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如下疑惑: 1.课堂活动体验"虚化",淡化语文知识.课堂气氛活跃,一会音乐欣赏,一会书画展示;又是课本剧,又是多媒体.花样翻新,眼花缭乱,表面上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可课后问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茫然.课堂成了"满堂问",学生的身心似乎达到了愉悦,但语文本身的内容却未被重视.  相似文献   

2.
从"乾坤初转"的早春,到"六一"儿童节前夕的立夏,我几次来到北京东华门幼儿团,听了特级教养员王继芬同志的许多节课.想了解这位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是怎样在孩子的心田播下智慧的种子,又是怎样进行"催芽"、 "育苗",使他们茁壮成长的.  相似文献   

3.
最近参加教学研究,我们听了这样一节小学三年级的科学课. 这是首师大版科学教材"生活中的水"的一节内容,主题是"吹泡泡",是在学生学习"水的溶解"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肥皂、洗涤灵等自制泡泡液体来进行吹泡泡的一堂扩展活动课.教师事先让学生自带了各种材料和相关用具.  相似文献   

4.
"老师,王晓又往我水瓶里吐口水!""老师,王晓往我椅子上涂胶水!""老师,王晓……"又是王晓!他的名字成为同学们告状的"关键词"!难怪其他老师说他是匹"害群之马",这不,又掀起阵阵波澜了!在学校体育节期间,我得好好"关照"这个"小调皮",免得班级被搅乱了!我这样想着.  相似文献   

5.
1 教学内容解析 "根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人教A版)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第一节"指数函数"的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中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的有关概念、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n次方根的概念、表示和性质.这是一节概念课,数学概念是学生数学思维的细胞,是理解数学本质的关键所在.概念课的教学又是中学数学中至关重要的课型,是其他课型的基础.而这节课又是指数函数的开端,教学设计的如何直接影响着指数函数的教学质量,所以这节课值得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 1 案例背景新课改以来,听了很多课,从中发现:有的教师为了上一节公开课,往往要准备三四天,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所有能用电脑展示的内容全部"灌"入电脑,学生也忙着准备小品表演、收集资料等。课堂上,教师围着键盘和鼠标转,教学活动成了"看电影",电脑屏幕五彩缤纷,学生"目不暇接";学生活动一个接一个,又是画,又是演,资料汇报时"一片片举手",课堂上很是"热闹",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了。  相似文献   

7.
欣赏完韩东老师的《折线统计图》,我的脑子里一下子冒出了老子的话:"有无相生"、"众妙之门"。韩东老师为什么能把一般老师不敢上、不愿上的一节数学课上得如此动人?如此深入人心?我想是因为——无中生有。他课中所设情境的"有",在我们头脑中"无",又是生活中本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考试模式下,语文在高考中占着极重的地位,而作文又是语文考卷中权重最大的一块,为此,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语文高考的成败,如何提高高中写作教学效果呢?一、观察、认识、思考生活"生活即写作源头",纵观各种教材,"观察、认识、思考生活"始终处于教材的开篇位置。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的写作专题一:"你的生活很重要",第一节写作课就与生活构成了联系。从教材的内容设置来看,提示文字不算短,说教式地叙述着"生活很重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教材必修二第七章第六节"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一节的内容属于探究实验,该实验探究是对功、弹力做功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和应用,给学生增加探究与体验的机会,以体现新课程改革中"探究发现、合作学习"的理念,同时又是为后面学习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作好知识和思维上的铺垫。因此,为了能够处理好该节内容,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教师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更好地实施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出创新人才,这不仅使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更使广大一线教师忙活其中。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了教学改革,昨天还是"六步教学法",今天就是"杜郎口",明天又是"三勤四环节",如此之快的更换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师应接不暇,而且学生也无法接受。  相似文献   

11.
ABC     
"ABC",小孩随口就会念,可是我班却有个同学叫"ABC",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这会儿不说,大家先来看一个片段——又是一节英语课,我的同桌王树林最讨厌英语了,他的口头禅是:"叽哩呱啦的像外星语。"所以他的英语成绩总是"数一数二"(倒着  相似文献   

12.
1教材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的内容,包括酶的作用和本质两部分.教材通过"比较过氧化氧在不同的条件下的分解"的探究实验来论证酶的作用;借助于资料分析来说明酶的本质.规范设计对照实验、分析变量的能力和领悟生物学研究思想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探究性学习必须具备的素质. 本节内容又是生物教材中第一次涉及到变量控制,要求学生能通过分析自变量、应变量和无关变量,学会根据实验目的控制各种变量,是学会设计实验的基础,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意外的收获     
今天第四节又是语文课,望着学生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地走进课堂,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心想: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肯定完成不了,即便完成了,学习效果也不一定好.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要想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学能力对于人的未来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是各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它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阅读",乍一看好像是语文课和外语课中的专用名词,但实际上,数学课更离不开阅读能力培养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15.
四边形既是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图形,又是"空间与几何"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是本章一节十分重要的内容.它是在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判别;三角形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别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设计教学时应立足于学生的"学",通过让学生动手、观察,经历发现、说理、完善等过程,培养其操作说理、观察归纳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对比、归纳的思想方法.在对比和讨论中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利用旧知去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在课堂上采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验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它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9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教材中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介绍其在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其中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正>王尚志教授指出:"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能从一节一节的教学中跳出来,以"主题(单元)"作为进行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考对象.可突出本质——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教学方式多样化,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师专业水平".笔者在区初二数学教研活动中,执教"中点四边形",经过公开课前"试教",同校老师一起进行"磨课",对本节课的一些环节,进行改进和优化.现加以整理,总结如下.一、教材分析"中点四边形"是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9章"中心对称图  相似文献   

18.
课间     
"听那丁零的下课铃声送来十分钟,来吧,来吧,来吧大家都来轻松轻松……"伴着轻快的铃声,我照例哼起了这小曲儿.初三的我们最喜欢下课铃,因为下课铃能给我们带来十分钟,可以出去透透气、晒晒太阳.讲台上的老师夹着书刚走出教室,教室里立时一阵哄闹,歌声、叫声、笑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收拾好上节课的课本,看一看课程表,下一节课是历史,呜啦!又是一节"食品大聚餐".难怪那么多人都下去了呢!我准备趴在课桌上睡几分钟--每天晚上作业太多,又要复习,精神状态极不佳,上课总要"钓鱼",何不乘此机会,"补"一下呢!  相似文献   

19.
这节课是王昌胜老师在2007年3月"中美小学数学交流会"上作的一节研讨课.这节课与同台展示的其他课相比,进行得并不十分顺畅,其间甚至有些"磕绊",但这节课成了参会中美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保持并提升课堂的"语文味"?从"读"这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教学的《天上偷来的火种》一课,谈谈如何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从走近文本到走进文本,在"读"中反复与文本对话,感悟人物形象. 一、一箭双雕"入境读",进入文本的情境之中 课伊始,学生还没有完全从课余的兴奋回到课堂,此时可以创设一种走近文本的机会,或者安排学生一节一节轮读课文,或者老师和学生接龙"互读"课文,主要是了解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