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铁玉钦主审、王佩环主编韵《清帝东巡》一书,已由辽宁大学出版社于1991年8月出版发行。东北是清朝的发祥之地,祖宗陵寝所在。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自东京辽阳迁都沈阳,天聪八年(1634年)尊为盛京,为清开国之都。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后,以盛京为陪都。兴京(新宾)的永陵为清帝先祖之墓,盛京的福陵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墓,昭陵为清太宗皇太极墓。清统治者十分重视祖宗陵墓与发祥之地,在其入关之后,曾有四个皇帝先后十次赴东北谒陵。即所谓东巡。其中康熙帝三次、乾隆帝四次、嘉庆帝二次、道光帝一次。清帝在谒陵的同时,行围习武,考察吏治,联络蒙古,关心农牧,修葺城垣,提倡文化,其中康熙帝第二次东巡(1682年)时,远行至松花江上吉林船厂,目的是为了抵御沙俄的侵略,其意义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兰台世界》2015,(7):3
<正>沈阳故宫,是后金入关前的沈阳(盛京)皇宫和清朝迁都北京后的盛京行宫(或称奉天行宫),始建于1625年,初成于1636年。至乾隆时期又有较大规模的改建与增修,占地约6万平方米。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等。整座皇宫楼阁  相似文献   

3.
陈锋著《清代军费研究》一书,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曾于1981年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了大量档案史料。1988年作者曾以档案为主要资料,发表了《清代盐政与盐税》一书。此书是作者以档案为主要资料撰写的又一力作。由于清代战争频繁,军费成为政府的主要负担,其支出占整个开支的70%。巨额的军费开支,不仅与兵制、军政、财政、吏治、国防、社会经济息息相关,也必然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军费问题,是一个相当重要课题。本书主要内容有五点:其一,探讨了清代八旗与绿营的兵制饷章,意在分析八旗与绿  相似文献   

4.
《盛京时报》从1906年10月18日创刊到1944年9月14 日停刊,存在了38年.这份由中岛真雄等日本人构筑的传媒载体折射了中国东北社会的风风雨雨.从政治、外交、文化、实业、军事等社会生活层而到百姓的日常经历,都可以从《盛京时报》上进行史料性探寻,尤其是从《盛京时报》创刊以降,正值清廷末世,东北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内忧外患的缩影.因此,对清末的《盛京时报》的专项细化研究,通过对《盛京时报》中报道的史料进行挖掘和钩沉,将新闻传播学视角和史学视角有效结合,在有关金融货币混乱行为报道的梳理中探求其背后的原因,还原清末东北社会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5.
·档案史料·天聪五年八旗值月档(二)1.5崇德年间藏事档案译稿 1.19康熙十六年十二月《南书房记注》1.24乾隆初年整饬民风民俗史料(上)1.28乾隆年间疏浚金沙江史料(上)1.47晚清部分王公生辰清册1.62晚清创办报纸史料(四)1.65天聪五年八旗值月档(三)2.3戴名世《南山集》案史料2.21乾隆初年整饬民风民俗史料(下)2.25乾隆年间疏浚金沙江史料(下)2.43乾隆年间查办长芦盐商王至德父子 亏欠帑银案2.49 嘉庆八年管理民人出入山海关史料选2.59清末沙俄派军助剿太平军史料2.73…  相似文献   

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本辑选编了七个题目的档案史料,其中天命十一年十月至天聪四年十一月间《盛京满文逃人档》105件、崇德年间《盛京满文清军战报》满文木牌28支,纸写档案105件,以及崇德年间《盛京吏户礼兵四部文》39件等三组史料,是从馆藏满文档案中选译的,另四组史料是《康熙四十六年九月记注档册》、《乾隆年间治理湖南苗疆史料》、《咸丰八年顺天乡试科场案》、光绪二十九  相似文献   

7.
董馨 《兰台世界》2012,(36):72-73
本文在仔细阅读了《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本书在史料学意义上的价值,通过对本书在史料搜集记载上的特点、优点和缺点的考证,得出结论,本书是一本具有相对较高的参考价值的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史料书籍。  相似文献   

8.
许萍 《兰台世界》2016,(23):16-18
明代以前沈阳还是一个类似军营的军事要塞。城内长期居住的大多是戍边将士。买卖交易不多,商业自然也无从谈起。后金天命十年(1625)清太祖努尔哈赤由辽阳迁址沈阳。沈阳迎来了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转折和机遇。天聪八年(1634)清太宗皇太极在沈阳登基称帝,国号大清,沈阳为都城,时称"盛京"。成为都城后,沈阳的商业开始起步。本文所探寻论述的就是崛起后的盛京的商业是怎样起步的,以及怎样逐步发展至今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  相似文献   

9.
<正>清朝迁都北京后,盛京被尊崇为陪都,原来的皇宫成为皇家宫阙禁地及陪都的最重要标志,虽然设官管理,岁时修理,但因长期闲置不用,到康熙十年(1671)第一次东巡时,旧宫内已呈现多处倾颓,甚至有些不得不拆除,如世人鲜知盛京皇宫(今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内原有一座与凤凰楼交相辉映的建筑"龙楼",就是康熙初年被拆除的,使不明就里者做出"清初宫殿建筑只有凤楼而无龙楼,必然会灭于女人之手的臆想"。  相似文献   

