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年儿童读者总的特点是爱读书、又爱活动。他们求知欲强而学习有效时间短,阅读内容广泛而又通俗浅显,有初步理解能力而以形象思维为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吸引他们利用图书馆,启发他们获取广泛的知识,打好基础,增强智力,引导他们朝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方向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社会  相似文献   

2.
若把文献检索课与读书活动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能让大学生学会如何查找所需的文献,同时还能挖掘大学生的学习潜力,让他们多读书,读有用的书,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十分重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他们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积极建设书香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马春兰 《甘肃教育》2011,(13):33-33
阅读是一个人基本的学习能力,也是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呢?通过实践,本人认为在教学时广泛开展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多种形式的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使他们形成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从而达到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刘颖 《小学生》2012,(8):64-6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学生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作为教师,我们如何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让他们热爱书,让他们与书本拥抱、与大师对话,与人类崇高的精神交流。我想,兴趣应是先导,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十分重要,在平时工作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作为学校对学生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读书活动,它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并能培养他们热爱文学的兴趣,以及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也有很大裨益。因此,要重视课外读书活动,切实把课外读书活动工作搞好,让其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7.
读书,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在幼儿时代就已经开始看各式各样的小画册,读一些写有诱人故事的小人书。那现在孩子们的读书情况又怎样呢?一位老教师的话令人深思:“现在很少学生孜孜以求地去读一本课外书,读书就是看热闹,图好玩,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热衷于那些猎奇的,情节曲折的,富于幻想的卡通书,书中人物都是怪怪的,从中很难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美,思想情操的美。”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生中培养他们对课外阅读读物的兴趣,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利用多种活动组织形式:讲故事、读书交流、朗读竞赛、游戏等来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高欣宇 《下一代》2009,(1):25-25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南门外小学少先队组织不断创新德育活动载体,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个性飞扬。少先队组织开展每周四读书活动、朗诵比赛、感恩故事、征文演讲、体育拔河等主题活动。开阔了同学的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师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典型范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单要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课文的教学,使学生在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掌握阅读方法,提高他们的读书水平,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叶媛婷 《文教资料》2012,(14):84-85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使学生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而激发兴趣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前提;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在此基础上要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还要开展各项活动,使课外阅读更持久地促进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2.
作为学校对学生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读书活动,它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并能培养他们热爱文学的兴趣,以及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也有很大裨益。因此,要重视课外读书活动,切实把课外读书活动工作搞好,让其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13.
读书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小学生的课业任务没有那么繁重,有大把的课余时间可以用来读书,这个阶段的儿童多读书能够培养广泛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要注重发挥图书馆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比如利用市图书馆或者开放学校图书馆等,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其文化涵养。  相似文献   

14.
英国(儿童教育)杂志载文指出,要从学前期起就注意培养孩子喜欢读书的兴趣,帮助他们学会读书。为此,应当经常与孩子一起从事三“T”活动,即Talking(交谈)、Telling(讲述)和Thinking(思考)。1.交谈。要与孩子谈论书中的每件事和所有内容,交流各种感受,与孩子一起交谈自己的所作所为。这些会有助于孩子阅读和较快地吸收知识。  相似文献   

15.
新《语文课程标准》视阅读为语文课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而教师应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鼓励学生多读些书,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读书,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与阅读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言而喻,在校学习的中学生已很少去阅读了,他们整日浸泡在教科书与题海之中,学习与考试的重压已使他们难以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因而逐步失去了读书的兴趣。即使有些学生还在阅读,也是一种盲目的读书。他们不会辨别图书,缺乏科学的读书方法。总观现在中学生的生活,阅读已经不占重要位置。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读书的乐趣,其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17.
闫学老师是《中国教育报》的《读书周刊》评选出的“2006年度中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她不但自己酷爱读书,而且还不遗余力地推动读书活动。读书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每个人对读书都有与众不同的感悟。且听听闫老师和您谈读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快乐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 2.帮助孩子们认识读书的意义,学会读书的方法,使他们喜欢读书,会读好书。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尽可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是开阔学生视野,开启学生智慧,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各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该如何完成这个任务呢?我认为,教师应特别注意和重视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把孩子们带入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一、引导孩子爱读书这里的爱读书,应该包括两点:一是要让孩子们在读书过程中享受到乐趣,使他们爱读书;二是要引导他们读有趣的书,使他们爱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孩子们对读书产生兴趣,就应该从小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20.
冯素梅 《成才之路》2012,(18):117-I0010
正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句话说明了读书在人类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于正在学习知识的少年儿童来说,多读书将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好处。那么,如何在学生的黄金时期引导他们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呢?一、培养读书兴趣只有当学生对读书有了兴趣,读书才会取得实效性。作为读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读书渴求,引导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