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理性、思辨的态度认识不同国家文化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处理文化与职业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比较职业教育研究的基础。德国和日本职业教育及其特色的形成是其社会文化的产物。尽管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两国的职业教育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独具特色的德意志民族文化和大和民族文化依然对德日两国的职业教育价值观、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模式以及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造就了两国成功且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
一国职业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受到本国文化中不同层次内容、因素的影响,这也成为学习、借鉴他国职业教育经验的基本前提。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模式与经验,要考虑其制度、体系、教学层面特色的形成背景,及其与德国传统、经济体制、劳动组织、培训市场等文化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的文化视角——兼论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职业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受到本国文化中不同层次内容、因素的影响,这也成为学习、借鉴他国职业教育经验的基本前提。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模式与经验,要考虑其制度、体系、教学层面特色的形成背景,及其与德国传统、经济体制、劳动组织、培训市场等文化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文化分析朱晓斌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模式很多,当人们在比较和分析这些职业教育模式时,都普遍对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有所偏向,西方国家称其为“欧洲的师表”。同样,“双元制”也受到了我国教育界的普遍青睐...  相似文献   

5.
德国职业教育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德国"双元制"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特点的概述,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区别,阐述了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文化的形态是不同的,由此形成了不同的职业教育模式;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和民族因其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也促使各国在发展职业教育时选择了不同的模式。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是文化与教育关系的最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7.
熊淑平 《辽宁教育》2013,(11):80-82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本文通过研究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分析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出应当吸取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引进科学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和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8.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部分,它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和社会背景,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国家政策支持、健全的行会制度和经济结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发达,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严格的师资培训制度、配套的职业教育法规,更有其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德国的职业教育堪称“欧洲师表”,在世界上享有盛誊,是当代世界一个有代表性的“样品”,其经验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谈及国外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模式.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如何借鉴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改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成为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的课题.本文就国外典型的职业教育与我国职业教育做了比较和研究,为更好地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模式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既定的教育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等观念层面上稳定的心理倾向。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选择,影响教育的分流;文化传统制约并影响职业教育的类型的发展;文化传统影响各国重视职业教育的程度。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职业教育起促进和阻碍作用。一、文化传统的内涵及特征关于文化的内涵,是历史老人向求知者提出的具有现代气息的隐谜,引来了众多的探索者,眩惑着他们的视线,有关文化的定义,有人说有两百多种,有人说有一千多种,更有甚者说文化的定义已…  相似文献   

12.
德国“双元制”是世界上代表性较强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课程模式上极具特色。文章分析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课程模式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德国职业教育一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5年5月我参加了中德职教师资培训。亲身感受了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德职业教育无论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都有许多不同。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也许并不完全适应我国,但其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确有许多可供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德国职业教育非常注重职业能力的塑造。这种教育包括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对生产过程的认识。教育方法、教学设计,乃至考试大纲,无一不是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展开的。  相似文献   

14.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二战之后德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与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密不可分的.文章介绍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概况,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分析,指出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德国职业教育尤其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模式.还分析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同时分析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可以从中得到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德国考察学习为依据,对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中、德职教模式的区别等进行了阐述,并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本土化思考和职教改革的实践探索,提出了一些针对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传统通过世代的文化传承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头脑中,德国的职业教育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以往历史阶段所形成的思辨传统、人才价值观念、崇尚手工艺和技艺、科学务实态度以及职业培训传统,尤其是民族优越感的影响,这些传统因紊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德国独特的国情使德国民族主义的形成具有典型的文化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背离、并带有普鲁士的“铁血”色彩等特点;德国民族主义的形成特点对其国民性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德意志民族至上论和种族优越论的出笼,崇尚权威的传统使德意志民族比较容易接受独裁和专制统治,军国主义的传统扩大至整个德国;而其国民性又是导致纳粹党上台的重要因素。所以纳粹法西斯的灾难是历史的错误而非个人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一、德国文化传统 德意志民族给世界奉献了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者、大文豪、艺术泰斗和科学巨匠,堪称世界民族之林中的文化民族。但是,恰恰在德国也产生了希特勒和纳粹主义。为什么德国文化中会出现这样一个悖论?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德国形成了哪些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0.
德国企业职业教育的特点辽宁董新伟德国企业作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的一元发挥了主导作用.其特点是: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培养高质实用人才在德国,经济界许多有识之士达成这样的共识,即:提高企业生产者的素质是提高产品质量,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