10.
由辽宁省档案局(馆)编辑的《奉天纪事》一书,日前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所有稿件都是辽宁地区历史上鲜为人知的人物、事件。比如:后金因何迁都沈阳?过去有一种说  相似文献   

11.
<正>2月4日,沈阳市副市级干部佟晶石、沈阳出版社常务副总经理田雪峰联合在《沈阳日报》署名发表文章《〈御制盛京赋〉:从西传到东归——写在法汉对照本〈御制盛京赋〉出版之时》。《御制盛京赋》是乾隆皇帝1743年所作。此赋含序、赋、颂三部分,约5000字。18世纪60年代,在华法国耶稣会会士钱德明将其翻译成法文,并于1770年在巴黎出版。法文版《御制盛京赋》流传海外两个多世纪,中国除极少  相似文献   

12.
赵彦昌  姜珊 《档案学研究》2020,34(3):144-150
《黑图档》是近年来东北地区清代档案编纂的代表性成果,记录了清代盛京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情况,为研究清代东北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以《黑图档·嘉庆朝》为基本研究史料,深入探讨清嘉庆朝盛京保存的各部门档案的管理工作以及检查、保护等问题,以期为清代地方档案管理工作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务实求真的一部力作──评赵荣达同志《孔祥熙述评》李衍黔最近出版的《孔祥熙述评》是一本具有独到见解和确凿史料的求实之作。一向以务实求真精神从事孔祥熙研究的赵荣达同志,在本书中特别突现了他的实事求是的研究风格。第一,研究历史人物必须有科学的态度,去伪存真...  相似文献   

14.
<正>三陵总理事务衙门,始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八年(1783),其职能是总管永陵、福陵、昭陵关外三陵事务,负责关外三陵的修缮与保护,与清代的吏、户、礼等六部并列。官员级别很高,而且只能是满族八旗人担任其中的重要职务,可见其地位非同一般。清迁都北京,盛京作为陪都,清代帝王东巡祭祖之时,相关的一切事宜都是由三陵衙门负责安排。当年清代皇帝乾隆等相继东巡祭祖,也都是"三陵衙门"负责接待。  相似文献   

15.
汉满合璧三十二体《御制盛京赋》三十二卷,清高宗弘历撰,傅恒等编校,清乾隆内府抄本。《盛京赋》是乾隆八年(1743)高宗皇帝东巡盛京(今沈阳)时创作的著名文学作品。从它诞生之日起至今二百多年间,先后被  相似文献   

16.
熊德安 《兰台世界》2002,(11):42-43
沈阳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化的古城。在其灿烂的化之中,宗教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宗教化也是民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新乐遗址出土的鸟型木雕可以看出,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先民就有了原始的图腾崇拜。据《沈阳县志》记载,汉平帝时(公元1世纪),就建起了天齐庙(东岳庙)。公元3世纪,印度僧人进入辽东传教讲经,是为佛教传人辽沈之始。沈阳小北门外崇寿寺(即白塔寺),大北门里的长安寺(据《奉天通志》记载)均建于唐代。元代沈阳建有城隍庙,明代建有景佑宫、斗姆宫等道教宫观。清康熙二年(1663年),在辽东本溪修炼的郭守真,应盛京守将乌库礼将军之邀,到沈阳设坛祈雨成功。  相似文献   

17.
《信息系统工程》2004,(5):12-12
日本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物流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数十年历史中,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也积累了丰富的物流产业运作经验。《IT物流》与《物流构造》、《物流管理》三本书构成了一套较为详细阐述日本物流现状的丛书。《IT物流》是这套丛书  相似文献   

18.
锡伯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明末清初,锡伯族居住在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后来被清政府编入满洲八旗,并分迁各地,驻防屯田。目前,锡伯族历史的研究者普遍认为,有清一代锡伯族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迁移:第一次是康熙年间由嫩江和松花江流域迁到盛京和北京。第二次是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从盛京所属各地锡伯官兵内抽调一部分,迁到新疆伊犁驻  相似文献   

19.
《盛京时报》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京时报》是沈阳报刊史上的第一种报纸,也是外国人在沈阳办的第一份中文报纸。关于它的创刊时间,有提1906年10月1日,或提同年9月的。据辽宁省图书馆藏《盛京时报》创刊号,创始于1906年10月18日(清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一),1944年9月14日停刊,历时38年。日俄战争以后,随着日本军队对我国东北的侵入,一些日本文化掮客也相续进入辽宁。  相似文献   

20.
<正>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自秦皇、汉武起就有帝王巡幸地方的举措,每位皇帝每次出巡的目的、性质、范围、规模、耗费有所不同,世人对此也是议论颇多,褒贬不一。在清代,1644年八旗大军挺进山海关,迁都北京后共有十朝皇帝,前几朝皇帝出巡次数很多,北狩、西征、南下、东巡,劝文教励武功、谒陵拜祖、教养蒙古、考察吏治、游历问俗,奢华繁俭不一,留给后人的评说不一。其中东巡与辽宁息息相关。清帝东巡,是指清代皇帝巡幸盛京、吉林等地。这里留有清代皇帝的祖宗陵寝、曾经的大内皇宫,更有提供北京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