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什么是认知冲突 所谓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  相似文献   

2.
<正>认知冲突是指人在原有的观念与新经验之间出现对立性矛盾时而感受到的疑惑、紧张和不适的状态。[1]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2]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正>认知冲突就是个体意识到由于个人认知结构与环境之间、个人认知结构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不一致所导致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存在的某种差距所导致的心理失衡。学生在学习新知时,总是试图以原有的认知结构来理解新知,不能解释时,就可能产生认知冲突。政治课涉及许多概念、哲学原理、法律条文等抽象知识,学生对有些知识不曾涉及,对有些知识掌握有偏差,从而使教  相似文献   

4.
唤醒经验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包含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之前并不是一无所知的,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这就是学生在学习前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在学习时就是利用这些原有的认知结构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  相似文献   

5.
唤醒经验     
倪华东 《科学课》2009,(7):54-56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包含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之前并不是一无所知的,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这就是学生在学习前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在学习时就是利用这些原有的认知结构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  相似文献   

6.
认知冲突是学生产生学习需要的诱因,是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已经具有了某种认知结构。他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一旦新旧知识出现差异,就会在  相似文献   

7.
利用认知冲突 激活学生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一时不能同化、接纳呈现在眼前的新知时,或新的信息与其原认知结构不相符合时,或动用、调集了全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后仍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时,他们便在心理上生成一种强烈的矛盾冲突,称之认知冲突。激烈的认知冲突既会激起学生激烈的思维震荡.又会引起学生学习需要的不平衡,情感领域中便会生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学习、  相似文献   

8.
赖家华 《教育》2015,(8):62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一时不能同化、顺应新认知结构时,他们便在心理上生成一种强烈的矛盾冲突,即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产生乐于参与,主动探究,渴求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提供了最佳的状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在"平衡"与"不平衡"间捕捉到认知冲突,并因此而激活数学课堂,彰显数学课堂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所谓认知冲突,一般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0.
认知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心理结构中进行的信息加工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认知也可以说是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数学认知结构则是人们将头脑中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和广度,结合自己的认知特点,组合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当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所不同时,便产生了认知冲突.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产生认知冲突,又不断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合理设置认知冲突,能形成悬念,强化学生的注意点,诱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激活学生思维,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原则与方法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认知冲突,指认知发展过程原有概念(或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冲突。认知冲突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不平衡—平衡”的过程,面对新知识或者新问题,当学习者发现已有的知识经验无法解决新问题或者与解决新问题的方法经验不一致时,认知冲突就随之自然产生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内容理解、文本表达、情感体悟等方面来营造认知冲突,以使学生在同化或者顺应中完成对学习内容的重构,  相似文献   

12.
数学的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知过程.以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学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与新学习的内容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在接触到新的数学知识时,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学习内容就进入了相互作用阶段.对某些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时较容易地把它们纳入原有数学的认知结构中,从而扩大原有认知结构,这就是认知结构中的同化.如学生能较容易地将分式的计算同化到分数的计算中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当原有认知结构不能接纳新的学习内容时,必须改造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学习的内容,这就是认知…  相似文献   

13.
现代认知学认为,数学学习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化和顺应是相互作用的两种基本方式,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如果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缺少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或者原有观念不稳定、不清晰,就应设计、组织一些引导性材料,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架设一座“认知桥梁”.■一、复习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提供稳定固定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总要涉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总是从其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教师在备课时,一…  相似文献   

14.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按照一定的关系结合起来的认知结构。它是学生在新异学习情境中,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基础,同时又在新异学习情境作用下得到完善和发展。同化是实观认知结构发展的一种功能,即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从而充实和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 在学习过程中,当学生的新知与旧知产生了矛盾,教师要注意引导启发,帮助他们理解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促进同化。 例如,有个学生在阅读《半夜鸡叫》这篇课文时,发现第五自然段中“伙计们一定在给我赶活儿呢”的“赶活”一词,就说这个词错了,并指着这段  相似文献   

15.
<正>认知冲突是指个人认知结构与环境或个人认知结构内部不同成分间的不一致所形成的状态。学生在学习时的认知冲突通常表现为: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无法理解新知识时所引发的学习困惑甚至束手无策的状态。有研究表明,这样的状态并非都是消极的,适度的紧张感、困惑感会对学生学习新知识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认知冲突在学习中是普遍存在的,在教学中应当将其适时、充分地引发出来,以期为有效化解学生思维的"痛痒点"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堂中优化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情境”是指教学中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学生所接触的内容用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正是学生以现有知识和经验难以解决新问题。从而使学生内心产生冲突。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以激起学生急于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有了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和兴趣,就能促使他们激活积极思维,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17.
正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当学习者发现原有的认知结构一时不能同化、接纳新知时,或新的信息与其原认知结构不相符合时,或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新问题时,原来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他们便在心理上生成一种强烈的矛盾冲突,称之为"认知冲突"。强烈的认知冲突会生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学习、主动参与探索、渴望获取问题解决办法的心理倾向。于是,对新知的探求成为一种强烈的内在需要。如果教师能及时巧妙地挖掘利用这些认知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在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能力的背景下。对新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从而建构起对知识理解的过程。数学学习中的“顿悟思维”架起了原有的知识背景和需要解决的知识信息之间的桥梁。“顿悟”的发生源自学习主体面临一个与其已有的认知能力相冲突的问题,这种具有动机性的不平衡,促使学习主体对整个学习情境加以分析,发现情境中各个刺激间相互关系的意义。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策略,求得新的认知平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之间常会产生矛盾冲突,产生大量无法预测的思维活动,时而合乎逻辑,时而不合常理。笔者认为教师没必要回避这样的矛盾,也不需要包办代替。把问题讲透,而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与冲突,使学生思维遭遇挫折,经受锻炼。必要时甚至可以人为“制造”这种认知冲突,造成学生的认知不平衡,促使其寻求捷径。自然生成,进而培养主动探究创新的能力和意识。  相似文献   

19.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促使学生实现知识建构的契机和动力。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20.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即认知过程中的“障碍”或“不平衡”因素。设置课堂的认知冲突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它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使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促使他们去寻找协调、解决问题的途径。合理地利用课堂认知冲突,能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完成从“不平衡”到“平衡”的重组,也会改变教学活动相对单调、呆板的状况,呈现出迷人的课堂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