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经》与《楚辞》是最早的有集中的女性描写的文学作品,奠定了后世文学女性描写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诗经》与《楚辞》中的女子形貌描写进行多方面对比,展示诗骚女子在形体、容貌等方面的特质,并试图诠释审美视角下先秦时期的女子形貌以及对后世文学女性描写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诗经》与《楚辞》是中国梦幻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的梦幻描写虽简朴单一,但其开创之功实不可没。《楚辞》踵事增华,其梦幻描写趋于繁富细腻,神灵怪异任遣笔端,艺术空间宏阔辽远,极利于表达屈原那激越奔放的浪漫情怀。《诗经》的梦幻描写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呈现出鲜明的功利性;《楚辞》的梦幻描写多具有超现实的神秘性特征,有时还体现出较为浓厚的“梦魂说”宗教观念,但屈原所精心营构的梦幻世界,无不深刻烙印着现实社会内容的清新印记,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诗经》《楚辞》共同开创了中国梦幻文学的创作传统,奠定了梦幻文学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诗经》当中对于素手美人的描写甚多,不仅体现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追求,而且能够发现周代礼制对女性行为准则的规范要求。本文立足于对素手美人这一意象的文学分析、文化考源以及文学反思三方面内容,从而揭示出蕴含其中的文化情结,引发对于女性审美的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4.
《诗经》与《楚辞》是中国梦幻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梦幻描写虽简朴单一,但其开创之功实不可没.《楚辞》踵事增华,其梦幻描写趋于繁富细腻,神灵怪异任遣笔瑞,艺术空间宏阔辽远,极利于表达屈原那激越奔效的浪漫情怀。《诗经》的梦幻描写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呈现出鲜明的功利性;《楚辞》的梦幻描写多具有超现实的神秘性特征,有时还体现出较为浓厚的“梦魂说”宗教观念,但屈原所精心营构的梦幻世界,无不深刻烙铸着现实社会内容的清新印记,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诗经》、《楚辞》共同开创了中国梦幻文学的创作传统,奠定了梦幻文学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宫廷文学是以帝王 (包括诸侯 )的宫廷为流行场所 ,由帝王本人及其御用文人、乐师和一些朝廷大臣创作的 ,主要是描写宫廷活动和宫廷生活 ,用以歌功颂德、点缀太平、娱乐享受和表达讽谕的文学作品 ,它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政治理想、生活情趣和审美意趣。除去《大雅》和三《颂》全为宫廷乐歌外 ,《小雅》和《国风》里也有不少宫廷乐歌 ;运用考据与理解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就能比较准确地识别《诗经》中的宫廷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名物描写是《诗经》的一大特色。这些名物多样的外部风貌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客观上形成了《诗经》丰富多样的审美特征,含蓄美便是其中一种。从名物的视角看,《诗经》含蓄美可分为两类:隐意型和隐情型。前者属于那个时代普遍使用的语言技巧,后者则属于艺术领域的审美特征。《诗经》两类含蓄美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学史上具有元典意义。  相似文献   

7.
《离骚》描写本草有22种,其意义在于使诗歌更加形象生动,增强艺术效果,这种描写对后代诗歌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也真实地反映了医药文化的发展历史。《诗经》中药物描写的比兴之义是原始的近乎功利主义的,而《离骚》中药物描写的比兴之义是文学的,属于审美范畴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老的文学长河中,曾出现过《诗经》、《红楼梦》等一批民族引为自豪的优秀作品;但不可否认,中国的古典文学史上,也曾产生过为数不少的淫秽文学。对于这一无可回避的事,过去我们总是讳莫如深。这是不可取的。科学的态度应是正视这一文学现象,并尽可能给予理性的、实事求是的揭示。一所谓淫秽文学,即露骨地描写性活动或性刺激,而无任何审美价值的色情文学作品。淫秽文学既然是以描写人类两性之间的性行为为主要内容,因此,它必然  相似文献   

