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邓小平关于法制建设的几个问题荣光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廓清了迷雾,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同志的法制建设理论,对于繁荣我国法学研究和加强法制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社会主义法制思想是在对建国以来我国法制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我党在新时期加强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理论概括,也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学界先后围绕着法制的概念、人治与法治、民主与法制、法制的协调发展、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等法制的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问题开展了认真的探索和热烈的争鸣,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本文拟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这一新思维出发,就我国的法制建设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法治思想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深刻总结和理论创新,其内容涉及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任务、立法、守法、法制教育等各个方面,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5.
乌兰夫直接领导了内蒙古自治区民主改革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乌兰夫在这一过程中提出的有关法制建区和民族立法思想对西部开发进程中更加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法制建设、成功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和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民族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加强民族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健全民族法律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也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邓小平深刻阐述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指导方针、如何加强和完善立法、如何强调并贯彻法的平等性原则及普法的重要性等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重要理论问题,这些科学理论不仅有助于揭示我国新时期法治建设的发展规律,明确法治建设方向,而且在实践上指导着我国法律体系及司法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促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等观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为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确立了根本的指导思想。充满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两手抓”,阐明了新时期法制建设的战略地位;民主与法制相结合是坚定不移的方针,这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一个基本内容;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原则,为邓小平法制思想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是他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它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一、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制建设谢邦宇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几年来,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领导思想要变,法学观也要变,法制建设难度之大、层次之...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新时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主要有水平低、覆盖面窄、资金不足、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等方面。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建立资金筹集机制、扩大覆盖面、加强基金管理、加快立法步伐。  相似文献   

12.
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观点, 论证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科学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的措施、目的和意义, 并且认为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过程中,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权力意识与法律意识、自律与他律以及柔性疏导与刚性制约等关系。这是精神文明建设走向法制化亟需解决的新课题。它对于在新的世纪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解决“一手硬, 一手软”问题, 从“人治”走向“法治”, 并使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设党的先进文化是确保党的先进性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文化先进性的基本标准和规律出发,通过确保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党员和党的执政思想四个方面的先进性来保证党的文化先进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大学生普遍认同法律的重要性,但对法律的认知能力不强;相当关心法制建设,但对法制现状缺乏信心;知行不统一,缺乏法律思维方式;具有维权意识,但法律的运用能力欠缺;对法律的价值评判受制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重要的不只是传授法律理论和法律知识,而是要增强法律的权威意识,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界定学校的法律地位,成为解决学校与学生诉讼纠纷的关键点。我国现行法律对学校法律地位的界定模糊。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主要观点,应明确我国公立学校的行政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制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现充实完善了法的基本价值,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制的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现代化方向.做好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法制化建设,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深化法制变革,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相似文献   

17.
论列宁法制思想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问题,在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守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作了许多创造性的精辟论述。列宁法制思想的核心主要包括民主与法制、经济建设与法制以及反腐败与法制等三个方面。这些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8.
公民法治观念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而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他们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我们依法治国的进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教育就成为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先导。  相似文献   

19.
董必武法制思想包括:依法办事是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必须做以“有法可依”和“絷地必严”;建国后的一段时期法制不健全的历史根源是轻视法制的心理,社会根源是小资产阶级法律虚无主义思想;法制建设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处理好的领导和依法办事的关系。董必武的法制思想对今天的法制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构建国际民族法学旨在创设国际法学与民族法学的边缘学科——国际民族法学,其动因源于错综多变的国际民族关系和调整国际民族关系的法律机制,其途径在于以国际法学与民族法学为蓝本,筹划、设置国际民族法学的框架体系、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其价值在于形成系统学说,破解现实问题,以法学思维透过法律现象审视、正视国际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