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杨静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5):9-11,62
安康汉滨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但其方言中却活跃着一个中原官话区没有而广泛存在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等方言区的句尾助词"在"。本文描写了安康汉滨方言句末助词"在"的句类、句式分布情况及其语法意义,并将其与西安方言、成都方言、英山方言的同义表达句式相比较,指出安康汉滨方言因为受周边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混合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详细的实地调查基础上,归纳了湖北西北部竹山(宝丰镇)方言的声韵调系统,简要分析了其音韵特点,又在共时层面上将它与江淮官话黄孝片方言进行比较,揭示出竹山方言的江淮官话特征,并据此将其划归江淮官话,但它同时又兼具了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讨论陕南混合方言韵母和声调的演变类型。陕南方言按接触关系分别为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与西南官话,韵母变化结果呈两种类型: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接触或是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接触韵母读音都发生了变化,而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接触、江淮官话与西南官话接触的韵母读音没有发生变化,变化主要表现在知三章合口字和遇通摄合口明母韵母上。声调除安康宁陕江口回民方言仍维持在关中方言而没有发生变化外,其他各点均发生变化。其变化类型是:陕南西部只是调值发生变化而调类没有发生变化,如汉中的汉台、西乡、勉县、略阳等县的城关方言;陕南东部调类、调值都发生变化,如安康的汉滨县河、宁陕城关、石泉城关、岚皋城关、镇坪的北部和商洛的镇安城关方言。调值的变化,有的完全演变为所接触的方言声调,如陕南东部的宁陕、石泉、岚皋城关以及镇坪北部由原江淮官话声调变为西南官话声调;有的则产生新的调值,如陕南西部的汉台、西乡、勉县、略阳等县的城关以及陕南东部的白河城关、汉滨县河、商洛镇安城关。  相似文献   

4.
汉中虽然位于秦巴大山深处,却是一个大的方言接触带,其方言音韵特征与周边方言存在很多共性,各地方言兼具中原官话关中片、秦陇片和西南官话川黔片和鄂北片的特点。汉中历史行政区划为当地方言的归属找到了依据,而历朝历代的移民是汉中方言混合型特质形成的主因。  相似文献   

5.
运用历时分析和共时描写的方法,将朱堂话与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以北京音为代表的普通话进行比较,揭示出朱堂话语音的特点:朱堂话主要属于中原官话系统,但因在地理位置上与湖北毗邻,故而也明显带有西南官话的语音特征;同时又由于移民因素的影响,使得朱堂话也具有客赣方言的某些特点。收集到的一些宗谱为探究当地方言特征的形成提供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6.
安康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方言资源,不仅存在着中原官话、西南官话,而且还存在着江淮官话和赣语。在全面启动重修安康县级方言志之时,针对安康的方言实际,本文试就安康地理与安康的方言分布、移民历史与方言的相互印证、方言调查与方言志的撰写体例等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安康方言属中原官话区关中方言,具有关中话的语音特征,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上人口流动迁徙、移民杂居等原因,安康方言中也渗入了西南官话的语音特点。本作为笔“安康方言研究”的首篇,将从安康话中古泥来(n、l)两母混读现象,谈谈西南官话对安康方言的渗透影响。  相似文献   

8.
安康是一个多方言区,不仅存在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而且还存在湘语和赣语,因此方言混合现象十分明显,而其中又以词汇融合最为普遍。其融合方式主要为:一是障碍性词语近于消失;二是强势方言词汇相互渗透;三是替代原有方言词;四是部分移民词语随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消失;五是词形更新、词义叠加和减少。  相似文献   

9.
陕西西乡方言内部存在着较大的语音差异,城关及县中部和北部的白龙塘、三花石、柳树、杨河、堰口、罗镇等乡镇属中原官话,县东部的子午、茶镇、白勉,南部的马家湾、高川、两河口、五里坝、司上、峡口、骆家坝、大河,以及西部的沙河、私渡、桑园等乡镇均属西南官话。由于移民源的不同,各片之间表现出既有区别又相互兼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广西境内的资源县由于历史、地理、移民等因素,与湖南南部湘语区关系密切,其方言一般认为属湘语.但在湘语与西南官话接触的语言环境中,方言间接触和影响频繁,资源话语音、词汇、语法等都受到以桂林话为代表的西南官话的影响而发生了演变,具有了某些西南官话的特征,因此资源话是具有一定西南官话特征的湘语.在西南官话的影响渗透下,资源话的湘语特征正在不断萎缩,西南官话特征逐渐增强,其发展趋势是逐渐向西南官话靠拢.  相似文献   

11.
福建方言式声调的特征与普通话声调正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声调作为汉语音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普通话学习中经常被忽视。通过福建方言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比 ,分析了福建人方言式声调的发音特征 ,强调方言式声调是构成普通话方言语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提出纠正福建方言式声调发音的方法 ,以免方言式声调影响福建人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宜州市的汉语方言有西南官话、百姓话、客家话和阳山话四种。说百姓话也称讲“客”,跟历代屯田驻军有直接的关系。庆远镇、德胜镇讲百姓话的村庄,多属明代庆远卫及德胜千户所屯田之区域。莫村同音字表收3600余字。  相似文献   

13.
防城话指原防城县的县城话,也是全市范围的地方通用语言。其主要特点是浊音去声今读阳平。同音字表收字4千多个。  相似文献   

14.
东北方言的反问句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文章对东北方言反问句的结构类型加以全面梳理,同时分析每类结构的使用特点,并将其与普通话的用法相比,从而进一步提示东北方言反问句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岫岩是满族集聚地,也是满语通行时间较长的地方,尽管满语使用时间较短,但仍对汉族聚居区产生了影响,岫岩满族的语言使用经历了使用满语/满汉语共用/使用汉语的过程。岫岩汉语方言中吸纳了较多的满语词,现今,满族虽然习用汉语、汉文,但个别满语词汇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且沿为方言,集中体现在人名、地名以及日常词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汉语方言和普通话里都存在着许多词汇性的短语,即词汇化了的短语。这种词汇化了的短语又叫做短语式的词。本文仅就德州方言里有别于普通话的几种短语式动词作一描写分析:一、动结式动词;二、动趋式动词;三、偏正式动词;四、主谓式动词。  相似文献   

17.
和普通话相比较,宁乡话有一些较具特色的情状副词,且多不见于普通话。宁乡话的情状副词在构词特征、概念化和范畴化、句法表现等方面均跟普通话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使用明朝鲁西临清一带方言所写的明代小说名著《金瓶梅》中的语例为佐证,对现代汉语豫西偃师方言的一些方言词之意义和词性等进行了诠释,为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可作参考的语料。  相似文献   

19.
株洲县人学习普通话声母有一些难点和失误.找出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对应关系,辅以一些适当的训练方法,有助于提高普通话水平.  相似文献   

20.
根据当前高师“教师口语”的教学现状以及高师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情况,我们应该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为核心,以普通话朗读训练为中心,改革教材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普通话口语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