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关键一环,通过对部分中高职院校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高职院校调查发现,大多数中高职院校在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衔接不够通畅、目标定位不够精准、课程设置不够紧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等方面。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业为例,通过调研分析其近年来与铜仁市域内中职学校开展汽修专业中高职衔接办学(如“3+3”“中高职协同”)的情况,提出建立“共生共长、共荣共赢”的中高职衔接共生模型、“衔接紧密、渐进提升”的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层次分明、技能为重”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真正实现汽修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最终形成基于“全托管”的中高职衔接汽修工匠培养模式,大力提升汽修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以及党中央人才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详细研究了国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四种模式,并分析其特点;详细阐述了我国现行的典型的四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最后结合时代发展需要所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要求,提出了三种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应重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汽修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在优化高职院校资源配置的同时,还能使在校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优化高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4.
张阳 《亚太教育》2019,(10):156-15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这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关于汽车维修方面的技术型人才也成了目前急需的人才资源。我国高职院校的汽修专业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弊端,当前如何更好地对高职教育中的汽修专业进行有效的优化和改善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汽修专业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校试办高职汽车工艺与维修专业已经历一个教学周期,达到广较好的办学效果。本文旨在通过论述高职汽修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和特色。一、确定流职汽修专业的培等目标围绕产业的实际需要,从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出发确定人才的培养规格.是确定高职汽修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我们走访了一批汽车修理企业和有关院校,对汽维行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及其他院校汽车专业的办学情况做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专业的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1业务工作范围。高职汽修专业的毕业生直接面向汽车维修行业第一线,…  相似文献   

6.
对汽车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对汽车人才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职教育在汽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提出汽车人才培养模式应在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职业培训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创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既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为辽宁再振兴服务的首要任务。从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针对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辽宁高职院校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速学校内涵式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高职院校新型培养模式,培养出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中高职衔接工作是通过促使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育结构重组和教育资源整合,以有效优化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系,为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支持,为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做出积极贡献。文章从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当前人才需求特征变化趋势的问题入手,从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等角度剖析中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依据,给出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衔接、课程衔接、教学教法衔接及学习绩效评估衔接等中高等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现代化制造业强国建设,制造业强国理念的提出使得科学发展与"工匠精神"两大理念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与认可。高职院校为我国社会生产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不仅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也能从人才培养的源头提升人才职业素养。分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并探究了"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结合的实施策略,对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下的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教育模式的创新,这种模式将是21世纪高职院校探索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结合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分析"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阐明其依据,探索对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的"无缝对接"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全面分析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提高学生就业率,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现状,充分认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关于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进行相关研究,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特点,构建一套适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提高职教学生的操作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高职骨干院校主要采用的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创新与高职骨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管理的意义,同时提出高职骨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以期能够对高职骨干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无缝对接”: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下的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教育模式的创新,这种模式将是21世纪高职院校探索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结合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分析“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阐明其依据,探索对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的“无缝对接”模式。  相似文献   

14.
《职教论坛》2015,(34):73-74
叶磊、钱露露在《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年第7期中撰文.分析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列举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特征,得出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带给我国的启示。作者认为。从日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其应用型学科创办以来便始终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视为高职办学的中心任务,而且日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得以清晰的原因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和扶持和日本高职院校能够“积极把握产业社会发展脉络,主动了解各产业单位人才需求”的内在特质。  相似文献   

15.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彰显高职特色、提升自身竞争力、完善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自我国第一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办以来,各高职院校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开始争相进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然而,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构成要素出发,以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三个主体(政府、学校、企业)在各要素中的作用,来分析如何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有效的保障,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和其他本科类院校具有较大的不同点,高职院校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实训教育,利用"双轨、双控"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文章主要分析高职院校的"双轨、双控"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很多专业技术性的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的人才输出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匹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面临着改革和创新。文章介绍了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大幅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校企合作平台的发展现状,提出设立流动工作站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构想,为高职院校的师资培养提供可行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借鉴制造业强国德国的先进理念,阐述了我国高职院校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优化校内实训基地、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质性合作四个主要方面培养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并指出了培养制造业高技能人才急需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伴随着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提速,我国开始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要实现我国的制造业强国梦,强化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以及调整人力资源结构成为必然选择。为了应对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的高度关联性以及产业形态与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满足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提升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融合"成为当下提升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词。何应林博士的新著《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就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