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是研究立体几何的常用方法.求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就可用这个思想方法.如图(1)a,b为异面直线,过a上任一点O作平面α⊥a,β⊥a。并与α交于b',则α∥β,故a,b间的距离即为α与β间的距离。在平面α内作OB⊥b'于B,则OB即为直线a,b间的距离。所以要求异面直线a,b间的距离,只要将a,b正投影到与a垂直的平面α内,  相似文献   

2.
在立体几何中,有一个常见的模型 如图1,已知直线a、b、l与平面α满足a(α, b(α, a∩b=P, P∈l, l与a、b成相等的角θ,在l上任取异于点P的Q点,过Q作QK⊥α于K,那么K点到直线a、b的距离相等,即K点落在∠APB(或其补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上,记∠QPK=θ1, ∠KPB=θ2,不难得到cosθ=cosθ1·cosθ2.  相似文献   

3.
求空间两条异面直线a与b的距离其方法有三种: 1.求公垂线夹在a、b间的线段长。 2.过其中一条直线a作平行于另一直线b的平面a,b与a的距离即为a与b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问题:如图1,电影屏幕的上下边缘A、B到地面的距离AD=a、BD=b(a>b),屏幕的正前方地面上一点P,求视角∠APB的最大值,以及当∠APB最大时,P、D两点的距离.解:设∠APB=β,∠BPD=α,PD=x,则因为β为锐角,所以当tanβ最大时,∠APB最大.由tan(α+β)=a x,tanα=b x得tanβ=tan((α+β)-α)=a x-b x/1+a x·b x=a-b/ x+ab x≤a-b/2√ab,当且仅当x=ab/x即x=√ab时,tanβ有最大值a-b/2√ab.故得结论。  相似文献   

5.
胡斌 《数学教学》2003,(12):36-36,23
设向量(a|→)=(a1,a2),(b|→)=(b1,b2),或(a|→)=(a1,a2,a3),(b|→)=(b1,b2,b3),其夹角为θ,则这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为(a|→)·(b|→)=|(a|→)||(b|→)|consθ.用坐标表示有(a|→)·(b|→)=a1b1+a2b2或(a|→)·(b|→)=a1b1+a262+a3b3.借助数量积与sin2α+con2α=1可以巧妙地解某些三角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6.
求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是立体几何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这一类问题的技巧。本文介绍以下几种解法。一、直线法一般地,过两条异面直线a、b中任一条(如b),作垂直于另一条直线(如a)的平面α,垂足为A,再过A在平面α内作直线AB垂直于直线 b,垂足是B,则线段AB的长度就是异面直线a与b的距离(如图1),这里关键是作垂面α。  相似文献   

7.
一不等式性质应用致错例1 a∈[π/4,π/2],1≥sinα且sinα≥cosα则1与cosα的关系,是____. 错解:∵1≥sinα,sinα≥cosα, ∴由不等式的传递性知1≥cosα. 分析:α∈[π/4,π/2],显然cosα≠1.对于不等式的传递性:a>b,b>c(?)a>c.要正确理解带等号的情况.a≥b,b≥c(?) (两个等号同时成立).而由a>b,b≥c或a≥b,b>c均可得到  相似文献   

8.
图1ⅡⅢⅣⅠOP1P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i)i(3-2 i)=A.3 i B.-3-i C.-3 i D.3-i2.设f(n)=2 24 27 210 … 23n 10(n%N*),则f(n)等于A.72(8n-1)B.72(8n 1-1)C.72(8n 3-1)D.27(8n 4-1)3.设I为全集,B∩IA=B,则A∩B为A.A B.B C.IB D.!4.点(1,-1)到直线x-y 1=0的距离是A.21B.23C."22D.3"225.已知a,b是两条不相交的直线,α,β是两个相交平面,则使“直线a,b异面”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是A.a∥α且b∥βB.a⊥α且b⊥βC.a∥α且b⊥βD.a在α内的射影与b在…  相似文献   

9.
数列自测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若l为一条直线,α、β、γ为3个互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面3个命题:(1)α⊥γ,β⊥γα⊥β;(2)α⊥γ,β∥γα⊥β;(3)l∥α,l⊥βα⊥β.其中正确的命题有().A0个;B1个;C2个;D3个2.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均为2,4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A3π;B4π;C33π;D6π3.关于直线a、b与平面α,有4个命题:(1)若a∥b,bα则a∥α;(2)若a∥α,bα,则a//b;(3)若a∥α,b∥α,则a//b;(4)a⊥α,b∥α,则a⊥b.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1;B2;C3;D44.如图1,能作为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图1…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直线a,与直线l所成的角相等,则a∥b b B.若直线a,与平面α成相等角,则a∥b b C.若平面α,β与平面γ所成的角均为直二面角,则α∥βD.若直线a,在平面α外,且a⊥α,⊥b,则b∥αb a2.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M,N分别是AB,CD的中点,且AC=4,BD=6,则A.1相似文献   

