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知数学的先驱戴维斯在分析数学教育的最新观点时十分注重心理表征问题,他呼吁要研究人的个性特征.他明确指出:"数学不是写在纸上的符号.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包括问题情景的心理表征和相关知识的心理表征,包括这些心理表征的分析,包括注释学的使用."数学的教学目标在于"获得学生如何进行建构与使用表征的轮廓",而不是"为每个学生确定一个分数".针对戴维斯的最新的数学教育观点,德国数学教育家施万克和我国华东师范大学的徐艳斌教授对德国与我国的部分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表明,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确实表现出依赖于各种不同表征形式的各种不同的个性行为方式.在有关的实验研究中学生确实表现出功能性与特征性的认知结构,而且他们的行为方式的表现相对稳定,或者擅长数学概念的功能性建构,或者偏向数学概念的特征性建构.  相似文献   

2.
2007年第6期《读者》转载了一篇题为《睡屋顶的美国校长》的短文,大意是:新泽西州一名小学校长戴维斯先生为遵守对学生的承诺,某日傍晚爬上校舍屋顶,在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TBS电视台制作的日本中学生"屋顶告白大会"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起来。4名来自八街南中学的学生,站在学校教学楼的屋顶上,向自己喜欢的人大声告白。第一位站上屋顶的是初二男生久保田圣斗,他大声地对心中的天使告白,说:"请和我交往吧!"却被"天使"拒绝了:"虽然很开心,可是我已经有男朋友了,对不起!"第二位站上屋顶告白的是滨本初花,她一直暗恋一个男生,可是那个男生已经有女朋友  相似文献   

4.
周成 《科学启蒙》2014,(5):20-23
正春天的某个假期,吴晓宇、刘一休和贾波特一起去旅游。在旅游的途中,他们看到很多别墅般的楼房顶上都装了一个奇怪的"东西",几乎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有。"你们说那是什么?"贾波特问他的两个伙伴。"我也不太清楚!好像就这一带的房子有装这个。有些地方的屋顶并没有装啊!难道是为了美观吗?"刘一休说。  相似文献   

5.
认知数学的先驱戴维斯在分析数学教育的最新观点时十分注重心理表征问题,他呼吁要研究人们的个性特征.他明确指出:“数学不是写在纸上的符号,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他包括问题情景的心理表征和相关知识的心理表征,包括这些心理表征的分析,包括注释学的使用.”数学的教学目标在于“获得学生如何进行建构与使用表征的轮廓”,而不是“为每个学生确定一个分数”,针对戴维斯的最新数学教育观点,  相似文献   

6.
<正>日本TBS电视台制作的日本中学生"屋顶告白大会"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起来。4名来自八街南中学的学生,站在学校教学楼的屋顶上,向自己喜欢的人大声告白。第一位站上屋顶的是初二男生久保田圣斗,他大声地对心中的天使告白,说:"请和我交往吧!"却被"天使"拒绝了:"虽然很开心,可是我已经有男朋友了,对不起!"第二位站上屋顶告白的  相似文献   

7.
无痕教育     
我班有个学生小H,上课爱乱说乱动,课下好打架,甚至与老师对着干,而且软硬不吃.但他也有优点.怎么教育他,把他转化成一个好孩子呢?我想起了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话:"当教师教育幼儿时,如果幼儿知道你是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于是我尝试无痕鼓励法,在双周四的一个课间,把H叫到办公室,把预先写好的一个纸条双手交给他,告诉他下周一返校时再带给我,并叮嘱他带去带回不得拆看.你想,孩子能不看吗?下周一到校时,就见他正乐着和同学打招呼,然后把纸条交给了我.后来,我发现他和过去不一样了,上课认真听讲了,作业能完成了,也再没听到学生来告他的状了.自此,我便对学生的各种不良表现行为以传纸条的方式教育他们,促使他们自省,点燃他们的自信,激励他们进步.他们听到老师的"唠叨"不再心烦,做错了事也不再因怕老师批评与责罚而惶恐不安;他们虽然可能并未感到老师在教育他,但却自觉地改正了缺点,取得了进步.  相似文献   

8.
小他出现在屋顶上,激发了温老师对小他的兴趣:一个孩子死了,他怎么会出现在屋顶上?他为什么要到屋顶上?他在屋顶上时究竟在说什么?这也是校园里许多同学和老师想弄明白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心当铺     
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有一家与众不同的当铺。当铺的名字叫"当心当铺",老板叫戴维斯。二十多年前,戴维斯只是一个生产一些塑料制品的小工厂的老板。由于经营不慎,工厂破  相似文献   

10.
赵福楼:之前和一位老师交流,他说执教<五柳先生传>一课,问及学生对"五柳先生"(陶渊明)如何看待.有学生回答说,我不喜欢.他很诧异,问"为什么".学生答:"他嗜酒如命,不讲礼数,行为怪诞,简直就是一个酒鬼."其他学生都加以附和.在教研中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对"五柳先生"其人和文本不能准确理解,与他们的认调能力有限相关.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改的理念里,出现最多的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字样,在课堂教学中,要真实落实这样的理念,就必须把学生当作一个个鲜活的"人"来看待,要承认他们的差异,无论什么层次的学生,你都得接纳他,并不离不弃.  相似文献   

