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研究目的速度滑冰运动发展非常迅速,比赛争夺十分激烈。谁占鳖头,技术是关键。弯道滑跑技术比直道滑跑技术难度大,而且,弯道滑跑比直道滑跑速度快,可见弯道滑跑技术是提高速度最重要的环节。本文从力学角度对速滑弯道单足支撑蹬冰进行力学特征的初步分析与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运动员弯道滑跑时身体产生运动数值变化一般规律,为速度滑冰的教学、训练提供科学的部分理论依据。二、动作分析与结果我们来分析一下单足支撑弯道单足支撑蹬冰动作。(见图一)弯道单足支撑蹬冰动  相似文献   

2.
速滑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具有一定规律性。为了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和技巧,就必须掌握和遵循运动技能形成各阶段的规律和特点,配合恰当的教学法和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方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速滑运动是典型的、复杂的周期性运动项目,从整个动作结构上可分为起跑、直道、弯道和冲刺技术。就直道技术而言,一个周期是由一个复步的四个时期、六个阶段和十二个动作所组成;弯道一个周期是由四个阶段、八个动作所组成。在滑跑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对2009年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场地比赛中的直道"双向蹬地"技术,带坡弯道滑跑技术、长距离比赛中双摆臂动作、电动计时起跑技术、超越与尾随技术、终点冲刺动作6个方面的技术进行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4.
谈速滑直道技术的蹬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滑技术是指速滑运动员为在全程的所有段落中保证最佳速度而采用的各种最佳动作的总和.速滑技术不仅有它特殊的原理,而且在不同的滑行阶段还有不同的关系和特点,特别是直道技术的蹬与摆尤为关键.所以,处理好这些关系和特点,对于改进速滑技术、提高成绩是非常重要的.一、速滑直道的技术特点速滑运动直道技术的滑行方向是直线性的,因而要求在滑跑中要有同这种直线方向相适应的直道滑行技术特点.这个技术特点是指完整的直道滑行技术.以一个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理解大致分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从技术动作的角度出发,认为教学的重点是指学生所学技术动作结构中的关键环节,而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技术动作,并且在练习  相似文献   

6.
李宇航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4):45-45,47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优秀女子运动员500m速滑的时间特征及时间分配与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影响女子速滑500m成绩的主要因素为0至100m直道的成绩和第2个弯道技术动作的成绩。因此,训练中重点加强运动员起速与加速技术和高速滑跑中的弯道技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弯道在每项比赛中,至少占一半距离,仅就这一点而言,弯道技术是特别重要的.我深信,好的弯道技术比好的直道技术更为重要.在弯道滑跑中,用稍大于直道滑跑的力量就可以增加速度.运动员很容易做到出弯道的速度大于入弯道的速度.这需要具有利用圆周运动力量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学重、难点在课程目标系统中的关系有人认为:"教学重点是指在一次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着重掌握的知识或技能。教学重点是从技术动作的层面来确定的,是教师对动作技术的理解,难点由学生本身能力所决定。"这样的说法没有错,但是否全面,需进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中,从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要求的特点来看,体育教学是要求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的运动技术动作.如何抓住运动技术动作的重点与难点教学,充分发挥技术动作重点和难点的重要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保证.重点和难点是传授技术动作的核心,教学效果和运动成绩取决于它.重点是指技术动作结构中的关键环节,难点是指动作环节中的关键细节.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抓好技术动作的重点和难点,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体育教学和训练不断提高.速滑运动是北方冬季的重要运动项目.速滑技术结构比较复杂,在学校冬季体育课中,学生在仅有的几周冰上课中,难于掌握速滑技术.为解决技术难学时短的矛盾,改进直道滑跑的教学顺序是必要的,实  相似文献   

