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8 毫秒
1.
体育在我国存在已久,但是体育界学者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一直无法统一,在体育的理解上,一直存在很多分歧,本文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体育发展情况分析入手,以林笑峰先生的研究为视角,分析了体育和竞技(Sport)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认识问题,希望同各位学者共同探讨,促进中国体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体育界过度注重体育的竞技性,将"竞技"和"体育"相混淆,把体育仅仅理解为一种遗传生理机能意义上的极限运动。过去,我们对体育运动偏重竞技性的"物"性认识,导致体育运动在背离人文精神的歧途上越走越远,对体育运动的价值理性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呼唤学校体育的现代化,而学校体育现代化首先要求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科学化。应当看到,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我国现阶段的学校体育教学在一定意义上还停留在相对传统的阶段,离体育教育科学化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既难以满足教育内部人才培养的需求,也难以担当辐射社会、传播文明的重任。笔者从学校体育教学认识上、创新上、目标上、内容上、方法上等方面进行思考,探索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科学化的有效途径。一、实现学校体育教学认识科学化首先,要通过体育教学,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终身体育”是指人们为了多种需…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体育界过度注重体育的竞技性,将"竞技"和"体育"相混淆,把体育仅仅理解为一种遗传生理机能意义上的极限运动.过去,我们对体育运动偏重竞技性的"物"性认识,导致体育运动在背离人文精神的歧途上越走越远,对体育运动的价值理性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只认为奥运会上的奖牌代表了体育的全部.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体育思想的震荡与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历史上和现实中东西方体育的异同点;阐述了东西方体育思想的冲突,以及彼此交融和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国家强调素质教育的主导思想,中探讨了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实施及体育改革的目标任务,并讨论了我国体育界应当如何融合东西方教育模式,培养出“T”型体育人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承友 《考试周刊》2012,(30):112-113
休闲体育已成为体育界的热门话题.高校体育“休闲化”刻不容缓。本文从休闲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出发,阐述在高校开展休闲体育运动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旨在勾画出一副清晰的高校休闲体育轮廓图。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体育拓展了人文教育的理念,从体育的生命品性认识体育活动,分析我国目前有关生命教育和人生关怀教育的缺失,从体育实践活动中分析生命教育存在的本质和体育活动中生命教育的本质存在,提出体育中要渗透生命教育,真正实现“全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立了以学生健康第一和素质提高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出健康是每个人生存、文明生活、高效率学习与工作的前提,体育与健康课的功能是综合性的,是其他课不可代替的,它对促进青少年身体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由此看来,终身体育的思想已被我国教育界和体育界所接受,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也被教育行政部门所公认,著名体育专家毛振明先生用两句话概括了未来体育教学改革目标:第一句是让体育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体育教学实践,对学习技能的迁移及其促进条件的变化分析,探索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以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提高体育教学实效。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各门学科之间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因而迁移理论这个心理学研究课题日益受到体育界的重视,并在各自不同的专业被广泛应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认识、研究、掌握动作技能迁移的学习规律,对教材选编,教学过程的合理组织及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都有深刻的实践意义。故而“为迁移而教”已成为当前流行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幼儿体育教学的水平较低,存在的问题不少。改革幼儿体育教学工作势在必行。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些探讨,下面谈谈我们对幼儿体育教学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一、对“幼儿体育”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把“幼儿体育”理解为培育幼儿的身体,以为只要给孩子吃足营养,让他们随便玩玩,他们的身体就会变得强壮,用不着“教”。还有一些人把“幼儿体育”当成技能技巧的训练,只知围着“动作”“运动量”打转转,结果适得其反,孩子畏惧起体育课来。  相似文献   

11.
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是我们行动的指南针。“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体育进一步适应社会的要求。学校体育界内部对课程改革的探讨始终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热点。体育教学必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由强制体育向引发学生内在的体育需要转变。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以往高校体育的着眼点主要局限于在学校学习阶段,它的结构、功能,从教育的生理的探讨较多,那么,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观念,生活内容的变更,教育范畴的延伸已使我们不得不跳出学校圈子,站在更高层次上,用新的眼光从新的更大的角度对高校体育进行再认识。终身体育观为我们认识高校体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注重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把大学生从“摇篮”中解放出来学会自我教育而终身受益的一个战略性措施。在这样一条新的认识途径的指引下,再用这样一个战略性的措施将把高校体育的改革推向新高潮。1.终身体育观给高校体育改革带来了新思路提及高校体育,许多人会联想到各种形色的田径、体操、球类等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有益于身体,有益于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中日两国都进行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教学。各国在方向上的认识及其起源、内容、实施途径、师资来源和效果均有各自的特点。 一、认识及起源的比较: 二次大战后,日本受美国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健康教育思想的影响,日本人认识到:“身体教育主要是促进身体发育的系统教育,而健康教育是关于身体保养的系统教育,两者在以身体当对象上是共同的,都是为了保持健康。因此,应该同时作为体育科学的内容,出于这种认识,日本战后第一部《学习指导纲要》明确把学校体育的名称从战前的“体育”、“教练”改成“保健体育”。在以后的历次《学习指导纲要》中也一直非常重视健康教育。 在我国,虽然党和政府非常关心青少年的健康。但我国学校体育始终十分强调体育的培养。重视主动锻炼身体而轻视对身体的合理保养及健康指导。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体育”就是“身体训练”加道德教育。健康教  相似文献   

14.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理论中的体育思想在世界体育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一直没有得到国内体育理论研究者的重视。利用文献资料法对小原国芳的体育教育思想进行挖掘和整理,通过对小原国芳在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大众体育等方面的见解和认识的分析,探求其中的合理因素,为我们今后的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作为能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人文教育,近年来在体育界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因此结合我们体育课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展示一个全新的现代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一、对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认识与理解 众所周知,学校体育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国内乃至全世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关于学校体育及其目的任务,国内有关论述很多,也有很多建树。就其目的而言,经历了从“技能”一“体质”一“人才”的演变发展过程.对于激发人们积极投入体育实践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从宏观上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面对新的世纪,面对世界生态革命的浪潮,体育界正在深刻地反思和研究现代体育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极力探索“人—体育—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对策,以实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发展生态体育涉及社会、自然等诸多因素,但是,其基本途径仍然是通过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来实现。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看,要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化,关键依赖于学校教育的生态化,其目标就是要使受教育者从小就获得“人—体育—自然”协调发展的知识、能力和规范,这是发展生态体育的关键和重点。社会体育是指与社会体育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组成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体育俱乐部教学作为新兴的体育教学形式正日益受到体育界人士的认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既吸取了国外的一些成功做法,又结合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是实施素质教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终身体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就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完善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建议,旨在为学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回顾新中国学校体育走过的50年历程,“中国体育界对体育问题进行了两次大讨论,一直是围绕体育和增强体质健身的关系问题以及健身和运动关系问题进行的”[1],这两次讨论的不同侧面反映的都是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矛盾与冲突的真实写照.第一次,“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就出现一段讨论体育与运动文化关系问题的热潮”[1],“1978年……拨乱反正之后,体育界的学术讨论又开始了”[1],“70年代以后的讨论,一开始就抓住到体育与运动文化的关系问题这个主题”[1].这场至今未息的讨论中,引出许多个人困惑但又值得深思的话题,例如,学校体…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学中怎样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呢?感觉可以从以下入手。1.尊重信任、正面引导充分考虑每个“体育后进生”特殊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体育后进生”的知心朋友,以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应该时刻记住,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他们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