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非 《中学语文教学》2007,(5):20-20,32
4年前,有个语文教学跨省交流会,邀我参加。那次交流主题是考察“网络作文教学”,我听了几节课,感到不太适应。据主办学校介绍: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的所有作文,你想看哪一篇就能看到哪一篇,想写段评语也可以。我对此很惊讶。该校一位教师现场演示给我看,很快就调出了某年级某班某同学的全部作文。我问:“这位同学知道吗?”“不一定知道。”我问:“他会同意我们看他的作文吗?”教师奇怪地反问:“他为什么会不同意呢?”“那么同学之问也可以互相看吗?”“每个人都可以看全校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一位教师朋友拿了一篇学生的作文给我看,让我谈谈看法,提提意见。原先我以为他要我点评一下作文,等看了之后,我就明白了,其实他是另一种意思。这种“意思”正是我一直想探讨的问题,而这篇作文刚好点中了问题的要害。至于是什么问题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篇作文的具体内容吧。  相似文献   

3.
如何才能在作文教学中激情激趣,让学生真正产生写作的欲望甚至冲动?如何才能解决学生个性化写作问题,使学生人人有提升、个个得发展?这是我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始终没有解决的问题。近来,我参加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学个性化作文”的系列教改活动,并尝试借助计算机网络对高三学生进行“网络环境与个性化高三作文辅导”实验,结果,惊喜地发现自己找寻到了作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生龙活虎的初中生们平时伶牙俐齿,说起事来头头是道、惟妙惟肖,但一轮到写作文,却无话可说,常常是套话空话居多。但是,我们能由此得出学生们不会写文章的结论吗?看了下面这篇出自一位声称自己写作文无话可说的中学生的日记,我想老师们应该对孩子们、对作文教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实践证明 ,“创设情境 ,开展活动 ,写实践性作文”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因此 ,我把人教社六年制小语教材十一册第五组积累运用中的口语交际“当小记者”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 ,让学生先活动后作文 ,大大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一、创设情境 ,激情引趣师 :同学们 ,你从电视上看到过记者采访的场面吗?你想过当记者吗?想不想体验一下当记者的生活?这段时间 ,我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主持了一个“环保大家谈”的栏目 ,她请我帮忙 ,希望在同学们中间征集一些采访稿件 ,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 ,我们全班同学可以过一把记者瘾啦。大家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  相似文献   

6.
“老师,您帮我看看这篇作文写得好不好?”“老师,您看这个词用在这里合适不合适?”“老师.今天再上一节作文课吧。”……面对每两周一次的作文课.学生们总是热情极高。这与以往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的现象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7.
朱瑛 《教学与管理》2001,(10):54-55
施教之功,贵在激趣。有人说“兴趣是火种”。因此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心理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个目标落实到教学中,就要看学生是否想写。  相似文献   

8.
初中的最后一个寒假,不要把它当成一个放松期,而要把它当成是休整期。毕竟, 这一个寒假是我们一年中,可以自己支配的最长的一段时间。 现在,我们就对准中考作文,做一次精心的研究。如何应对中考的作文考试?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请看这一期的“特别策划”。[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网缘     
当从那座古老的楼房里传来的钟声响到第十二下的时候,我准时打开了电脑,进入了“聊天屋”。 “孩子,”什么?孩子?我被这个称呼惊呆了,急切地看了下去,“让你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独对电脑,实在是出于无奈。然而,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开始心与心的交流。你真的那么想知道我是谁吗?” 当然想知道了!半年多来,这个叫“丽丽”的网友一直在通过电脑与我对话。我爱好写作,所以常常把自己的作文贴上网页让她看,她呢,总是及时地给我作点评。半年来,我的作文进步神速。 最近,我写了一篇《古楼钟声》的文章,在一次全国性的作…  相似文献   

10.
说起写作文,有的老师也许觉得除了书上固定让写的几个文题外,再没有什么内容可写,其实不然。生活中美的事物有许多,就看你能否去发现。今年一入秋,成群的瓢虫涌入教室。一天,语文课上,我发现几个学生不时向天花板上看 去,继而听见“你看,那边有”“那边也有”的小声议论,随即有更多的学生看着天花板。课堂一下乱了套。我刚想发火,可是又一想,这不正是一个好机会吗?于是我说:“大家先静静!你们了解这些瓢虫吗?”学生们摇头。“那好,我们捉几只一起观察一下吧!”就这样,一节语文课变成了一节作文观察课,学生们兴…  相似文献   

