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在企业和学校的合作过程中,"知识"资源的交流分享将贯穿合作的各个环节.职业教育中知识的流动,要借鉴企业知识管理和知识分享的理念,依托工学结合,为校企之间在知识信息资源共享方面提供契机.通过对职业院校教师知识、知识分享内涵及相关概念的分析,促进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和工学结合持续有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广东省普通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专任教师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教师知识分享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知识分享意愿与知识分享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分享动机是影响知识分享意愿和知识分享行为的重要因素,知识分享意愿在知识分享动机和知识分享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享是互联网思维一个重要行为,知识分享社区通过重建人与信息的关系实现知识的分享。用户对知识分享社区的信任度会影响用户知识分享行为的持续性和知识的共享和传播的优化,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建立了知识分享社区的信任度影响因素模型,并据此研制量表,以知乎中的大学生用户为调查对象,发现大学生对知识分享社区的初始信任与社区声誉、信任倾向和制度几个因素呈正相关;随后信任与规则、认知需求、情感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和舒解压力需求几个因素呈正相关;随后信任与心理意向、行为倾向变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取215名一线幼儿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幼儿教师人际信任与知识分享意愿的关系,以及知识分享动机如何在两者之间起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幼儿教师的情感信任对知识分享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幼儿教师的利他主义、互利主义和声誉追求动机均对知识分享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为促进幼儿园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应改变幼儿教师知识分享的观念,引导其掌握知识分享的方法;重视幼儿教师之间情感信任的建立,增强知识分享的安全感;关注幼儿教师思想动态,制定有效的知识分享激励机制;对幼儿教师实行差异化管理,加强幼儿园知识分享氛围的创设.  相似文献   

5.
学校氛围与高职教师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研究文献上目前仍然不清楚,本研究以访谈和调查法验证两者的关系。通过对广东省5所不同类型职业院校223位教师的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发现以下结论:高职院校学校氛围对隐性知识分享行为有正向影响;人际信任和分享意愿分别在学校氛围与隐性知识分享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享文化是常州市实验小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学会分享——一项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产品"。分享文化的实践观点是:"分享文化"建设主阵地在课堂,突破口在德育,载体是校园主题文化建设,抓手是课题研究工作。增强分享意识、提高分享能力、形成分享品质、倡导分享精神是学校分享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分享文化研究的价值在于"思变、创新",也因此才能够迈出形成开放、大气办学风格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课程微博的知识分享效用,该研究以"教学设计师"课程微群为个案,从知识分享的内容效度和传播效度两个方面,分析该课程微博的知识传播分享效用。结果发现:在被统计的微博中,大部分内容是用来传播分享知识的课程相关微博;超过三分之一的微博引起了学生与老师的广泛参与和深入讨论。有影响力的微博个案分析也表明,"问题提出"类微博能引发更多成员参与,并且能激发更多评论。  相似文献   