11.
在立体几何中 ,有一个常见的模型 :图 1        图 2如图 1,已知直线a、b、l与平面α满足a α ,b α ,a∩b =P ,P∈l ,l与a、b成相等的角θ ,在l上任取异于点P的Q点 ,过Q作QK⊥α于K ,那么K点到直线a、b的距离相等 ,即K点落在∠APB(或其补角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上 ,记∠QPK =θ1 ,∠KPB =θ2 ,不难得到cosθ =cosθ1 ·cosθ2 .运用上述结论 ,可解决过空间一点P且与两直线 (包括二异面直线 )成等角的直线的条数问题 .2 0 0 4年高考数学 (湖北卷 )第 11题 :已知平面α与 β所成的二面角为 80° ,P为α、β外一定点 ,过点P…  相似文献   

12.
直线和圆的方程问题1.直线的倾斜角问题例1设直线ax by c=0的倾斜角为α,且sinα osα=0,则a,满足b A.a b=1B.a-b=1C.a b=0D.a-b=0解析由已知有tanα=-1,则α=π,即a=b.选D.34小结有关直线的倾斜角问题在历年的高考试卷都有涉及,一般是与三角函数、几何等知识交汇求倾角,或根据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三角代换解题 ,具有思路巧妙、解法简练等优点 ,非常利于强化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广阔性等品质 ,能有效训练综合性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创新意识 .但实际中发觉学生运用三角代换解题时存在种种误区 ,现陈述如下 .误区之一 不辨关联用三角代换解题 ,要认真、细心分析已知与所求中涉及的字母是否有关联 ,不要盲目代换 .例 1 已知 |a|<1,|b|<1,求证|a+b1+ab|<1.讲评 有学生见 |a|<1,|b|<1,即设 a= sinα,b=cosα,则有|a+b1+ab|=|sinα+cosα1+sinα· cosα|<1 |sinα+cosα|<|1+sinα·cosα| sin2α+2 sinα· cosα+cos2…  相似文献   

14.
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为高中《立体几何》的难点.有关书刊介绍不少方法.本文旨在利用三角形面积射影给出它的求法。为此,先证明下面的命题: 若异面直线a,b所在平面成θ度的二面角α-l-β,且B‖l间的距离为c,则异面直线a,b间的距离d=csioθ (A) 证明:设a∈α b∈β在b上任取一点P,作PM⊥l,PN⊥α,M、N为垂足连结MN,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知MN⊥l  相似文献   

15.
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是对空间两条异面直线间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同时也是立体几何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许多同学遇到此类问题时,时常感到无从下手,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求解方法,希能抛砖引玉. 一、垂面法 当两条异面直线a、6互相垂直时,一定存在一个平面α经过直线a且与直线b垂直,如图1所示,那么,我们只需过直线b与平面α的交点P,在平面α内作直线a的垂直线PQ,则PQ即为两异面直线的公垂线.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初等微分学比较了单参数平均与对数和指数平均的几何组合,发现了使得双向不等式Jp(a,b)1/2-3)/2]和所有a,b>0且a≠b成立的p的最大值和q的最小值,其中Jp(a,b),L(a,b)和I(a,b)分别表示a与b的p-次单参数平均、对数平均和指数平均.  相似文献   

17.
问题已知正数a,b(a≠b)与锐角α,β(α≠β)满足(a^2/a-b·(sin^2α/sin^2β-1))+b=b·tanα-a=√(a^2+b^ 2),求α+β的大小.分析题中给出关于正数a,b与锐角α,β的三角函数之间比较复杂的等量关系,根据其结构特点,直接求α+β的度数,往往使人感到束手无策,所以直接求解此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8.
高中《立体几何》P31第9题为:求证两条平行线和同一平面所成的角相等,教学参考书上给出的证明是这样的: 已知:a∥b,a∩α=A_1,b∩α=B_1,∠θ_1,∠θ_2分别是a、b与α所成的角。 求证:∠θ_1=∠θ_2。 证明:如图,在a和b上分别取点A、B,这两点在平面α的同侧,且AA_1=BB_1,连结AB和A_1B_1,∴AA_1(?)BB_1,∴四边形AA_1BB_2是平行四边形,∴AB∥A_1B_1,∵A_1B_1(?)α,∴AB∥α,设A_2、B_2分别是α的垂线AA_2、BB_2的垂足,连结A_1A_2、B_1B_2,则距离AA_2=BB_2。  相似文献   

19.
应用初等微积分知识,找到并证明了最大值α和最小值β,使得对所有的a,b>0,a≠b双向不等式αN1(a,b)+(1-α)C(a,b)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函数y=f(2x)的定义域是〔-1,1〕,则函数f(log2x)的定义域是()(A)(0,+∞)(B)〔2,4〕(C)〔21,2〕(D)〔1,2〕2.设A表示点,a,b,c表示三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表示不同的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的逆命题不成立的是()(A)a⊥α,若b⊥α,则a∥b(B)a⊥α,若a⊥β,则α∥β(C)aα,b∩α=A,c是b在α上的射影,若a⊥c,则a⊥b(D)a⊥α,若b∥α,且c∥α,则a⊥b,c⊥a3.将函数y=lg(1-x)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图象c1,若图象c2与c1关于原点对称,那么c2的函数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