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民间出版得到空前发展,以"小报"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商业报纸出现在这段时期。通过研究宋代"小报"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宋代"小报"的内容和特点,评估宋代新闻、出版自由,可以得到关于宋代市民言论自由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宋代,民间出版得到空前发展,以"小报"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商业报纸出现在这段时期。通过研究宋代"小报"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宋代"小报"的内容和特点,评估宋代新闻、出版自由,可以得到关于宋代市民言论自由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探析宋代小报出现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报,作为坎坷的民间报纸,在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报为什么偏偏诞生在积贫积弱的宋代,它与邸报的关系是怎样?本文将从宋代官报的发展态势、宋朝的社会环境以及物质准备三个角度来解析宋代小报诞生的原因,说明小报在宋代出现并非偶然,有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宋代"小报"与明清《京报》创始背景、社会环境比较(一)宋代"小报"创始探究1."小报"的起源。宋代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有大量发行的官报,还出现私人发行的民间报纸——"小报"。"小报"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据清人徐松编辑的《宋会要辑稿》所收北宋奏章"闻诸路进奏官报状之外别录单状"的记载,所说进奏官在官报之外,另外抄录的"单状"就是所谓"小报"。2.创始时期的社会环境。宋代"小报"是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产物。首先,宋朝在政治、军事方面都表现得  相似文献   

5.
宋代民办"小报",始见于北宋期间,盛行于建都临安(今杭州)的南宋。800余年前的南宋"小报"早已失存,但据有关记载,当时临安一带当为"小报"主要刊行地,并可约略得悉"小报"内容及其出版发行情况。  相似文献   

6.
卫生科普报要不要注意新闻性?我们湖南大众卫生报编辑部是在实践中逐步有所认识的。这张卫生科普小报,原来为半月报,后来改为周报。但是,随即也出现了新问题。一些  相似文献   

7.
卫生科普报要不要注意新闻性?我们湖南大众卫生报编辑部是在实践中逐步有所认识的。这张卫生科普小报,原来为半月报,后来改为周报。但是,随即也出现了新问题。一些  相似文献   

8.
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宋代小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北宋时期我国诞生了最早的民间报纸--小报,本文认为,宋代小报的内容和传播是对邸报和封建统治的反抗,与此同时,封建政府对其大力查禁和收编,但由于小报的反抗是实质性的而非风格上的,故而一直绵延不绝.  相似文献   

9.
胡焱 《新闻世界》2011,(12):233-234
宋朝政府严格限制《邸报》内容,致使民众无法获取所需信息,小报顺应时代潮流而生。宋代小报的流行反映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信息顺畅流动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徐德友 《新闻实践》2005,(12):20-21
瑞安日报经历了由小报到大报,再由大报到小报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瑞安日报事业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瑞安日报报人不懈探索的成果。特别是2004年3月这次由大报到小报的改版,是瑞安日报认识上的一次升华,理念上的一次突破。我们从实际出发,适应市场需求,对报纸进行全面改扩版,合理设置版面,调整报道方向。实践证明,改扩版后的瑞安日报,形式上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内容上新闻性、可  相似文献   

11.
戈公振著的《中国报学史》,其第二章曾谈到宋朝的“邸报”、“小报”和“新闻”等,但没有系统地说明。兹就所见的宋代史料略加概述,供参考。按宋朝的报纸,有“邸报”、“朝报”、“边报”、“小报”等等名色,“小报”是南宋才有的。“邸报”、“朝报”、“边报”都是政府公报,系由官方发布的政治新闻,  相似文献   

12.
张灵辉 《传媒》2003,(2):44-44
有历史记载的中国最早的报纸是唐代的邸报,然而,却没有其发行情况的介绍。到了元代,出现了类似宋代小报的小本的编印发行,这  相似文献   

