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在语言知识部分明确指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的语言形式等等。而且在"语言知识分级标准"小学阶段(二级)的标准描述中对语法部分也有明确的表述和要求。教师在开  相似文献   

2.
茹晓东 《考试周刊》2014,(33):109-109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初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掌握适当的英语语法知识是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调整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语法是令学生感到困惑的知识,单调又乏味。学生感到难,老师也感觉上课没劲。语法课堂枯燥,内容不如上其他章节活跃。但是语法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一些语言规则,而是使学生准确运用语言进行实际的交际。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语法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英语语法的知识结构,最终实现英语的实际运用。一、用比喻手法渲染语法在学好英语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把英语知识比喻成一棵树树根比喻成语法树  相似文献   

3.
正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则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因此,语法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的英语语法规则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减少和防止语言实践中的错误,培养他们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一、传统英语语法教学的弊端首先,过分强调语法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很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始终"贯彻"以语法为纲的"方针",过多地讲解语法知识,让学生死记语法条文、机械套用基本句型。其教学程序通常是:教师从课本里挑出例句,告诉学生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属于  相似文献   

4.
语法是句子构成的基本规则,是正确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隐性语法教学",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运用感知有关的语法知识和语言规则。此教学方法恰好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以下简称《课标2011》)语言知识部分的要求"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语法的意义和用法"一致。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把"隐性语法教学"引入课堂,  相似文献   

5.
高考英语包括听力、语言知识的应用、阅读和写作。语言知识应用实际上是考察学生的语法和词汇的掌握程度。语法是指语言的组织规律,是语言的结构形式。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和运用着语法。而词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英语教学中的基础环节。语境理论近年来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中心话题,它对于改善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语境理论进行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方法探索,以期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是考量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标准。然而,纵观当前的英语课堂,剥离语境枯燥讲授语法知识,重规律性知识灌输,轻能力、方法培养的无效教学现象仍较为普遍。因而,本文拟立足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中对学生英语语用学习的目标要求,借助2012年12月14~16日在深圳市举行的"全国小学英语新课标理念与实践教学研讨观摩会"中的一些课例,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英语语法指的是英语中存在的语言结构规律,主要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语言基础知识是良好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因而,语法教学的成败对英语整体教学的效果好坏有着极大的影响。一、语法教学的意义语法是语言使用规律的总结和归纳,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快捷地掌握语言的应用方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语法知识的不足会严重阻碍语言学习者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就英语学习而言,语法知识影响着英  相似文献   

8.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许多教师误认为语法教学不重要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离开了语法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坚持“优化而不是淡化语法教学”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法教学设计时有意创设教学情境,使语法的教学能在一种活的环境中轻松愉悦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黄旎 《快乐阅读》2011,(27):64-65
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英语语言五大技能(听、说、读、写、译)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体现了学生以书面形式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包括从单词拼写、词语搭配、词法结构到语法,从遣词造句、把握要领、谋篇布局到修辞风  相似文献   

10.
盖馥 《现代语文》2006,(1):58-5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于基本理念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这里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有些模糊,是指语言知识还是指文体知识?笔者认为这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语法知识、文学知识、文体知识;狭义是指语法知识.语法知识体系构建是否有必要、如何处理它同语感的关系,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曹霞 《考试周刊》2013,(30):95-96
<正>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使用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的过程中,许多中学教师遇到一些问题,如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到底是什么关系,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听说与读写脱节的问题,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从理论上和实践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一、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的关系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不同侧重,实际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语言本质观。如果把语言看成一个知识性系统,那么掌握语言的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就成了外语教学的最高目标;如果把语言看成一个交际系统,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前一种知识性系统语言观左右我国中学外语教学许多年,它的影响渗透到了语言教育的许多方面,是深远的。"聋哑病"和"高分低能症"均  相似文献   

12.
一、精讲语言知识,狠抓语言技能的训练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语言要素和语篇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基础。而语言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词汇。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指出,没有语法,就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什么也不能表达。英语学习,词汇为本。随着词汇量的增加,阅读理解水平也随之提高。词汇量和阅读量是衡量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实行整合、动态和科学的语言训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小学语文学习阶段,语言学习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其实,语言训练不是单纯的机械训练,而是需要在语言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一、淡化语法知识学习,加强综合语言训练语言包括了文字、语法、语音、词汇、逻辑、修辞,各部分都有其规律和特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  相似文献   

14.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语法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英语语法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与探究,利用语法微课尝试突破语法教学困境,提高学生对语法的高效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一、英语语法的重要性英语新课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要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是关于词形变化和遣词造句、连句成篇的规律,它以语言形式为主,兼涉语言意义,同时具备结构和交际两种功能。我国英语专家王宗炎认为:“学英语,必须取得语法知识。不懂语法知识,听英语,读英语无法理解,说英语,  相似文献   

16.
<正>2003年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而,我们教师无论是在"语言知识"的教学方面还是在"语言技能"的教学上都要把"学以致用"作为目标和价值的取向。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语言运用的真实性和交际性。笔者以为,语言并非孤立存在的,它的存在伴随着语境、信息差(思维)和特定的文化背景。英语课程若能  相似文献   

18.
听力是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在长期的练习和实践中获得和培养的。但是如何提高听力水平已经成为师生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听力理解涉及语言及非语言因素两个方面,而语言因素涵盖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非语言因素包括相关的背景知识、策略运用、心理状态等。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语言知识有助于非语言知识的运用,而非语言知识也促进了语言知识的认识,两者结合共同促成了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担负着的积累语言的任务,应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方面的积累。语言材料主要是指汉字和词语;语言范例是指好词佳句、名段名篇名作;语言知识是指同语言材料、语言范例的掌握密切相关的字词句篇、语法逻辑等知识。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语言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小学英语阶段,教学应以听、说训练为主,以帮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达成初步的倾听理解、提取信息、思考反馈、合理表达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一、二级目标总体描述中,对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要求也大多体现在听和说的能力上。因此,小学生语言技能中"说"这一能力的高低,就成为界定小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