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可探究性活动的空间大、干扰因素多,加上儿童的年龄特点,往往会出现“无序”的现象,这对那些追求让学生“整齐划一”的老师无疑是一种冲击、一次挑战。科学探究要体现主体,那么“无序”是必然的,并且正是由于“无序”才能让学生的个性真情自然流露。作为教师,一方面应对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无序”现象,进行利弊分析,发现“无序”活动中所蕴藏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则应把握火候,适时引导,让“无序”活动能“乱”而有序、“乱”得其所。1防患未然,“乱”而有序a.…  相似文献   

2.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对比、讨论等一系列活动。自主探究知识,是自然课学习的重要方式,可这些探究活动的空间大、干扰因素多,加上儿童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往往会出现“无序”的现象,课堂中呈现个体之间静闹不一、体态不一、活动不一、思维不一的无序状态,这对那些追求让学生“整齐划一”的老师无疑是一种冲击、一次挑战。探究活动中要体现主体,那么“无序”是必然的,正是由于“无序”才能让学生的个性特征自然流露,作为教师应把握火候,适时引导,使“无序”活动能乱而有序、乱得其所,我们绝不能因为怕乱,而挫伤孩子们主动探究的…  相似文献   

3.
自然课中学生的观察、实验、对比、讨论等一系列活动,是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也是自然课学习的重要方式,可这些探究活动的空间大、干扰因素多,再加上儿童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往往会出现"无序"的现象,课堂中呈现个体之间静闹不一、体态不一、活动不一、思维不一的无序状态,这对那些追求让学生"整齐划一"的老师无疑是一种冲击、一次挑战.探究活动中要体现主体,那么"无序"是必然的,正是由于"无序"才能让学生的个性特征自然流露,作为教师应把握火候,适时引导,使"无序"活动能乱而有序、乱得其所,我们绝不能因为怕乱,而挫伤孩子们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自然课中学生的观察、实验、对比、讨论等一系列活动,是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也是自然课学习的重要方式,可这些探究活动的空间大、干扰因素多,再加上儿童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往往会出现“无序”的现象,课堂中呈现个体之间静闹不一、体态不一、活动不一、思维不一的无序状态,这对那些追求让学生“整齐划一”的老师无疑是一种冲击、一次挑战。探究活动中要体现主体,那么“无序”是必然的,正是由于“无序”才能让学生的个性特征自然流露,作为教师应把握火候,适时引导,使“无序”活动能乱而有序、乱得其所,我们绝不能因为怕乱,而挫伤孩子们主动…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不同以往的《自然课》,它探究性活动空间大,干扰因素多,加上儿童的年龄特点,往往会出现出乎教师意料的现象,表现为“乱”,这对追求让学生“整齐划一”的某些还没有适应新课程的领导和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冲击。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三年级《科学》老师,在南通市级新课程培训后,又经过将近一年的实践探索,一方面对学生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异乎常规”现象进行利弊分析,发现了学生活动时出现的“乱”现象所蕴藏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则对出现的“异乎…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广大科学教师正在积极地实践着这一理念.然而,我们发现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常常会出现失控现象--探究变成了漫无目的的玩,或者是到了该汇报交流的时候,学生还沉浸在活动中.其实,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调节和引导,才能保证探究学习的正确方向,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韩迎春 《山东教育》2013,(Z1):93-94
《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是以师生共同探究活动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但综观当前科学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追求新异,缺乏科学性;科学猜想缺乏事实支撑;实验过程安排不合理,形式上热热闹闹,对本质的追求不够;交流研讨乱而无序,缺乏必要的规则和激励,不能引起师生、生生互动;课  相似文献   

8.
科学探究效率不高在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探究尺度掌握不准,一定程度上存在假探究、乱探究、不探究现象。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角色,若做到在场"有效",很多探究活动效率将有质的提升。在场"有效"的关键除需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教师设计教学流程应精准围绕课标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内容要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9.
科学探究就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目的,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手段,有计划地实施探究性实践活动所采取的方法.笔者采用教师引领、自主探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指导和训练,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引领探究,突破学生科学探究的障碍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困难,需要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给予必要的指点和引导,此时,老师要做好"助演"的角色,带领学生克服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顺利完成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的认知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一个对信息加工进行控制的过程,它监控和调节着学习者认知活动的进行,这就是元认知。进入新课程以后,教师普遍感觉如果放手让学生探究,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忙而无序的现象,是放是管令教师颇为头疼。我想,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如果注意和发展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学生就能更多地了解探究的意义和特点,自觉地调控自己的探究行为,改进自己的探究策略。这样,学生就能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发现者,他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活动将更有意义。我尝试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逐步渗透元认知理论。我在实践中发现,元认知…  相似文献   

11.
<正>在科学课堂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热闹的探究场景。虽然很多教师认为"热闹"总比"冷场"好,但"热闹"并不意味着有效,探究活动是否有效要看学生思维介入的程度。其实,在热闹探究的背后可能往往是学生思维不够活跃、不够流畅,学生科学思维发展受阻。在科学教学中以下这些现象可能会给探究活动带来思维缺失的危机,我们教师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广大科学教师正在积极地实践着这一理念。然而,我们发现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常常会出现失控现象———探究变成了漫无目的的玩,或者是到了该汇报交流的时候,学生还沉浸在活动中。其实,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调节和引导,才能保证探究学习的正确方向,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一、强调探究的目的和方法学生在没有明确研究目的之前的动手,就是盲目的动手。探究是儿童的一种本能,但是小学生的探究多是随兴所致,计划性不强。一项探究活动,究竟要探究…  相似文献   

13.
李鲁宁  高雪 《新疆教育》2012,(11):132-132
科学的课堂往往因为气氛太过活跃而乱起来,有的乱是彻底的混乱,有的乱是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激发其探究欲望。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分析如何让科学课堂的“乱”变成一种“美”。  相似文献   

14.
科学探究要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在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数据是学生解释现象和得出结论的重要支撑。在我多次参与的教研活动中,发现许多科学探究活动需要让学生收集数据,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简单地分析,不善于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来分析,学生缺乏思辨的过程。究其原因,是老师对学生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缺乏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5.
李艳 《早期教育》2010,(10):43-43
科学本身所具有的探究本质决定了探究是科学活动的基本方式,但教师在组织科学活动时往往不能有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而陷入如下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是科学的学习方式,还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活动中往往要注重数据的收集、获取和分析处理。而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开展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与结论和科学规律相违背的"数据异常"。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堂课中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在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活动,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我们发现,缺少了老师的有效指导,学生探究活动仅仅停留在玩弄器材的水平上,迷失了科学探究的方向,而并没有真正地卷入探究。如何在以科学探究为中心的科学学习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就像一缕春风吹进了我们科学课的课堂.在当今的课程改革过程中,许多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中不敢指导,课堂常常出现学生探究活动不能最终完成,或有过程无结果的现象.为此,我以三年级上册"纸飞翼"一课为例,进行了一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用40人的一个班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9.
数学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对探究性教学的特点理解得不够深入和透彻,往往会出现"满堂问"和探究无序等现象。因此,在开展探究性教学时,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和思考,要考虑到可能  相似文献   

20.
<正>《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怎样引导学生有效探究?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和材料,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使他们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