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李元祥 《成才之路》2010,(14):84-85
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途径。体育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若能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学认为:受教育者的心理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又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在体育课堂中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主动地学。创新地学,快乐地学。那么,在体育课堂中如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呢?  相似文献   

2.
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速度和对教师的配合程度,心理障碍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影响教学实践.体育是一门较为轻松而不乏味的课程,发挥该课堂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本文从几个方面出发,具体阐述了初中体育课堂中心理疏导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体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大学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由教师、学生自身、教学环境三个方面构成。重视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此,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要相应地调整体育教材,使之更适应时代的要求;创新体育教学观念,拓宽体育教育的多功能性,使体育教学课堂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场所,使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共同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目前中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从体育模块教学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影响几个方面,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不同模块教学对学生的心理有着不同的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从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的角度讲,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心理不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而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只看到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生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忽视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在职业高中里,教师很少能从职高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作好体育指导,使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试从职高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探索体育活动对职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作用和特…  相似文献   

6.
学生存在体质差异的同时,心理方面的差异愈来愈大,而体育课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最直接、最自然、效果也是最明显的。为此,我以“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三种体现体育学科特点的心理品质为重点进行分类编组,尝试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采用耐挫折能力培养,注重情感教育,采用心理诱导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指出了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以促进在校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充分认识学校体育教学尤其是体育活动,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一、体育活动能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活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一  相似文献   

9.
周德秀 《文教资料》2005,(35):75-76
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就是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育中健康教育目标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社会存在。正确认识中学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加强对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学体育教育的热门话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本文仅从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着重论述体育教学贯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一、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心理健康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目前在校的高职院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作出调查,运用体育教育的方式,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调节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体育教学来调节学生的心理,对改善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明显效果,对改善职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良性转变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实行素质教育以来,对学生健康的评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而是从以下三方面来衡量:1、身体健康,2、心理健康,3、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程修订后注重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当今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认为,除了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三个方面外,更加具体强调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体育锻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理,对于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在一些难度较大、相对危险的运动中出现一些胆怯、害羞的心理现象,从而导致完成的动作不到位,甚至产生一种不好的情绪在学生中蔓延,进而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不经意间丧失了学生的自信心。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总结了自己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体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各种方式、多种内容,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心理能力,让学生能够科学地消解来自人际关系和学业的压力,增强心理抗压能力,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新任务和重要创新。本文从课堂教学的深加工、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有针对性的内容创设三个方面浅谈提高学生心理抗压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显得重要,在认识上也越来越深入。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体育教学观念是不全面的。因此,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不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中情绪的影响作用非常大,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情绪,努力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愉悦的教学气氛,始终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稳定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使学生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活动中,从而达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有着独特之处,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学过程具有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一、根据体育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特点,培养学生的情感 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充满热情和激情,情感体验较强,具有鲜明、强烈复杂、多样和易变的特点。在体育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了解小教师专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体育教学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此应采取的对策。方法:用SCL-90作为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量表,选择师专生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支撑跳跃作为研究内容。结果:所选样本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全国常模的差异比较显地,说明研究对象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好;心理健康因素中的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和恐怖因子对体育教学的影响达到显水平;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消除这些消极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独到之处?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正视现实、培养学生善于与人相处的品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排除焦虑情绪、建立体育锻炼兴趣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益处。本文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所处的心理环境、心理压力的缓解,学生的性格塑造进行了论述,指出体育教学对增加学生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诸多途径,学校体育工作就是其中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体育课教学、学生课余娱乐体育活动、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