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最近,中共湘乡县委、湘乡县人民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工作中,认真解决农村中小学生产劳动基地和活动场地问题。通知规定: 一、农村每所中小学都要有一定数量的生产劳动基地,以保证生产劳动课和勤工俭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其土地由学校所属有关社队负责解决(县、区镇中学的土地由国家  相似文献   

2.
一、重组学习材料 ,演绎生活中的数学数学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 ,但有时与实际生活又有一定的距离。在目前的教材中 ,有很多应用题 ,不论是题型 ,还是表达形式 ,都显得呆板而生硬。并且 ,为了便于解答 ,往往将复杂的实际问题作了简化 ,缩减了情节的叙述。题中给出的也大多是一些解决问题的充要条件 ,所求问题要求明确 ,答案惟一。而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排除事实情节的干扰 ,从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答案。因此 ,教师要善于重组学习材料 ,将课本知识中反映的间接生活与现实生活沟通起来 ,让数学贴近生活 ,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育的实施目标是培养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劳动中手脑并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倾向于面对真实、复杂的生活问题情境,运用多学科解决真实的劳动问题,手脑并用,促进学生发展劳动创新能力.在劳动教育中开展STEM项目,将多门学科内容组成有机整体进行劳动教育,有助于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运用,解决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4.
发散思维是一种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它不满足于唯一的答案,而指向于多种可能的答案,是多方向、多角度展开的。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仅可以使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经常化,而且有助于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的提高。现从三个方面没谈一下我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些作法。一、方法发散方法发散即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要求学生的思维活动要“多向”,不局限于单一角度,不受一种思路的束缚,为了问题的解决,要求学生寻找出多样化的解题方式,谋求多种可能性。例如:“某服装厂计划生产72…  相似文献   

5.
基于开放式问题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中使用的传统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即针对该问题事先确定一个并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问题的设计也要保证其答案正确或者错误 ,并且正确答案是唯一确定的 ,我们称这类问题为‘完整的’或‘封闭’的问题。与之相对 ,我们称那些有多种正确答案的问题为‘不完全’或‘开放式’的问题 ,这类问题渗透在我们身边。在教学中如果要求学生专心开发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获得某个问题的答案 ,而不仅仅是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从这个意义上看 ,学生面对的并且要解决处理的是一个开放式问题 ,因为所要求的不是问题的答案 ,而是获得某个答案的方法 ,而…  相似文献   

6.
所谓发散思维,即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思路,而且有各种不同的答案;或者有同一种答案;有时问题是否有答案,也要通过各种判断才能知道;或者已有几个答案,但是要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选出最优解法。而我们所学课本中,有些定理的证明方法、例题和习题的解法,思路是唯一的,答案也是唯一的,这是运用了收敛思维方法。这种思维,对于认识数学知识内容及其逻辑系统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过多地使用收敛思维方法,会使学生思维狭隘呆板,妨碍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探究一些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或者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一题多解的问题,以及在多种解法中探索最优解法等,都是拓宽学生发散  相似文献   

7.
教师按照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情感和意志、思想和品德,辅之以教材、仪器和设备,从事教书育人的劳动,有计划地引导自己的劳动对象——学生成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延续所需要的产品——劳动能力.劳动能力的生产与物质产品的生产有着很大的不同.物质生产的劳动对象不具有能动性,其生产有一定的模式和程序;而劳动能力生产的劳动对象是具有能动性的学生,对其进行教育培养,没有确定的工艺过程和技术规范,比塑造物质产品复杂得多,要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相似文献   

8.
选择题就是在题中同时出现一定的条件、问题以及多个备选答案,要求选出一个(或者几个)符合题意的答案的一类题目。解答选择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学生要迅速、准确地解答选择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9.
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前提就是要实现生产力基本要素的合理结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首先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我区有49个贫困县,全区目前尚有60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部份人口主要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资源缺乏、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大石山区。这些因素严重制约大石山区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力。无疑,只有使大石山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得到合理组合,才能发展大石山区的生产力。一、大石山区生产力基本要素组合中的突出问题(一)沉积大量的剩…  相似文献   