9.
《诗经》中有大量的声音描写,这种描写不仅是人们观察摹拟自然的结果,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特别是其中关于动物的声音描写,类型多样,意蕴丰富,充分体现了《诗经》时代的文化发展特点以及文学发展的较高水平。而《诗经》这种通过描写动物声音来传达思想情感的艺术手法更是对其后的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诗经》和《楚辞》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和《楚辞》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分别刻画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倾向。《诗经》女性外貌形体具有实用性审美色彩,性格上具有阳刚性特征,气质上属于世俗型风格;而《楚辞》女性具有纯审美色彩的外貌形体,阴柔型性格特征和浪漫性个性气质。二者作为文学的两大源头,分别奠定了后世女性描写的不同基调。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通过介绍《诗经?国风》中各种“衣裳”的描写,来分析其背后不同的人物形象,且简单的阐释这种用“衣裳”来代指人物形象的创作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地位。  相似文献   

12.
《诗经》中的叙事诗表现出有别于西方早期叙事诗的特色 ,一是忽略故事 ,二是极易转向抒情。其成因与先民对于诗歌功能的朴素认识密切相关 ,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审美趣味与思维习惯。《诗经》叙事诗的表现手法对于中国古典诗歌重言情轻叙事的创作格局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诗经》和《楚辞》作为南北文学的代表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诗经》中的颂诗和《楚辞?九歌》同属于祭祀诗,但两者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分析两类祭祀诗歌在祭祀对象、祭祀心理、创作主体和祭祀目的等方面的不同,对于更加深入的了解南北文化的差异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山的关注,并在文学作品中予以表现。但是,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山的审美观照角度亦不相同。《诗经》时期,人们以山的高大为美,对于山的险峻持否定态度;战国、两汉文学普遍关注山的险峻,《楚辞》的态度承袭《诗经》,赋体文学则以之为美。上述文学作品对于山的不同审美取向,各有其深刻的文化发生背景。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一部巨著,"芣苡"一篇出自其《国风·周南》。本文主要以古代诗论中的有关理论为基础,从诗歌的章法结构、创作手法等多个角度来赏析该诗,从而挖掘该诗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6.
《诗经》婚恋悲剧的主题和审美特征袁定坤关键词《诗经》婚恋悲剧主题审美特征作者袁定坤,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诗》三百”,约占三分之一的篇目是表现男女婚恋生活的情诗。这些情诗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爱情文学。从情感基调着眼,《诗经》情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相似文献   

17.
中国龙凤文化源远流长。在西周至战国时期产生的两部伟大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龙凤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诗经》的龙凤多单独描写,《楚辞》的龙凤则多在一诗中对举描写,体现了南北文化融合的鲜明特征。《诗经》、《楚辞》中的龙凤意象都具比兴与象征作用,而《楚辞》则更多了一分南方巫文化的神秘色彩。《诗经》和《楚辞》共同奠定了中国龙凤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8.
明代诗话对《诗经》的文学品评,主要围绕四个话题展开:对《诗经》的产生历史进行文学性的探源;对《诗经》的审美意蕴进行多视角的揭示;对《诗经》的表现手法进行悉心细致的体味;阐述《诗经》对后世诗风诗情的智慧启迪。明代诗话对《诗经》的文学品评使得明代《诗经》的文学阐释更为精彩。  相似文献   

19.
现实主义本是我们借用西方的名词,它最早在文学领域里的出现是在席勒的《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1794-1796年)这篇论文里。在这里,席勒是把“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对立提出的。作为一种现实主义创作潮流,它又特指产生于19世纪中叶,以暴露和批判资本主义为主要特色的面对现实的创作,又被人们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恩格斯曾概括其特点为“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对它进行比较宽泛的理解,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者又泛指那些以描写现实主义为主的文学创作,由此他们认为《诗经.国风》里有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但我们这里借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概括《诗经》的创作传统,并不仅仅止于《国风》的一些创作,而是从民族文化的传统出发,看整部《诗经》的创作者们如何立足于社会现实,用自己特殊的文化眼光去观察生活、描写生活,抒发情感和表现理想,并如何形成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学创作精神的。  相似文献   

20.
《诗经》是中国梦幻文学的源头之一。其梦幻描写的基本特征有三 :一是在形式上 ,篇幅短 ,数量少。二是在内容上 ,贴近生活 ,注重实际 ,呈明显的功利性。三是在占梦方式上 ,一般由托梦与占梦两部分组成。《诗经》梦幻文学的审美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 ,《诗经》梦幻作品虽少 ,但却具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 ;其二 ,给后世创造了一系列有关梦幻的优美词汇 ,其意义颇为深远。其三 ,为后世提供了虚实相生、正奇结合的梦幻主义创作方法之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