11.
一提到写作,往往是老师感到头疼,学生感到厌烦。那么,教师怎样进行作文教学才能使学生喜欢上作文呢?笔者觉得:教方法、构思和技巧是必须的,但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想”字上下功夫。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作文必须“想清楚后写”。下面笔者从《我们的校园》作文教学谈起。  相似文献   

12.
杨家厚 《班主任》2007,(5):35-35
学校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我把本班学生的初赛作品收上来,开始批阅筛选。当我看完第一篇习作,习惯性地想查看作者姓名时,突然想,为什么不看作者名字,我心里就不踏实呢?学校以前举行类似活动时,我总是不自觉地按照学生平时写作水平的高低来决定参选作品的等级。这一次,我仍然是在以学生平时的写作水平为依据评价现在这些作文!想到这里,我猛然一惊,不禁扪心自问:难道平时作文写得一般的学生就永远写不出佳作吗?我们一直说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今天何不用全新的眼光来看这些作品?于是,我开始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每篇作文,不再去想作者。  相似文献   

13.
肖丽华 《湖南教育》2002,(19):53-53
通过想像作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由此可知,想像是创新的翅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破旧的书本,我问:“假如你是这本书,你会说些什么?会想些什么?请看一篇作文《救救我吧,小主人》。”在习作中,让学生发挥想像力。例如,学生写道:每当小主人陷入沉思时,我又成了他的“快乐园”。他拿着笔,闭着眼,嘴里叽哩咕噜的,在我的身上乱涂乱画,把我画得像丑八戒;一…  相似文献   

14.
周颖 《教学随笔》2007,(11):28-29
作文教学要善于开拓作文洲练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但我认为作文训练仍应立足于课堂。我们的阅读教学留出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最终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而课堂作文教学也正是要求教师创设旨境,唤起学生已经过去的热情和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想说”、“要说”。当学生在语言文字中驰骋、体验真情、品味人生,受到情感的陶冶、智慧的启迪时,抓住生活契机,抓住学生情感敏感点,作文于学生想写作文时,作文于生活需要作文时,这样的课堂作文教学就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兴趣——创新的前提 学习兴趣是形成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我们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情境激趣。作文前,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我们在“六一”刚过的一次课上。以故事创设了一个“六一”动物运动会的情景,让学生来当运动会的裁判。学生一个个兴趣盎然地以裁判的身份来评说各位“运动员”的表现。 语言激趣。入情入境的语言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热情。在教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我们让学生写了一篇《我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文。我们这样用语言导入:寒冷的大年夜啊,你带走了可怜的小女孩,带走了她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同学们,看看你的金色童年,你在想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但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害怕作文,一到作文课就唉声叹气,一提笔就抓耳挠腮。私下里,学生都管作文叫“榨文”,管作文课叫“黑暗80分”。为什么作文会让学生如此害怕?我想这与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是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17.
冉云娥 《湖南教育》2001,(14):27-27
让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无话可说”变成“有话想说”,是作文教学的教学追求。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作文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18.
儿时,父母亲友最爱问我的问题就是:你长大了想做什么?上学了,老师也有一个相似的作文命题——“我的理想”。当清官、当作家、当将军……大人眼中一切“高尚”的身份都是我们心中热烈的梦想。大人称赞我们小小年纪有志气,我们因赞扬而更加豪气干云。  相似文献   

19.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朋友那里得知“新概念作文”的赛事,并不太放在心上。后来接触到许多有关的宣传,觉得“新概念作文”非同一般,不可等闲视之。再后来在书摊上看到《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B卷》(下简称《新·B》),我毫不迟疑地买了下来,尽管摊主告诉我他这里已经没有A卷。  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翻阅此书,想一睹“新概念作文”风采,同时感受一下它对“旧概念作文”(既有“新概念作文”,必然存在“旧概念作文”,故如是说)的冲击力。谁知道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这些获奖作品真真切切地展示了“旧概…  相似文献   

20.
英语周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可是,大部分学生存在害怕作文的心理。“言之无物”、“无病呻吟”是学生作文的通病。怎样才能使学生变“要我作文”为“我要作文”?在教学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想自己愿意想的,说自己愿意说的,写自己会写的,才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