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考展望】就中国而言,近代以来的政治民主化,是指政治生活及其结构从传统的君主专制集权形态向现代化的民主形态转换、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历史过程,其基本目标是政治制度与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简而言之,就是中国人破专制、求民主的过程。近现代中国政治民主化建设是《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治文化作为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现象,对人类社会一切政治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家长本位”、崇尚“礼治”、“权力本位”思想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深层障碍。因此,中国在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中.越须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由家长本位走向民主,人治走向法治,权力本位走向权利本位和子民意识走向公民意识的现代化转变。  相似文献   

3.
国家的政治统治由政治认同赋予正当性或者是合法性,这是每一种民主政治所拥有的不可缺失的象征。治国原则为大部分公民认同,就成为政治统治以及法治的基础。唯有得到大部分公民的认同,政治统治方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文章从政治认同是国家真正实现民主化的一个基本标志、民主政治统治和非民主政治统治存在差异两个方面,指出社会主义民主也是一种政治认同。从正确认知是推动人民参与政治的基础、政治认同形式需要规范两个方面,对政治认同与社会发展进行分析,以期以民主法治促进我国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4.
从全球范围的现状和趋势看,民主是获得统治合法性的通行证,是国际市场流通的货币,是一切体制的公分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主化的过程已经终结。非民主国家面临着民主转型,新兴民主国家面临着民主巩固,老资格的民主国家面临着民主深化,民主化仍然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工程,而不是一项已经完成的事业。然而,民主化只有在某些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通过对经济发展、政治文化与外部力量等条件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与民主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位于阿拉伯半岛的沙特王国,石油美元使得其经济飞速发展,但其政治上却仍然是家族统治的君主体制,随着民主化浪潮的发展,美国“大中东计划”的出台,其政治体制暴露出弊端,民主呼声日渐高涨,自身为适应民主化作出改革和探索,使得其实现民主政治具有了可能性。由于其伊斯兰特性,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从长远来看,沙特的民主政治不可能一蹴而就,具有渐进性。  相似文献   

6.
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是指社会成员基于某种价值信仰对政治统治的正当性表示的认可。处于近代中国政治转型时期的北洋军阀对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诉求,带有由追求传统型的“天命”观向探索现代法理型民主政治转变的特点。这在北洋军阀的代表吴佩孚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西方现代民主缘于代议制的“少数人统治”而陷入困境,面临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主题变迁,其变迁的总体路径就是通过公民政治参与空间的转换即协商民主来寻求民主发展的突破。基于中国现实考量,协商民主之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价值内核是党群协商,其意义在于通过执政党与群众的直接对话与协商,将政治参与的主体从社会经济精英扩展为人民大众。  相似文献   

8.
费赫尔认为法国大革命从民主走向专制源于由“指券体系”所催生的国家干预政策,与之后有关“德性共和国”的虚假预设.它们将抽象的道德理想投射于具体的政治领域,并借助暴力手段使之泛化到社会各层面,从而强制营造出德性—国家—民主的统一,政治民主被道德专制取代,该过程本质上是哲学层面的绝对自由应用于现实社会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政治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民主,民主是现代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在民主化道路过程中,各个国家建构了不同的民主模式,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民主化会带有自身特点。其中,纵向民主提供了一种探析中国民主发展的新视角,它以社会和谐与秩序为价值理念,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通过对纵向民主理论的阐释,试图说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就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综合动态过程,包括: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民众在选举中越来越表现出“冷漠化”,学术界对此褒贬不一。通过重点分析引起村民政治冷漠的原因,指出了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当前村民的冷漠是乡村民主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随着民主制度的完善、村民民主意识的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必然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要完成的任务是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过渡,其实现形式为“革命”与“改革”。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过程。就是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它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实践(民主政治斗争)、政治法制建设和体制建设。近代时期,不仅有资产阶级的民主斗争,也有人民群众的斗争。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逐步壮大,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最终建立起来。欧美政治现代化是从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开始的。此后各国为实现政治现代化进行了一系列努力。现代化使社会经过动荡完成整合,最终形成了在民主制度下用和平方法协调利益的法治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将由理念型向实践型转化。村民自治培育了新的政治文化,扩大了社会参与,促进农村社会的整合。村民自治打破了民主政治发展的旧框框,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开拓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核心政治的转变,民生政治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然而,人们却往往把我国的民生政治理论与西方生活政治理论相互混淆。因此,在对民生政治理论与生活政治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走向成为必然。吉登斯提出的生活政治的命题是在反思现代化及现代性的过程中提出的救治资本主义的政治处方,而民生政治则是对我国社会当下民主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的反思,二者虽存同更求异。只有民生政治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走向,以政治民主促进社会民生是我国民生政治的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是英国革命的年代,英国不仅回归了"王在法下"的自由传统,而且形成了议会主权的政治倾向,现代代议民主制逐渐发展起来。在促进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化的过程中,英国议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表面上,英国革命似有一定的保守意味,而且革命完成后,民主政治尚不完备,但毫无疑问的是,从17世纪末光荣革命后,英国已经稳步走上了一条和平、渐进的政治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6.
民主教育与政治民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一阶段,人们对政治民主化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经济问题的注意,认为只有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政治民主化,才是改革走出困境、走向成功的根本途径。“五四”以来,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并未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发展,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但我们的教育中缺乏民主教育不能不说是多种原因之一。本文就民主教育与政治民主化问题略陈管见,希望这一问题引起教育界和其他各界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特征,从政治性质上看,是无产阶级专政;从政治形式上看,是民主共和政体,因此,在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民主政治表明政治的民主特质,它是一种核心的政治价值观。民主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言,也是一种核心的政治价值观;政治民主表明民主政治价值观需要结合实际具体化,也就是政治民主化。从一般性视角来看,政治民主表现为一般、特殊和个别三个层面;从特殊性视角来看,政治民主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西方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关于经济发展与民主政治关系的主要观点加以介绍、分析,结合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实际情况,认为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飞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但经济因素仅是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诸多变项中的一项,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不能急于求成,中国虽然具备了民主化的条件但还很弱小。中国的民主政治应该是结合中国实际的民主,中国民主化的前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20.
世界各国政治民主化具有以民主观念为起点和以民主制度为起点这两种模式:以先发国家为代表的“民主观念—民主制度Ⅰ—民主制度Ⅱ”;以后发国家为代表的“民主制度Ⅰ—民主观念—民主制度Ⅱ”。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后发国家,其政治民主化只能选择“民主制度Ⅰ—民主观念—民主制度Ⅱ”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