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教师教育校本培训与同事互助观课浅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观课分为三种类型:作为研究方法的观课、作为考评的观课和同事互助观课,其中“同事互助观课”可以作为校本培训的一种机制。同事互助观课有助于培养教师实际解决课程教学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行为;有利于鼓励教师审视提升自己的经验,整合教育教学中那些“不确定性”的知识,有效解决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问题。为提高观课质量和效果,要在观课的态度、目的、内容和观后的讨论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注意消除教师的观课心理压力,适当引进专业指导。  相似文献   

2.
观课与教师专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培训越来越受到教育专家们的重视,“同事互助观课”是校本培训的一种基本形式。观课有助于培养教师实际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鼓励教师提升自己的经验,整合教育教学中那些“不确定性”的知识,有效解决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问题;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行为。为提高观课质量和效果,要对教师在观课的态度、目的、内容和观后的讨论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要注意消除观课教师的心理压力,适当引进专业指导。学校应该注意观课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邵光华  董涛 《早期教育》2004,(6):U001-U001
同事互助观课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peercoaching)活动,即不含有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也不含有自上而下的权威指导成分,而是教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观课后观课双方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互相切磋,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显然,这种观课活动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它可以作为教师的一种相互提高、相互促进的自育或自我培训方式。由于观课者与被观课者都是抱着一颗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解决共同教学难题的心理来进行观课活动的,不涉及褒贬奖罚和评价,授课者重视成长与学习…  相似文献   

4.
《课程·教材·教法》第1期“教师教育校本培训与同事互助观课浅论”中,作者邵光华、董涛在文中提出了“学校要为同事互助观课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的观点。他们认为,学校首先要清除教师的观课心理压力。校长除了应表明支持同事互助观课活动外,一般不要再以校长的身份去参与观课,免除教师有被领导监视的感觉,减轻授课教师的压力。作为考核机制的观课要照常进行,以免教师顾虑,误以为同事互助观课代替了考核观课,其目的免不了要照顾考核的需要。观课活动中尽量少录像,少用观察量表,以减轻授课教师的心理压力。提倡观课教师与授课教师共同备课,…  相似文献   

5.
教师同侪互助观课是一种促进幼儿教师教育、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园本培训新模式。教师同侪互助观课有其特定内涵、表现形式、特征及其实施策略。教师同侪互助观课能为我国正在开展的园本培训和园本教研活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陈继伟 《教书育人》2008,(10):34-35
"观课"又称"课堂观察",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听课".不过.观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的范畴,包括以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作为理论研究方法的观课和作为考评手段的观课.而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又称同事互助观课,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不含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和权威指导成分,而是教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  相似文献   

7.
研课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教师观念的改造,或实践性教学知识的生成。与评课所主张的标准不同,研课不存在固定标准,或者说,研课的标准是生成性的或框架性的。研课应事先确定主题并做好观课活动;要选择好研究的视角和着眼点;研课强调多主体参与和互动,强调自下而上就课论课。  相似文献   

8.
在校本研训模式中,同组互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就同组互助观课模式而言,其灵活有效运作主要是通过“三加一”策略,研课、授课、观课、评课与改良再行动的实践研究,建构“反思”平台等具体策略进行,从而促进不同教龄和阶段的教师逐步实现专业成熟和可持续发展,增强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凝聚力,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课程变革向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9.
同组互助观课——教师校本培训与教研的新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组互助观课作为一种校本培训与教研的新模式是在反思传统教师培训模式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教师小组集体备课或集体进行课堂教学实验与研究的一种活动形式,它对构建学习型学校、教研组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评价、课堂教学的微现研究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效观课、议课已成为教师教研活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一条重要途径.从本质上讲,观课、议课的性质就是教学研修,其目的在于认识实践中的教育活动诸因素和诸环节之间的关系,并用取得的认识改进实践,提高行动的质量和水平,并最终转化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达到“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的目标.正确理解把握观课、议课的基本策略,对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一节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前研讨、课中观察及课后反思这一完整过程的观察记录,探讨通过课堂观察的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听评课存在听课无合作、评课无依据、听评课无研究的症状,体现了专业性的丧失。课堂观察LICC范式从当前作为一种课堂研究的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出发,坚持科学实用主义,通过对课堂的解构,倡导教师组建不同的合作体,采用类似科学观察的方法,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该范式在丰富课堂知识、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在可靠性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13.
Teacher observation is regarded as an essential procedure in the teacher training process. However, the vast majority of observation experiences have a top-down approach, as they are usually established by experts such as university teaching staff or school inspectors work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With a bottom-up approach in mind,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ttitudes of a wide range of teachers towards observation by focusing the analysis on three classes of attitudinal components: the cognitive, the affective, and the conative components. 185 infant, junior, secondary, university, and private language school teachers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concerning the role of observat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The main result is a decalogue of prerequisites, a how-to handbook for successful classroom observation, compiled by teachers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14.
张树德 《高教论坛》2003,(6):126-130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无论是在观察目的、内容、组织还是效果上,现行的以奖惩为目的的传统语言课堂观察制度都是一种不利于教师发展的观察制度,因此,必须进行改进。为此,本文建议:在观察机制上遵循以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同行观察为主的原则;在观察过程中执行具体的课前观察的材料准备,课堂观察和课堂观察后的讨论制度;确定具体的课堂观察重点;使用观察清单,以定量观察反映定性观察,增加观察评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课堂观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均未对此给予足够重视。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存在诸多问题:观察意识不强,准备不足。缺乏一定的观察技术与记录方法,观察后反思不足,课堂观察没有能发挥应有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研究水平提升和教学技艺提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个案研究法,以一所小学的4位教师为研究对象,深入实践,通过3个月中的12次活动探索提高教师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结果发现,通过12次活动,教师的课堂洞察力得到提高,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尤其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寻找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教师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能力得以提升,学生的行为发生了转变。教师认为课堂观察与专业引领下的反思相结合是最有效的专业学习方式。研究者还提出了对教师教育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课堂观察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所推崇。由于中小学教师工作繁忙、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教学竞争的激烈环境以及多数教师缺乏必要的观察技能等原因,课堂观察在实践中开展的并不理想。学校尚需营造良好的学校课堂观察文化、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与保障、开展必要的课堂观察技能培训。定量与定性、宏观与微观、精细与粗化、针对与宽泛相结合多视角课堂观察研究方法应是未来课堂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18.
课堂观察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备受教师青睐。在实践与探索中,如何利用课堂观察研究教师教学行为改进,成为目前课堂观察深化研究的又一热点。本文主要探讨了课堂观察的操作模式以及改进教学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同伴互助听课是建立在听课基础上的又不等同于传统听课的活动,它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听课。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同伴互助听课的实施应从听课的计划与准备、课堂听课、信息反馈及重构教学理念四个基本环节出发,实现教师之间的合作与经验的共享,加强反思来创新教育理念,精练教学技能,促进专业成长,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