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校园安防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增多的现象,提出了将RFID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校园安防管理之中,设计了包含RFID校园门禁系统、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和防火报警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的整体化校园安防系统,有助于各类学校进行“平安校园”、“智能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针对门禁系统数据存储和处理成本不断加大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云服务的加密式门禁系统(Cryptographic Access Control System based Cloud,CACC)。该系统利用云服务技术降低门禁系统信息存储和维护成本,在云服务和门禁物理设备间加入加解密服务以提高门禁系统安全性。用户通过云服务端控制平台查询门禁设备状态信息,实现门禁设备的监控和维护。CACC系统利用简单的设备和结构,可以在不考虑信息存储压力的情况下对各类数据进行监控和采集,再将加解密服务器作为门禁系统的中转站,为系统建立一道有效的、可维护的防火墙,为门禁系统的发展提供一种可行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门禁系统在功能、结构等方面的缺陷,设计了一个包含射频识别与指纹识别,并且可以远距离控制的门禁系统.以STM32为核心设计终端,结合ESP8266模块设计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和门禁的远程控制,以克服传统的门禁系统在实时监测与远程控制上的不足.详细介绍门禁系统的软硬件功能,并且对本系统进行实际的监测.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工作正常,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可以远程控制、实时监控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种针对校园的安防管理系统,具有可接入局域网、互联网、电话通信网的网络联通功能。同时具有基于B/S功能的监控画面,无需在监控端安装其他软件就可实现摄像头控制、画面监测、门锁控制及报警等功能。该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组成包含IP Camera、tiny6410、NFC以及门禁系统等四部分。该安防系统的软件由基于B/S框架、嵌入式LINUX系统、CGI软件、视频流控制软件等部分搭建。此外系统还包括监测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无线射频识别和短信电话报警功能等。实现了多网互通,人机结合和及时监控等创新点,解决了校园安防系统的不完善。利用网页和嵌入式技术实现了无线监控网络的系统整合,提高了监控网络的功能和便捷。经过实验验证,设计的安防监控系统可实时保障对校园设备和人员的有序管理。  相似文献   

5.
RFID智慧校园安防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校园管理存在的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远距离自动识别技术的校园安全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无线传感器和中间件技术在系统软件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管理系统能够对校园安全实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非工作人员接近重要或危险区域自动报警,学生在校内信息及时与家长互动,实现了校园安全管理的实时自动化,提高了校园安全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6.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现在已成为英国中小学普遍使用的防范校园暴力的校园管理工具。监控人员通过观测摄像头拍下的即时图像信息可以随时对学生的出入进行控制,制止学生的危险行为,并在调查取证时提供有利证据。英国政府对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安装和使用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强调在维护校园安全的同时,保障个人的权利。虽然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是英国政府和学校也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完善和解决。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Web上进行电子商务、各种数据文件和图像文件的传输已经非常普遍,其中不乏国家安全保密信息、军事机密文件、个人私密信息等,因此对于网络信息的安全保护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讨论了如何通过二值图像的信息隐藏技术,实现以灰度图像为载体文件的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应用已成为校园重要基础设施与师生的基本教学平台.从当前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出发,结合校园计算机网络的一般结构和具体特点,从访问控制、安全检测和攻击监控、加密通信机制、隐藏网络内部信息等方面阐述了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并强调说明安全技术只是校园安全控制的手段之一,需要与相关的安全策略相配套.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门禁系统功能单一、可靠性差、安全性低,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多门控制系统。选择HT66FU50为控制核心,主要采用指纹识别技术进行身份验证进行多门控制,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可通过GSM进行报警。同时,通过Wi-Fi技术连接摄像头进行图像和视频的采集,上位机和Android手机能通过Wi-Fi技术连接到摄像头进行监控,使得门禁系统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对校园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的态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华章》2012,(29)
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广泛,更是备受关注.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大学生对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的了解情况、安装地点的认知及其作用的认识与态度,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Heider的态度平衡理论的支撑上,帮助我们为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的良性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视频监控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安保工具,其本身的安全问题更需要引起关注.分析了目前已发现的各类监控漏洞与安全风险,由此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解决和应对方案.并且根据H.265标准的技术框架,提出对监控系统认证和视频码流加密的改进算法,以保证视频信息的流动安全.通过实验验证了认证与加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对滁州师范专科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背景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学校的解决方案及应用现状,对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消除信息孤岛的一些解决办法,讨论了网格技术和Web Service技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滁州学院学报》2018,(5):60-62
针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问题,通过对农产品企业进行实际调研,对现有农产品的生产、监控和销售等过程进行分析,利用Web技术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该系统能够对涉农企业、种植基地、农产品、生产批次、种植操作、质量检测等信息进行管理。用户通过扫描产品包装盒上的二维码登陆溯源网站,输入溯源码即可查看从种植到销售全过程的信息,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系统目前由合肥畅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使用,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数字化校园Web应用的安全水平,保障网络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分析了数字化校园中典型的Web应用安全威胁——SQL注入、跨站脚本、网页挂马和不良信息,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各种威胁的攻击方式、原理及危害性,最后从技术、管理和服务三个方面提出了Web应用的安全防护方案.应用实践表明,提出的Web安全防护方案是有效可行的,能显著提高数字化校园Web应用的安全防护水平,保障了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无线射频技术在校园数字化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管理主要集中在教学考勤管理、违纪管理、在校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由于信息感知和处理效率方面的缺陷,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式存在许多不足。将无线射频技术引入数字化校园学生管理,能够对学生上课出勤情况,住宿晚归情况以及校园安全隐患等做到最简单、最直接、最安全、最高效的方式感知,使各级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该管理系统对问题早发现、早引导、早预防和早处理。实现对学生管理的及时性、全面性、高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体育俱乐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对校园一卡通的二次开发应用,对建立体育俱乐部管理系统提出了全新的构思及实施方案.利用Winform开发平台,结合Web Service技术实现了体育俱乐部活动信息的数据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气类实验室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阐述了基于现代技术手段的安全预警管理系统的实施方案,详细介绍了通过传感器技术、RFID无线射频技术、Zig Bee无线传输技术与远程访问技术相互融合,对实验室存在的火灾、漏水、失盗等安全隐患进行监控预警的过程,为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1前言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信息的电子化,办公的无纸化,网络将越来越广泛的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校园网络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校园网络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到信息技术教育进一步推进的首要问题,和互联网所经受的考验一样,病毒、攻击和各种各样的不健康信息以其越来越大的危害侵蚀着学校这片净土,所以有必要对校园网络的安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2校园网络安全问题分析校园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网络本身的安全,包括对网络设备的和网络软件系统平台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高校遗留系统信息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关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遗留系统问题,首先研究了遗留系统的演进问题和演进方式,进而分析了遗留系统的信息整合方式以及其中数据集成涉及的几种模式.最后着重研究了高校遗留系统的信息整合问题,从问题表现、问题分解着手,对集成化信息资源管理和Web服务信息整合进行了探讨,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高校校园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企业信息查询系统将分布各地独立的信息业务系统的信息使用Web服务技术进行集成,通过公用或者专用互联网络满足用户的访问需要。因其异构性和基于Web服务,安全问题尤其特殊与重要。使用CA安全中心统一管理用户身份认证与服务之间的信任访问,通过安全令牌、数字签名和数据加密建立应用层的安全控制机制,满足了异地查询系统的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