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承办由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广州电视合作为大会执行机构的 2005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干2005年12月6-11日在广州举行。本届大会通过一系列评优、研讨、中外优秀纪录片展播以及中外纪录片交易,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媒体、纪录片制作人以及专家学者的眼光。一、评优:以“今日女性”为主题本届大会将关注目光投向了“今日女性”这一特定人群,要求与会纪录片通过影像真实反映出不同国家、不同民  相似文献   

2.
何炜 《新闻前哨》2005,(6):46-47
国际评审委员会对纪录片《幼儿园》评语选摘: 2004年6月,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之“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幼儿园》以一种纪实的形式,表达了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既充满童趣又具有社会内涵,是一部寓意式的纪录片。2004年12月,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 这部影片非常完美地展现了童年生活本身,在这一方面这部  相似文献   

3.
石琳 《新闻大学》2006,(1):122-123
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是目前国内唯一专业纪录片营销平台。它集纪录片评奖、销售、国际合作、展映与一体,是国内纪录片市场的新气象。第三届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于2005年12月初在广州闭幕。从规模与实际成果来看, 大家都看到了大会的成长及其实际付出的努力。在目前国内纪录片市场尚未发展成熟的今天,这样的营销平台的搭建与国际合作机制的引进,无疑为国内纪录片市场打了一支兴奋剂。  相似文献   

4.
李燕萍 《现代传播》2004,(3):109-110
20 0 3年12月14日至2 0日,为期一周的“2 0 0 3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历史·文化”为主题,以国际通行会议标准召开,并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同时进行了纪录片的学术评比。纪录片的学术评比吸引了15个国家的14 7部影片报名参加,通过初评进入决赛的6 0部影片来自13个国家,除中国外还包括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丹麦、伊朗、印度、英国等。最后,中国纪录片《老镜子》获得评审团大奖;伊朗纪录片《以上帝的名义———帕利安》获得评审团优异奖;获得评审团学术奖的纪录片有5部,分别为澳大利亚的…  相似文献   

5.
杨雯 《中国广播》2014,(1):93-93
11月17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纪录片提案大会在成都举行。“中国故事”是这次提案大会的主题,大会收到了来自中、英、法、德、澳等十几个国家的405件纪录片选题。所谓提案大会,就是各大纪录片制作机构或独立制片人,带着自己的纪录片选题和拍摄方案,接受各大纪录片播出机构和购买方的评估。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这次提案大会的意义,是让更多的中国同行体验国际通行的市场化操作方式,而这将是推动中国纪录片国际化、市场化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2010年12月10日闭幕的201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收到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576部参评作品,其中中国267部,国外309部,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近年来的新高。广州纪录片大会展映不同风格和形式的纪录  相似文献   

7.
赵青 《传媒》2017,(6):22-24
2016年12月15日,纪录片《我只认识你》在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获得了“年度最佳纪录片”“最佳纪录长片”以及“最佳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三项大奖。感谢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对这部纪录片的肯定。评委会主席、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刘效礼将军说:“全世界的男女老少都应认真地看一看《我只认识你》,以应对人类老龄化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广电总局、广东省政府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12月5日在广州开幕。本届国际纪录片节的最大亮点是国家广电总局首次拿出500万元奖励纪录片。  相似文献   

9.
在2005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中国影片《大家庭》被大会授予最佳纪录片的荣誉。评审团认为:“这部杰出的影片极好地展示了现代纪录片的风格,也就是一种真实而又具有故事性的表现手法。本片的叙述方式清晰、真实而且朴实,片中的主人公虽然各自性格和目的互相冲突碰撞,却  相似文献   

10.
冉然 《传媒》2017,(6):16-16
本刊讯(记者冉然)自3月15日起,201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评优单元、展映单元、纪录片商店和“中国故事”提案全球征集正式启动。可进入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官方网站(www.gzdoc.cn)进行在线报名。据了解,报名参加评优单元的影片,要求2015年1月1日以后制作完成;报名展映单元的影片(日常专题影展除外),须在2016年11月1日以后制作完成;报名国际首映的影片。  相似文献   