12.
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天,先生叫上学生一起出去散步.这位学生有些调皮捣蛋,当他们在小路上看见一双农民下田劳作后脱下的旧鞋子时,学生说:"我们来做个游戏吧,把他的鞋子藏起来,看看他迷惑焦急的样子."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接手的班级都是学校的普通班,这些班级后进生面大,问题学生也较多.对后进生该采取哪些教育方法?这是我近几年一直在思考并探索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他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他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正>【素材卡片①】中国人的性情1927年鲁迅在香港以《无声的中国》为题作演讲,他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他特别举白话文的通行为例:当有识之士提倡白话文时,保守人士强烈反  相似文献   

15.
读罢<口语交际题后的背后>,深感作者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教师,他为学生唐突的话语着急,为他们答题反映出的冷漠和反讽揪心.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或许就会感到这些焦虑有点多余.毕竟,这只是一道测试"口语交际能力"的试题,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关注的焦点并不在道德品格方面,他们可能更关注口语表达风格和技巧.问题症结或许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6.
早在古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思就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要造成学生的一种"愤"、"悱"状态才去启发他.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要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要施加压力.指明学生的途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从古代的启发式教学经验论述中不难看出: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而怎样"引",用什么方法"引"才能恰倒好处呢?  相似文献   

17.
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历来都是实践多于理论,也就是整堂课都是在微机室完成的,学生自己上机练习占据大部分的课堂时间. 有一节课,在我演示完Word中的段落设置操作之后,剩下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上机操练,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在认真完成本课的任务:给一篇文章设置左缩进、右缩进和首行缩进,并将段前、段后间距及行距设置为给定值.而我可以在教师机上看到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遇到有困难的或不会操作的学生就指导一下,课堂纪律似乎很好. 突然一台计算机的屏幕"闯"人我的眼帘,这不是一个游戏界面吗?仔细一看,原来是12号机的学生小王正在玩游戏.只见他眼神专注,特别投入.我很好奇,想看看他到底玩什么游戏那么入迷.过了几分钟,我发现他周围的一些学生像是发现了"新大陆",都时不时的扭头看向小王的屏幕,甚至轻声的交流起来.过了一会儿,我惊奇地发现"战场"一下子扩大到了他周围的好几台机器上.我定睛一看,他们玩的居然还是网络游戏,而且还是联网打的. 我们当时上网操作还没教,所以我特别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在网上找到这个游戏,又是怎么联起来打的.于是我继续观察,果然发现了他们的操作步骤,先是在地址栏输入www.baidu.com,再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了游戏的地址,把它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然后再安装.在操作过程中,他们时而交头接耳,时而在纸上记着什么,有的同学遇到问题,会请教小王,而小王也会很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并教会他们如何操作,很快他们就"打"成一片了.他们的"学习"那么主动,他们的"合作"那么默契,他们的"探索"那么积极,他们的"心情"那么愉悦,几个人居然通过合作学会了上网、下载、安装软件等一系列操作.  相似文献   

18.
学习态度是有效学习的重要问题.学习态度不端正,断无可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平常说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主要是指他对待学习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相反,说一个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则指他对待学习持消极、被动甚至厌恶的情绪.实际上,教育工作者的大量工作,都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积极、主动、自觉的心态为目的的.  相似文献   

19.
弗洛姆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一天,几个学生向他请教:心态对一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他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就把他们带到一间黑暗的房子里.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就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接着,弗洛姆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在这昏黄如烛的灯光下,学生们才看清楚房间的布置,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这间房子的地面就是一个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里蠕动着各种毒蛇,包括一条大蟒蛇和三条眼镜蛇,有好几只毒蛇正高高地昂着头,朝他们"嗞嗞"地吐着信子.就在这蛇池的上方,搭着一座很窄的木桥,他们刚才就是从这座木桥上走过来的.  相似文献   

20.
面对学困生,许多教育者总是横眉冷对,摇头叹息.在教育者一次次地冷嘲热讽中,学困生更加"学困",没有多少"学困生"能顶着这种巨大的压力在逆境中奋起.事实上,我们只要能像对待优秀生那样给他们笑脸,给他们宽容,给他们赏识,他们也会抬起头,勇敢地和优秀生一争高低的. 杨文字于2012年9月1日正式成为我校一年级三班的一名学生.他是典型的留守儿童.母亲去了国外打工,父亲去了广州,奶奶要照顾不会走路的弟弟,年迈的爷爷负责接送他上学.一年级的第一次考试,考的汉语拼音,他不及格.他是我班唯一的一个语文考不及格的学生.我想:刚刚上学就考不及格,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呢?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不能让孩子掉队!他的爷爷也第一时间打来了电话,表示了内心的焦急,我们约定下午在校座谈孩子的情况,商量教育良策.他的爷爷诉说了他的不少"罪状",如在家不听话,不认真写作业,挑食,走到街上见什么要什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