8.
李伟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2):28-36
教师知识分享具有促进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重要价值,但目前教师知识分享存在着现实瓶颈,主要包括教师知识分享意识的"低自觉化"、知识分享内部过程的"低清晰化"、知识管理工具的"低使用度"与"低专业化"、知识分享平台与活动系统的"低设计化"、教师知识分享评价与激励机制的"低科学化".从"SECI模型"的视角来分析,教师知识分享表现为共同化、表出化、联结化和内在化等四个内部过程或环节.为此,营建唤醒与支持教师知识分享的情感文化与对应场域,开展与优化利于教师知识分享的多元结构专业设计,加强教师知识分享内部过程的清晰化感知、理解与把握,建立以教师知识分享为导向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创建知识分享的开放专业平台、信息网络与组织结构等是促进教师知识分享的系统策略.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人们极易面临信息很多、知识很少的尴尬.本知识分享平台为面临此问题的企业、学校而开发.该平台是基于ASP. NET MVC开发平台的Web应用程序,能够将知识分门别类以树状(目录树)和网状(关键字)呈现,易于管理.企业、学校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随时共同关注知识动态,可在该平台上建立自己的知识树,收藏自己精心挑选的知识,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类,管理自己的知识内容,同时分享自己的新知识,方便查询,更方便管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教师访谈、开放式问卷和文献搜集,确认了教师知识分享包含四类行为,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教师知识分享行为预试问卷。教师知识分享行为是一个包括促进学习机会、分享个人经验、参与专业互动、利用校园网络的四因素结构。进一步验证问卷的构想效度并考察其效标效度,结论支持教师知识分享行为问卷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虚拟学习社区信任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学习社区是e-learning一种重要的应用模式,虚拟学习社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更加强调学习的合作性,社区成员之间共享学习资源,交流学习经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但是由于虚拟学习社区的虚拟性和社会性,使得成员之间信息共享和交流协作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社区成员是否信任其他成员提供的知识或者相信其他成员会贡献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本文从虚拟学习社区存在的信任问题出发,通过研究和系统分析,讨论了虚拟学习社区的信任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高校虚拟学术社区是高校知识共享活动的创新平台之一。本文探讨了高校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概念内涵及其特征;分析了高校虚拟学术社区与知识共享的关系;研究了高校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高校知识社群的产生有利于促进高校的持续创新,它具有非知识特质更相近、知识交流更充分、成员学习意愿强烈的特点。由于存在多种非正式的知识交流途径以及知识共享互惠的激励,在依托各种信息化媒介,同时具备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技术和制度的条件下,高校知识社群得以产生。可通过建构成员身份,发展实践社区,挖掘社群知识资源,整合学术知识库,完善社群交往制度,促进知识交流共享来组织和培育高校知识社群。  相似文献   

14.
促进教师个人知识共享的学校知识管理策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基于知识共享的学校知识管理有助于教师个人知识发展。教师主观方面的原因,如教师对个人知识的意识程度、共享知识的主观意愿和认知结构,教师个人知识本身的特性和学校组织结构与环境等是制约教师个人知识共享的主要障碍。促进教师个人知识共享的管理策略包括:构建知识型学校组织结构;创建有利于知识共享的学校文化;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建立知识共享的信息网络;开发团队学习模式等。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organisational and individual factors on the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ur of UK academics. Although there a few articles that explore knowledge sharing between academics in an Asian context, there is currently only one article that explores this topic in a UK context.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12 academics to gather insights into their views on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knowledge sharing.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academics are prepared to share different types of knowledge; a range of factors affecting this process were highlighted by interviewees. Trust was discussed more than other individual factors and was often associated with social exchange. Culture was described by most interviewees as collaborative and leaders were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have integrity, but often did not themselves share knowledge. Regular face-to-face contact was emphasised as being critical for knowledge sharing.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re is a culture of trust in most departments and academics are willing to share knowledge with their colleagues. They do, however, believe that the matrix structure, that is typical of academic departments, has resulted in unclear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which could hinder the design of structures to promote collaboration and sharing.  相似文献   

16.
企业隐形知识有效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基于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隐性知识是企业创新的源泉,企业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传播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隐性知识的有效共享是困难的,其影响因素是复杂的。文章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激励因素对于隐形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隐形知识有效共享激励机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当知识管理引入了新的组织管理模式,扩大了默认知识的共享范围,使得组织成为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成为一个学习和创新的系统。图书馆要运用“系统思考”的理念整体地、动态地挖掘馆员个体的隐性知识,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相似文献   

18.
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隐性知识传播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隐性知识及其传播特征的分析,认为隐性知识是可以传播的。在分析网络视频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网络工具软件对隐性知识传播影响的基础上,指出信息技术可以促进隐性知识的传播。同时利用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理论,构建出在网络中传播隐性知识的新模式,即利用知识管理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对隐性知识传播过程进行管理;在网络中建立虚拟学习社区,为隐性知识传播提供新的载体。  相似文献   

19.
虚拟学习社区现已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平台之一。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特征,成人学员利用虚拟学习社区进行学习将更加有效。其中,要以其自主性为前提,以知识共享为核心,以交互学习为主渠道,使其学习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20.
邹湘湘 《高教论坛》2011,(2):94-97,100
本文通过对高校教师的实际调查与分析发现,在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中,内在激励、高校教师进行知识共享的能力、教师的观念问题和高校组织文化是影响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外在报酬是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诱因,内在报酬才会对知识共享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