11.
“我国纪录片产业迎来关键机遇期,未来国家将采取多种措施扶持纪录片产业发展。”在2014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传递了这一利好消息。  相似文献   

12.
刘阳 《新闻战线》2021,(1):85-85
近日、体育题材纪录片《棒!少年》在院线上映,以流畅的剪辑、动人的故事呈现引发热议。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该片被评为评审团特别推荐优秀纪录片,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国产纪录片的关注。纪录片被称为“时代影像志”,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2004年中国纪录片创作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动向。继引进法国纪录片《与鸟同飞》在影院上映后,田壮壮的《茶马古道》也在影院上映, 这是中国电影院线第一次纪录片的商业性运作试探。2004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推出《东方全纪录》栏目,称这是一档深度纪录中国地理和人文风貌的大型系列纪录片,有的媒体称此举标志着2004是“中国纪录片狂欢之年”。《东方全纪录》系列纪录片由  相似文献   

14.
从叙事学角度来看,纪录片诞生110多年的历史实际上是纪录片叙述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和某类叙述者不断调整、消亡的历史.参加200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的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送来的510部纪录片,呈现了当代中外纪录片叙述者的整体群像,它们是用第三人称叙事的创作者,是不说话的创作者,是当事人、见证人和探索者.就在叙述者的不断选择和调整当中,纪录片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门类.  相似文献   

15.
从产制制播、政策调控、“互联网+”、国际合作和跨文化传播、行业主体多元立体化等层面,中国纪录片“新常态”的轮廓已经初具,并在不断调适,趋于成熟。依托11年产业数据支撑,CDRC结合近年来纪录片市场的发展,认为中国纪录片是一个被市场严重低估的产业。  相似文献   

16.
陈桂琴 《视听界》2004,(2):46-48
2003年羊城的岁末甚是热闹,“金钟”方敲响,纪录片又登场。欧宁策划的新纪录片影展、广州电视台主办的国际电视纪录片研讨会先后在羊城登场。与此同时,安哥、胡武功策划的“中国人本、纪实当代”纪实摄影展也在广东美术馆拉开帷幕。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纪录片如何发展的问题再次掀起了讨论的高潮。一、问题的缘起不知道是有意还是巧合,在东方宾馆举行的2003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首先播放两部风格迥异的纪录片.一部是由澳大利亚提供的《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一部是中国提供的《海路十八里》。两部风格对比如此强烈的纪录片先后播放,令人想到其中有这样的潜台词:纪录片可以这样拍。《夜晚》根据澳大利亚20世纪30 年代达博土著追捕专家赖利的真实故事改编。影片讲述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批优秀国产纪录片作品的热映,纪录片这一看似不具备市场属性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地走进大众视野、走向交易市场.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也离不开市场的推动与助力.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诞生于开放的广州,以其天生的市场属性助力我国纪录片行业的发展.2016年12月12日至15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承办的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成功举办,共吸引了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的4059部/集作品参评参展,参会人数2376人,561家中外机构就联合制作、海外销售、版权交易等项目意向签约金额3.96亿元.  相似文献   

18.
《传媒》2017,(6)
本刊讯 (记者 冉然)自3月15日起,201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评优单元、展映单元、纪录片商店和"中国故事"提案全球征集正式启动.可进入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官方网站(www.gzdoc.cn)进行在线报名.  相似文献   

19.
2016年12月14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举办的"CDRC前沿发布暨纪录片的全媒体与全球化传播高峰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以下简称CDRC)受邀进行了"CDRC前沿发布"——2016年中国纪录片年度权威数据发布,对2016年中国纪录片业态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整体概览和深度观察.  相似文献   

20.
田进 《传媒》2016,(2):8-10
我与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有着深厚的渊源.记得在2003年,我同原国家广电总局的同事有幸参与了这个纪录片节(当时叫广州纪录片大会)的策划与创办,亦见证了它的发展.令人欣慰的是,经过13年的品牌积淀,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呈现出强大的国际传播效应和市场聚集效应,成为中国纪录片人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同行碰撞思维、交流创意、探索艺术的重要平台.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办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