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动 将”式是近代汉语中一种极有特点的结构,它始于魏晋,晚唐五代统一为“动 将 趋向补语”这一形式,于元为盛,明中后期逐渐衰落,最终为“动 了 趋向补语”所取代。《二刻拍案惊奇》中“动 将”结构的两类,也大体统一为“动 将 趋向补语”形式,出现在多种句式之中。“动 了 趋向补语”结构亦在该书中频繁出现,并已开始了取代“动 将 趋向补语”结构的步伐,但尚未成为主导。  相似文献   

2.
“VV”和“V一V”都可以带趋向补语。其中,“V一V+趋向补语”格式主要见于明清之际的江浙籍作家作品,“五四”以后逐渐消失,可能是吴方言特有的历史语言现象;在我们所见的清中叶以前的白话作品中,“VV+趋向补语”格式仅见于《金瓶梅》、《醒世姻缘传》两部作品,最初可能是山东方言特有的历史语言现象,后来被现代汉语部分方言继承。  相似文献   

3.
德育人本化:理论基础和现实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德育的“人学空场”现象受到反思和批判,现代德育理论和实践逐渐趋向人本化。这一趋向既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体现了现实的客观诉求。当代哲学的人学主题,道德哲学从“无人”到“人本”的嬗变,心理学、教育学及德育学理论的人本转向构成了德育人本化的理论依据;而市场经济的完善,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以及德育“人学空场”的现实都诉求德育的人本化。  相似文献   

4.
【单元导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历史时期。高考在本单元的命题较为集中,重点突出“社会经济”和“文化”两大块内容,复习时,要注意结合课本历史地图,了解这一时期政权更替和民族交往的时序和空间关系。这一时期,北方经济遭受破坏并迅速恢复,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文化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体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特色,科学技术成就突出,思想领域异常活跃。  相似文献   

5.
杨超 《中国德育》2009,(1):87-87
近二十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德育的“人学空场”现象受到反思和批判,现代德育理论和实践逐渐趋向人本化。这一趋向既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体现了现实的客观诉求。当代哲学的人学主题,道德哲学从“无人”到“人本”的嬗变,心理学、教育学及德育学理论的人本转向构成了德育人本化的理论依据;而市场经济的完善,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以及德育“人学空场”的现实都诉求德育的人本化。  相似文献   

6.
“动+将”式是近代汉语中一种极有特点的结构,它始于魏晋,晚唐五代统一为“动+将+趋向补语”这一形式,于元为盛,明中后期逐渐衰落,最终为“动+了+趋向补语’’所取代。《二刘拍案惊奇》中“动+将”结构的两类,也大体统一为“动+将+趋向补语’’形式,出现在多种句式之中。“动+了+趋向补语”结构亦在该书中频繁出现,并已开始了取代“动+将+趋向补语”结构的步伐,但尚未成为主导。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并称天下英雄,但两人在实践中走出了两条不同的英雄之道。曹操“务实”而逐渐统一北方,傲视群雄;刘备“求名”而东支西拙,难以完成其兴复汉室的心愿。历史对“务实”与“求名”之争给出了公正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技术的哲思经历了“无思之思”、“有思之思”和“反思之思”三个阶段。“无思之思”是哲学史中对技术的不显眼的、零散的思考;“有思之思”是自技术哲学诞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对技术所作的较为全面、系统的思考;“反思之思”是对于技术哲学自身发展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昭示了当代技术哲学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9.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历史时期。高考在本单元的命题较为集中,重点突出“社会经济”和“化”两大块内容,复习时,要注意结合课本历史地图,了解这一时期政权更替和民族交往的时序和空间关系。这一时期,北方经济遭受破坏并迅速恢复,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化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体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特色,科学技术成就突出,思想领域异常活跃。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在经过了几年的寻寻觅觅之后开始回归“本真”,已经是很多人都能感觉到的“趋势”了。请看下面的几个“迹象”:逐渐趋向生活“常态”话题作文发轫之时,是带有较为明显的“趋时”“趋热”倾向的,例如:1999年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肯定了启蒙思想中人权观的同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对资产阶级人权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根本上揭示了资产阶级“天赋人权”的本质,得出了资产阶级思想家们不能得出的新结论。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无产阶级争取自身以及人类的解放的运动不能受到资产阶级所谓的自由、平等人权口号的迷惑,而是应该把这些口号作为奋斗的目标,真正的实现自由平等。马克思力图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对资产阶级历史的人权观进行了剖析和解读,进而揭露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内在矛盾性和虚伪性,为树立正确的人类自由和人类解放思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前后新旧思想的斗争十分剧烈,反映在社会风尚领域内的急剧变化,是多方面的、深远的。其根源在于西学浪潮的冲击和崇洋思潮的兴起。其动力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致使新旧社会风尚相互冲击,起伏跌宕,交织呈现,显示出时代精神与社会的发展趋势,并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原动力。  相似文献   

13.
政党政治语境下孙中山民元让位问题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事业已经进入了类现代政党政治的斗争阶段.但从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整体进程看,辛亥前后的同盟会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尚不具备把握新生革命政权的能力.同盟会的政党缺陷虽然导致了孙中山民元让位的历史遗憾,但也为其后来的政党改造提供了历史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对民主思想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为新文化运动时期,以自由、人权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民主;第二阶段陈独秀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高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旗帜,主张无产阶级民主;第三阶段是在与自己的托派朋友无休止的争论中,根据苏联的经验教训,又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基础,最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大众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议会改革之后,英国广大城市下层工人和全部农业工人仍未获得选举权,议席分配仍然不公,选举存在着大量腐败行为,两大政党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也在加剧,国内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在此背景下,1884年英国通过了两个文件,进行第三次议会改革。这次议会改革虽然没有最终完成,存在一些缺陷,但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还促进了英国近代资产阶级两党制度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基本形成,资产阶级民主也有了实质性的扩大。  相似文献   

16.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e people of our nation have begun an antirightist struggle; that was only a few months ago, and already they have achieved great victories. The violent assaults of the bourgeois rightists on the Party, on the people, and on socialism have been smashed; large numbers of them have bowed their heads before the people, acknowledged their crimes, and in varying degrees submitted and expressed repentance. To continue to expose their secret plots and their cohorts, and to get rid of the poison which they have spread, we must carry the antirightist struggle through to the end.  相似文献   

17.
In the republic of the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of the workers and peasants, all programs for educational activities - whether in the realm of political education, or in ordinary technical education, or in the arts - should originate in class struggle; they should originate from the effort to attain victory for the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of the workers and peasants, from the overthrow of the rule of the landlord and bourgeois classes, from the shift to socialist revolution, from the elimination of classes and the elimination of the system of men oppressing men; and from the struggle for a communist society. Therefore Soviet education should be communist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8.
朱执信对《共产党宣言》的译介,在基本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着重对科学社会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进行了论述,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但朱执信对《共产党宣言》的译介,由于其所处的社会和自身价值观的原因,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相当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decadent and declining bourgeois ideas and cultures from abroad are also pouring in through the doors of our country; hedonism and money worship are corroding and eating away at our society, poisoning the lives and minds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it is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that we strive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instilling in our young people a positive sense of arduous struggle.  相似文献   

20.
刘大白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参与者。1905年,他加入光复会,投身革命事业。1910年起,他编辑《绍兴公报》,积极宣传革命。面对绍兴封建顽固势力的投机“革命”,他进行坚决斗争,力主易帜。在袁世凯阴谋篡权的过程中,他予以大力揭露和批判,对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力主征讨。最后被迫流亡海外,但始终心系革命。应该说,刘大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革命斗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