11.
笔者尝试以立定跳远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一、从立定跳远技术本身剖析完整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部分组成。1.预摆动作。教学重点是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教学难点是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的用力顺序。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滑跑技术,尽快纠正错误动作,根据速滑教学实践,总结归纳了几种错误动作矫正法。为速滑爱好者和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速度滑冰是一项周期性的运动。在直道滑行中,由于滑行距离的不同和滑行姿势、速度上的差异,滑行时间上的特点也势必存在不同之处。那么,它们具有哪些规律和特点?我国优秀选手滑跑节奏的现状如何?这种滑跑节奏是否处于最佳状态?本文以我国优秀速滑选手为对象,对在不同滑跑距离条件下滑行时间的特征进行分析,为改进我国直道滑行技术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北京市普通高校排球课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主要结论:正面上手传球教学的重点是手型、击球点、心理,难点是用力方法、迎球动作、手型;正面双手垫球的教学重点是触球部位、准备姿势、击球点,难点是预判和准备姿势;正面上手发球的教学重点是挥臂击球、手型、抛球引臂,挥臂击球也是教学难点;下手发球的教学重点是挥臂击球、全身协调发力、心理,全身协调发力也是教学难点;四号位扣一般球的教学重点是空中击球和助跑,空中击球也是教学难点;单人拦网的教学重点是准备姿势和起跳,起跳也是教学难点。建议多加练习教学重点内容,教师在示范时要准确地突出动作重点和难点,正确处理技术重点、难点与完整技术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用力学原理分析直道滑跑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力学原理在直道滑跑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中医药大学87级一名优秀运动员进行了实际操作,并请力学教授进行了指导、帮助,在力学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计算,从而得出如下论文。作者试图通过研究能对专业运动员直道滑跑技术有所帮助,供教练员、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直道途中的滑跑技术是由四个时期、八个动作构成一个复步、不断重复而形成的,兹按滑跑姿势、蹬冰、收腿、下刀、惯性滑进、摆臂、全身配合等环节、动作,作如下分析.(一)滑跑姿势一般认为,正确的滑跑姿势是:上体前倾与冰面形成大约15°-20°的夹角.滑跑时,固定躯干与冰面夹角的肌群是那些呢?原动肌是:主动肌,骶棘肌最下部;付动肌,位于腰部的背短肌,在下固定时,保持适当的紧张来固定躯干.另外,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两侧后部同时收缩,起固定髋关节的作用.滑跑时,膝关节的角度约成90°-110°,为了避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三维摄像收集了国家速滑队优秀运动员的数据和资料,对直道滑行中的滑跑动作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分别从不同的滑行距离关节角度的变化、质心横向位移、蹬伸幅度和蹬冰角的变化角度等方面阐述了我国选手的技术现状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该文论述了匀速是速滑运动取得最佳成绩的手段;说明了直道动作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指出直道滑跑中一急步的重心运动规律成S状;克服滑动摩擦,空气阻力和利用冰刀成弧度的这些条件,分析并提出了直道滑跑的基本规律。又以生物力学的观点,进一步分析了蹬冰各阶段的合理技术。文章指出:蹬冰的用力方向与滑进冰刀成90°角,为最佳蹬冰方向;在重心成S状,接近直线的前移阶段中,是一滑步中前进速度的最佳阶段;自由滑进是滑步中唯一休息阶段,又是长距离取得好成绩的重要阶段;单脚支撑蹬冰采用逐渐加大用力法蹬冰,对重心的加速运动起到了储备能量的作用;又指出双脚支撑蹬冰是不可忽视的,它具有较强的直线性及对一滑步的速度起到了再加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速度滑冰比赛进行科学的分析,一般将全赛程划分为起跑、途中滑(包括直道和弯道)和最后冲刺等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途中滑在整个滑跑中占很大比例,其速度对比赛成绩起决定性的作用。而途中滑的速度又取决于滑跑动作频率(滑频)和每个动作周期身体前进的距离(滑幅),即速度=滑频×滑幅。所以,滑频和滑幅是反映途中滑状态的两个重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世界优秀男子速滑运动员500 m全程滑跑速度节奏特征,以2008年荷兰短距离世锦赛三名优秀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法对比赛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揭示其内外道滑跑速度节奏特征和个体内外道速度节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内道还是外道滑跑,运动员在第一直道、第二直道和第二弯道速度节奏具有趋同的规律性,差距主要体现在入第一弯道速度控制和出第二弯道滑跑策略选择。外道起跑第二弯道换内道整体趋势表现为降速,内道起跑第二弯道换外道整体趋势表现为保持速度。第二直道前半段普遍加速明显,后半段一般保持速度,最高速度出现在进第三直道阶段。除个别阶段外,个体内外道两次滑跑速度曲线总体趋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全程速度的稳定性和两次滑跑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