10.
选择题就是在题中同时出现一定的条件、问题以及多个备选答案,要求选出一个(或者几个)符合题意的答案的一类题目。解答选择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学生要迅速、准确地解答选  相似文献   

11.
问题和习题的区别。习题,英文是exercise;至于问题,英文则是problem。一般来说,问题的范围要大些。数学问题分两类:一类是常规的,即背景简单、条件明确、答案唯一、解法常见的问题,习题和考题中多半是这类题目。另一类是非常规的问题,这类问题设置的情境相对复杂、条件隐含、答案开放,没有现成的解法可以套用,常称之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什么是问题解决。所谓问题解决,专指解决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已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要解决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社区老年教育是直接面向老年人的教育,可以在宣传先进老年观,建立老年人扶助和学习组织,提高老年人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等多个方面发挥其特有作用。社区教育参与到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实践之中,成为社会发展和社区教育发展的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强化劳动文化培育,对于解决学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有教育无劳动、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至关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劳动文化缺失,严重制约了劳动教育在学校的深入开展.劳动文化培育是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必然要求,要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劳动教育有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学生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线段、角》一章是学习初中几何的基础,在本章中,有关线段、角的问题,常常出现多解(即答案不惟一),初学几何,解答时一定要缜密思考,以防丢解.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新时代,小学教育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一定要能够切实加强针对劳动教育的号召,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地解决中小学生缺乏劳动实践能力的现实问题。当前我国小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水平与国家的实际要求之间仍然存在有较大的差距,在这样的现实情况面前,小学一定要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本文研究小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培养困境及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浮力的学习,要通过探究进行,要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对于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标准》的要求是知道的层次,不要求进行复杂的、综合性的浮力计算,但要求学生能解决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浮力问题。而同学们在学习中,对解决实际问题总是难以随愿,本文探析浮力易错题的成因。一、受题目信息的干扰解答物理试题时一定要抓住有效的信息。信息的捕捉对解决物理问题至关重要,但试题往往会有一些信息会对解答产生干扰,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运  相似文献   

17.
以思维发展的趋势为标准,或者说,以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为标准,可大体将思维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集中思维是从多到一的思维。它要求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或者是在众多现象中,发现共同的因素。发散思维是由一到多的思维,它往往沿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寻求不同的答案。这两种思维方式都是有益的,相互协调的。例如,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抓住中心和关键,这是集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寻求多种途径和方法,这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所谓有用劳动的“有用”是高于使用价值的“有用”。高于使用价值的“有用”指的是人生价值的实现。对人生价值实现有用的劳动也就是对和谐人生有用的劳动。实行和谐人生劳动的关键是引导、节制人的欲望,提升人的能力并使之有效发挥。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决定了雇佣工人的劳动很多是有使用价值的无用劳动。《资本论》的有用劳动观实际上揭示了经济学归根到底是一门人生之学。同时启示人们:在经济发展中,必须注意无用劳动对自然的破坏;解决好劳资关系不和谐问题,不应以损害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进行劳动;要通过节制和引导人的欲望,发展人的能力,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来发展和谐人生经济。  相似文献   

19.
学校的实践建立了不少教学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夏天的劳动野营和学生的生产队;高年级学生的劳动队;在教学与生产的联合职业学校学习。其主要目的是,在所有这些工作的进程中,完成对学生的德育任务。首先要求儿童们的劳动应该是真正生产性的,认真严肃的,有益于社会的,但愿在集体劳动中,学生们能真正地参与社会主义的生产,了解企业的经济学,了解劳动组织;而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参加社会主义竞赛。参加社会公益劳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顺利解决职业定向问题,也有助于在物  相似文献   

20.
歌唱艺术是人的精神产品,歌唱者在创造歌唱艺术产品的劳动中,无论在演唱技巧的表现上,还是在歌唱艺术的表演上,自始至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学习声乐一定要去学习、认识、把握这种心理活动,更科学地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解决声乐学习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