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历史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今天的世界,由于帝国主义依然存在,它的本性没有改变,特别是社会帝国主义在疯狂扩军备战,到处插手,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因此,重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分析这次战争爆发的原因,研究帝国主义用虚伪的“和平”词句掩盖扩军备战的反革命策略,对于认清帝国主义就是战争,警惕帝国主义特别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发动新的世界大战,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战争恶德。极端民族主义、唯意志论思潮、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战争恶德的思想基础。其主要思想包括:和平意味着毁灭,战争是崇高而道德的行为;领袖是首要的,军人要为之牺牲一切;在战争中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战争恶德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持续提供了思想动力,并加剧了战争的野蛮与灾难。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具有维护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的性质,是美国走向全球扩张过程中统治集团对外政策分歧的产物。帝国主义者激烈主张推动海外扩张,却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传统扩张特性。反帝国主义者虽然反对海外的军事征服和领土扩张,但他们支持走经济渗透与和平征服的海外扩张道路。因此,反帝国主义运动推动美国走上了一定程度上拒绝战争和领土兼并的和平扩张道路。  相似文献   

4.
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至1924年列宁逝世为止,在列宁领导下,苏维埃俄国高举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旗帜,把维护民族平等和独立自主,争取世界和平和国际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奉为自己对外政策的指导原则,不断取得外交斗争的胜利。这不仅为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而且在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上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争取和平的斗争和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马克思曾科学地预见到,资本主义必然为新社会所代替,这个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将是和平的,随着剥削的消灭,各民族之间的仇视也会消灭。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这些原则。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就把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争取世界和平,作为苏俄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初,人类好像是刚刚从战争的硝烟里走出,而且,战争的乌云并未完全散去。当今世界,局部战争连绵不断,地区冲突此起彼伏,世界并不太平。战争与和平问题依然是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争取世界和平,避免战争灾难,仍是当今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帝国主义大战还在进行,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与德帝国主义仍然处在交战状态,为了保卫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必须尽速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签订和平条约。苏维埃政权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为此而进行斗争。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八日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曾经通过了“和平法令”,并向各国人民及各交战国政府提议立即进行和平谈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之后的半个世纪里,人类历史就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深入研究两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将有助于人们了解今天的世界,思考和探索当代的战争与和平问题。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初中世界历史课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教材通过帝国主义两大集团混战的事实,有力地阐述了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讲好这节课,对帮助学生认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如何正确看待战争与和平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有助于学生对当前的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理解。但是,这节教材头绪比较复杂,事件发展过程比较曲折,要讲好还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下面所谈就是我教这节课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教材分“大战的开始”、“大战的扩大”和“大战的结束”三个部分,系统地叙述了这次战争  相似文献   

9.
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宣称其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但这幅漫画却反映了国联的实质。画中“车夫”背心上的英文为“国联”,他奋力挥鞭,驱赶着背上负有“和平”使命的马儿向“结束战争”的方向行进,但“国际事务”这辆大车分明是在冲向战争,“和平”马儿虽然竭尽全力,却寸步难行。这副漫画揭示国际联盟虽然标榜“和平”,但由于其本质不过是英法帝国主义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因此  相似文献   

10.
英布战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人与布尔人之间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这场战争对于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集中体现在英国的军事改革和福利制度上。  相似文献   

11.
相同点:第一,根本原因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的结果。第二,战争的结果都给世界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都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不同点:第一,大战前人类对战争的认识程度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对别国进行战争被视为国家的权利,反战的声音非常微弱,战争爆发后,所有参战国的民众都卷入了对战争的支持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出现了和平民主运动,反战呼声…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战争与和平和人类存亡、国家兴衰、生命安危直接相关,因此自占以来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就极为关注.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强调要"慎战",认为战争是"凶器",非"不得已"才进行战争,要尽可能保持和平的局面.在西方,古罗马人则提出:"战争好过悲惨的和平."并认为"战争当以和平为归宿",而和平则是"战争中永远继续的休战".毛泽东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的精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了新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战争文学创作空前繁荣,显然这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特殊历史环境所造就的。众所周知,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历史就是战争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了战争的动荡之中,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才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国人民历尽了战争的磨难,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争取人民解放的战争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仁人志士,创立了辉煌卓绝的战绩。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国际霸权主义斗争的需要,在我国部分边境地区还发生了若干次反侵略战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这一切都为战争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因此,反映战争表现战争成了贯串整个20世纪文学创作的重大主题之一。尤其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创作中,战争文学作品更是蔚为壮观,仅战争题材的小说就有千部(篇)之多,成为新文学宝库中一份丰富宝藏。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让我们对本世纪的战争文学创作进行一番历史性的审视,无论对文学创作经验本身的总结,还是对人们认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面貌,乃至启发人们对战争与人类命运的关系、战争与文学的关系等进行理性思考,都是不无益处的。限于水平和能力,笔者仅就20世纪中国战争小说  相似文献   

14.
和平观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和平观的内容主要包括:重新唤醒、解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赋予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将民族主义与世界和平理念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对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予以合理解释。在实现和平的手段上,孙中山指出,应当以建立共和政体为根本方式,以民众力量为根本依靠力量。他同时主张坚决打破帝国主义及其支持的军阀这两大实现和平的障碍,强调道德对实现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和平主义战士,孙中山以毕生之力践行了自己的和平观。  相似文献   

15.
现在我们对时代的判断是“和平与发展”,这是正确的。但新中国建立后的30年,我们对时代的判断是“战争与革命”,是错误的。错误的根源来自列宁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国际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而脱离实际。1947年他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说:“全世界的反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超过了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和坚定立场,霸权主义与当代战争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既是国际旧秩序的内容和体现,又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巨大障碍,本质上是帝国主义对外政策的延续和发展,但在当今条件下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和行为特点。我们应该加强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坚持反对和抵制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估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战争与和平一直是古今中外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不可愈合的创伤,更加强了人类对和平的向往和探索。西方就从理论和实践上以不同形式展开了对和平的探索,如开展体育竞赛、建立国际政府、建立国际法以及建立和平学和发展和平运动等等,这些都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的和平进程。探索这一问题对当今和平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战争是自有人类以来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战争文学是中外文学史上特殊的一页,在战争主题的言说上.“人性”、“和平”、“启蒙”,乃是战争文学的重要母题,以此为内核而构成的和平文化及其思想指向,亦是战争文学的价值蕴含与灵魂所在。故,战争文本承栽着“民族历史”与“文化记忆”,而战争文学对于“人性”有着立体的透视与深度刻写,战争主题则内含着“和平”的诉求与“启蒙”的意义,文章以此为学术支撑,在世界战争文学的背案上,对中国当代战争文学展开理性透视与学理分析,在全面论述战争文学价值的基础之上,揭示了“战争”与“和平”的辨证关系,阐释了战争文学内蕴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时期的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同的主题,具有不同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研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和科学社会主义,列宁主义研究垄断帝国主义和俄国革命,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革命与战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捍卫,邓小平理论研究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问题。邓小平理论研究的这一新主题,根本决定了它具有不同于其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烈的辩证性、方法论性、实践性、群众性、战略性和质朴性等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庞德之诗《在地铁站里》(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是意象主义诗歌的一首经典作品。诗中的地铁站、人脸及其意象——黝枝、花瓣分别象征着帝国主义政府的黑暗统治和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大众。诗作揭示了诗人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心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