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考试》2008,(Z2)
金牌教练精讲浔阳江边的琵琶女,"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用的是"先声夺人"之法,一开始就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与个性,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写文章也应学习这种手法,精心刻画好"风头",收到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效果。开头求奇。要想在开头给人亮点,就要注意奇:奇乃出奇制胜,奇即与众不同,奇即独到独创。例如一学生在题为"作业"的文章中这样开头:  相似文献   

2.
"奇正"观是刘勰《文心雕龙》一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学理论。刘勰能够清醒地看待文学的新变,提出"执正以驭奇"的折中主义文学观。同时,"奇正"观有丰富的内涵,这使刘勰在对待"奇"的问题上有了两种不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朱熹理学把理解的目标规定为"穷理",而"格物"和"读书"这两种外求的方式,"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的理解方法成为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知先行后"说更是把理解限定在知识论范围.朱熹理解理论的视野是属于知识论诠释学的;陆九渊心学则转向了"发明本心"以"穷理"的思路,内求成为"明理"的关键,"从一般到个别"从普遍到特殊"的理解方法成为达成"明理"这一理解目标的重要保证,"知行合一"说凸显了理解中的实践智慧.陆九渊意义上的"明理"具有了实践论的意味,其理解理论的视野是实践论诠释学的.  相似文献   

4.
"小奇!"妈妈突然把门打开,"你昨天怎么没去补习班上课?"小奇吓了一跳,手机从手中滑落。"这……说来话长……"小奇支支吾吾地说道。妈妈盯着慌张的小奇,却没注意到地上的手机一个跟头钻进了书包里。妈妈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小奇,便给小奇买了一部手机,方便联系。可小奇哪里经得住手机游戏的诱惑,渐渐地,小奇迷上了手机游戏。只要一有  相似文献   

5.
<正>《沁园春·长沙》是高一的起始篇目,这个时候的学生正充满好奇和热情,特级教师李仁甫正是借着这样一份激情因声求气带领学生完成对这首词的解读,可谓返璞归真,浑然天成。"因声求气"是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的,"声"指节奏、音调平仄、押韵,"气"指情感、气势,"因声求气"就是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  相似文献   

6.
出租老爸     
<正>大奇的爸爸被经理炒了鱿鱼,整天在家里愁眉苦脸的。"爸爸不能挣钱,爸爸没用,"大奇爸对大奇说,"大奇呀,不如你把爸爸拿去卖了吧!"这么好的爸爸,我可舍不得卖,"大奇说,"不过,出租还可以。"于是,星期天,大奇把爸爸带到了跳蚤市场,还在他身旁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  相似文献   

7.
易迎祥老师:你问及为什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九课《两棵奇树》中称代月亮,用了三个不同的代词("她"用了六次,"他"用了一次,"它"用了一次)?_现答复如下。一般来说,"她"是女性第三人称代词,  相似文献   

8.
浅论"中学政治教法"课程的改革路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中学政治教法"并不具体指向某一版本的教材,而是对这门课程的统称.不可否认,诚如人们已经忽视了中学政治教学一样,在高等师范院校中,"中学政治教法"的改革也被漠视,其实,"中学政治教法"是政教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强化该课程的教学,不仅是普通师范生成长为合格教师的需要,更是师范院校"突出师范性"这一提法的落实,是师范院校"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总体思路的起点.因此,对现行"中学政治教法"进行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今,课堂提问已成为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提问时机,围绕关键性知识点,创设情境,将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让学生疑中生奇,奇中生趣,积极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相似文献   

10.
正"似奇而反正",是中国书画结构的规律。奇是变化,正是均衡。奇、正相反相成,好的构图要在变化中求统一。比如说画面一边东西很多、很实,一边东西很少、很虚,但看起来不偏不倚均衡统一。所以说,好的构图像一杆秤,秤上称五十斤柴草,体积很大,另一边是秤砣,体积很小,但提起来两边均衡。  相似文献   

11.
出租老爸     
大奇的爸爸被经理炒了鱿鱼,整天在家哭天喊地。"爸爸不能挣钱,爸爸没用。"大奇爸对大奇说,"大奇呀,不如你把爸爸拿去卖了吧!""这么好的爸爸,我可舍不得卖。"大奇说,"也许,出租还可以。"于是在星期天,大奇把爸爸带到了跳蚤市场。爸爸面前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  相似文献   

12.
诱导公式是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是求解三角问题的基础和基本依据,其主要作用就是能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但由于公式较多,且形式相似,学生很难准确记忆,容易产生错误。另外,很多老师在讲解时会用"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这一口  相似文献   

13.
大奇又被大胖揍了一顿,气得他躲到厕所里抹眼泪。"气死我了!"大奇心想,"这已经是大胖第一百零一次欺负我了,我要……我要报仇!可是大胖太壮了,我不是他的对手!哼,我要牢牢记住这一天,当我长大以后,乘  相似文献   

14.
考试病     
有一天,一位叫大奇的男孩得了一种怪病。"哎哟,我的脚趾甲盖抽筋了!"大奇叫道,"好疼好疼!"妈妈觉得很奇怪,"脚趾甲盖怎么会抽筋呢,只有腿才会抽筋呀?"  相似文献   

15.
韩愈与李贺是唐代韩孟诗派的杰出代表,都喜欢以些幽冷的意象彰显"险怪"的诗歌特点,"石"意象便是一例。但是,韩愈笔下的"石"意象更多的是奇与怪,折射的是抒情主体的孤独与压抑,故其诗奇崛险怪却并不艳丽;李贺则在奇中注入幻,比韩诗多了一层飘渺和梦幻,多了奇崛幽峭与秾丽凄清。  相似文献   

16.
<正>【技法点拨】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好的演讲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在内容上,演讲稿要讲究"三求":一是求奇。"奇"就是新奇。"奇"与  相似文献   

17.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努力挖掘课文"美"与"奇"的因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深刻感受、合作探究,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近来网络论坛中"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求"常规用法是组成固定词或短语、组成兼语句或者是用语口语中,而在网络中"求"的新用法已悄然出现。"求笔记本"、"求解脱"、"求指导"等这些用法都活跃于网络中。网络中"求"的用法较以前更为随意自由,其在语法结构和语用上都具有新的特点。而这些用法的产生,与语义、语用环境及社会文化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9.
吴江市实验小学在认真梳理学校发展历史、深入探究学校办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办"生动·大气的教育",这一教育主张是对"求真"精神的生动践行。基于对"真"的哲学思考,认为教育"求真"应求规律之真,求现实之真,求可能之真;生动的教育是对现实之真的适度尊重,大气的教育是对规律之真的自觉皈依,"生动·大气"的教育是对可能之真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20.
<正>埃及金字塔是古代文明的"七大奇迹"之一,让一代又一代人心生向往。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是第一个提出金字塔是由埃及奴隶修建而成的人。希罗多德在其著作《历史》中讲述了奇阿普斯国王的故事。奇阿普斯国王是一位生活于公元前26世纪的埃及法老,"他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希罗多德补充道:"这些埃及的故事是为了给那些相信这样故事的人写就的。"他随后讲述了奇阿普斯的恶行,比如他让埃及人"分成十万人的大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