13.
郭蕾 《新闻采编》2007,(5):43-44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飞速发展,各地的“广播电视节目报”应运而生,一般只是四开小报,以预报广播电视节目为主,作为报纸,其新闻性基本缺失。但是如果从更加宽泛的概念理解,当时的节目预告,也是在发布一种社会受众所渴望得知的消息,似乎也可勉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活动,就是人们之间相互进行的获取新情况、交流新信息的社会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的需要。文字产生以前,主要是利用口头媒介传播。有了文字以后,古代的传播活动渠道更多,手段也更为多样化。报纸是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主要工具。小报自宋代产生后,直到清代,一直是民众获得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宋朝时“小报”出现的原因、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宋朝的内参     
这几天回看2011版电视剧《新水浒》,有个镜头让人笑崩了:李逵那大肚子货,打开包肉的油纸,纸上赫然印了4个大字——“法制日报”。宋代没《法制日报》,李逵也无法穿越。但宋代确有报纸,官办报纸多为手抄版,被称为“邸报”;民间或私办报纸,除手抄外,还有印刷版,称为“小报”,偶尔也称“新闻”。  相似文献   

16.
榜是宋代重要的官方信息传播媒介。宋代榜的传播空间分布非常广泛,包括朝堂、衙署、边塞、寨门、市曹、书院学校、交通要道、酒店等地,内容涉及法令实施、税收、军事、贸易等宋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分布各处、内容各异的榜促进了宋朝社会官方政令的畅通及与民间信息交流的活跃。榜具有新闻性、劝谕性、指导性、空间性等传播特征,具有沟通朝野信息、控制引导社会舆论、宣示封建权力等传播功能。较之仅在官员中传播的邸报,榜是宋代传播范围更广、信息辐射力更强的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很多报纸注意运用新闻图片,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和许多省报以及一些地市、企业小报都开辟了《图片新闻》专栏。报道形象、生动,使版面增辉,为读者乐见。《图片新闻》既然标明为新闻,就应该讲究新闻性。可是,一些图片新闻却昨日黄花居多,时间性差,内容陈旧,说明动辄“几年来”、“近年来”,有的干脆模糊了时间概念,使读者不知道报道的是什么时间的事情。简单  相似文献   

18.
小报史话     
“小报”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南宋兵部侍郎周鳞之所著《海陵集》中,有一篇奏章《论禁小报》,其中说:“小报者,出于进奏院,盖邸吏辈为之也。”我们今天所说的“小报”,习惯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就报纸的版式而言,对开四版的报纸一般都叫“大报”,四开以下的报纸一般都叫“小报”。如果按这种解释,那末我国早期的报纸都是小报,因为我国早期的报纸都同书籍形式差不多,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才开始出现单张印刷,篇幅也只有四开报那么大,直到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才开始有对开大报出现。所以单纯从报纸版式的大小来区分大报或小报,是不科学的。另一种解释是从内容方面来区别,那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楚的了。我国早期的报纸,内容注重在评论和新闻。办报人出于某种动机,对当时的政治和时事,发表各自的见解,抑扬褒贬,畅所欲言。但这种言论,往往与统治者发生矛盾,因此常常受到统治阶层的干涉和制约。戊戌前后,朝政不纲,国势凌夷,统治者益发昏愦无知,一味以钳制舆论为能事。士大夫中一部分受  相似文献   

19.
傅海 《新闻界》2012,(17):77-80
中华民国前期(1911-1937)的小报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以北京小报为代表的北方小报风格和以上海小报为代表的南方小报风格存在明显差异。北京小报侧重时政,格调严肃、庄重,上海小报内容侧重休闲娱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北京小报和上海小报在数量、种类、发行及办报规模方面各有所长,小报文字风格显露的地域特色明显。  相似文献   

20.
小报蜂起,大报怎么办?我认为,首先要清醒地看到大报的优势和劣势。大报的劣势简要地说是信息量不如小报多,知识性不如小报强,服务性不如小报好,版面不如小报活。大报要学习小报的长处,适应形势的发展,把报纸办得活一些,丰富多采一些。大报的优势主要是它的权威性。这种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