2)有些教师不重视本节内容的教学,认为各类考试根本不会考查这些内容,因此上课时照本宣科,上不出新意,从而心理上惧怕上这节课.(3)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认识不足,甚至把本节课当作是听历史故事,弄不清楚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 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对本节课的处理出现了两…  相似文献   

3.
说明: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了课时容量,采用教学课件和几何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教案的一大特点是有总体设计思想和每一部分的设计思想.(备注:本节课于2000年11月获河南省中师数学优质课大赛  相似文献   

4.
冯斌  倪蕾 《中学教研》2010,(5):27-29
本节课是“2009年10月浙江省课堂教学评比与观摩活动”中浙江省宁波市选手倪蕾教师的一节参赛课(获得一等奖),笔者在此基础上,对这一堂课进行了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5.
算法起始课开出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评课.结合专家和同行的意见,我们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的反思.1出现的问题归纳评课的各位专家的意见,本节课主要有下列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11日,某初中举办了教学技能大赛,我受邀观摩了该校九年级张彪老师的一节复习课,复习的内容为九年级电学知识模块的内容。张老师本节课很好地针对学生进行了激疑.激趣。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的诸多理念,难能可贵的是,张老师对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现在,我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龚雪婧 《教师》2014,(1):74-74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多种教学活动巩固完成同一教学任务。如,本节课的对话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①学生对话;②听对话,填空;③归纳填空。通过这三个部分的学习.学生对本节课的目标语言有了很好的掌握。  相似文献   

8.
去年,听过一节课《我是一条小河》。这是一节在“全国语文教学艺术课堂观摩大赛”中获一等奖的课,也是颇有争议的一节课。在这节课上,教师将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融入课堂。  相似文献   

9.
引言:本节内容是属于高考的非重点知识,对学生只要求知道波的干涉现象及产生干涉的条件即可.因此,很多教师在处理这节课的教学时,便觉得没有多少内容可讲,从而降低了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的要求.笔者认为,对于“波的干涉”的教学,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这个现象,更应该让学生充分理解它的物理实质以及研究方法,并从中得到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对这节课的教学仍要进行优化设计,只是在最终落点上,对学生的练习题不要求过难、过深.以下提供本节课教案一份,供广大同行参考. 教案: 教学目的: (1)认知: ①知道波的独…  相似文献   

10.
李芹 《湖北教育》2005,(11):36-37
《可能性》是人教版课标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不确定现象是本节课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从不确定现象中去寻找规律,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周静虹 《甘肃教育》2007,(9S):55-55
这是不久前在大连举行的全国青年物理教师教学大赛的一节参赛课,笔者想根据亲身体验,谈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2.
陈军 《江苏教育》2007,(3):58-58
离上课还有10分钟。我正在办公室反复斟酌着本节课的教学思路。这时.班长走了进来,“老师,今天的语文课,能否向你借10分钟?”“借10分钟?”我疑惑不解地望着他。“学校要举行演讲比赛,我不知道该选谁去.想利用这节课一点时间让大家推荐一下。”原来是这样.尽管我心里还是有点舍不得,因为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我已安排好了,时间紧,要教的内容可不少。但望着他那充满期待的眼光,我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垂直”是苏科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的最后一课.本节内容是平面图形的基础知识。在数学中复杂的图形都是由简单图形组成的,有关平行和垂直的概念、性质等,都是研究比较复杂的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的必备基础.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本文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秦威  盛志军 《数学教学》2014,(5):7-10,12
如何提高初三数学复习课的效率,是我们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是基于浙江省2013年重点规划课题《再创造理念下初中数学“导学寻问”的实践研究》背景下的一堂初三复习课.这节课展示了在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目标,提高复习效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利用“三垂直”基本图形,揭示其蕴含的全等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  相似文献   

15.
陈媛 《考试周刊》2010,(56):98-100
本篇是一个虚拟语气的教学案例(《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第三单元语法).通过上节课结束时让学生翻译一个有关虚拟语气的英文句子所反映出的疑惑与不解这一案例,引起作者的重视。并根据这一情况课前进行学情和教材分析,然后认真准备了一节虚拟语气(用于条件状语从句)的语法课,以学生为主体,力争通过这节课的教授能帮助学生理解虚拟语气.解决他们的疑惑,并能在练习中灵活而正确地运用。最后通过练习就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及时反馈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课后结合学生反馈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在下一节课进行重点讲解。  相似文献   

16.
张洪俊 《青年教师》2005,(12):31-34
2004年5月,有幸参加了江苏省第八届“五四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论大赛颁奖大会暨同题课研讨,与会期间有幸听到了一节颇具特色的语观摩研讨课,执教是张家港梁丰中学青年语教师邬建芳。那天,邬老师执教的是我国现代名诗人、翻译家徐志摩先生的经典名作《再别康桥》。邬老师的这节课,当时就有很多专家现场点评为“诗人的气质、表演家的风采、魔术师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一、案例背景 1.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在本节课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若干动词短语的一般过去时形式,如watched TV,[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一节涉及了一些高中生物的原理,对初一学生来说,这些原理是抽象的,难理解的,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怎样才能突破这一难点,上好这节课,本试就对这节课的处理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9.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应紧紧围绕公式的探究这一教学目标,为学生搭建“做数学”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下面是笔者对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主要的几个方面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算法起始课开出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评课.结合专家和同行的意见,我们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的反思.1出现的问题归纳评课的各位专家的意见,本节课主要有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