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产物,是对毛泽东对外开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认真总结我国对外开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世界形势与我国国情,提出了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并就对外开放问题做出许多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不仅继承了毛泽东对外开放理论,而且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实现了对毛泽东对外开放理论的超越.邓小平能够实现对毛泽东对外开放理论的超越,其原因在于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国内、外环境的改善、对周边国家和世界主要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借鉴以及其本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等.  相似文献   

2.
<正> 权延赤在《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一书中,用访问的形式向跟随毛泽东15年的李银桥同志提出了20个问题,第19个就是“毛泽东不赞成对外开放吗?”李银桥回答:“无稽之谈”、“废话一堆”,并讲了很多道理,令人心悦诚服。我们认为:毛泽东是新中国对外开放的奠基人。 我们讲对外开放,是指与世界各国平等、独立的外交关系,互利互惠的经贸、科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主张,为对外开放提供了一定的思想理论基础,并为此作了一些积极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提出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理论,并成功地进行了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初探荣瑞和,田玉森1毛泽东虽没有直接使用过“对外开放”这个概念,但其对“对外开放”理论的阐述却是相当深刻的。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就其理论根源来说,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对外开放理论,又批判地吸取了中国近代先进人物对外开放理论的合理...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毛泽东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 ,都是注重对外开放的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切民族 ,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和“欢迎外国资本的投资”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由于主客观多方面原因 ,有其历史局限性 ,但其理论的光辉仍然照耀着后继者  相似文献   

6.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对外开放一系列的基本思想,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国际国内环境制约着我国全面开放的程度,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四人帮”的干扰,使我国对外开放遭到严重的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今国际国内的形势,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使我国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一个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向内地全方位、大开放的新格局,开创了一…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有的人在比较中国毛泽东时代的自我封闭和邓小平时代的全面开放实践时,往往不作历史的具体的分析,片面地认为毛泽东是主张闭关锁国、不赞成对外开放的,而邓小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首倡者和一代宗师;有的人认为邓小平的全方位大开放理论与实践不是对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是“非毛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理论和实践的基本点,毛泽东都提到了,邓小平的贡献在对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进行解释、发挥和实施,等等.对此,《邓小平文选》给我们做出了明确而科学的回答.为了搞清楚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对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历程及其相互关系,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开放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立性、全面性、长期性、求实性、灵活性等鲜明特点。他明确提出了“全部开放”的思想及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并从理论上解决了向外国学习的一系列问题。但是毛泽东的开放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表现在:在对外开放的着眼点上以政治需要为主;在对外开放的目的上以互通有无为主;在对外开放形式上以做生意为主;在对外开放的主体上以国家为主。  相似文献   

9.
对外开放,是毛泽东所倡导的。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现时代所进行的改革开放仍有重大指导意义。 毛泽东对外开放观溯源 毛泽东对外开放观,当发韧于毛泽东青年时代对“新学”的吸收。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追忆道: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这些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  相似文献   

10.
“独立自主”思想的确立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在毛泽东看来,“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是一致的。这个思想在中国的形成有历史的必然性。它对于国际革命尤其是第三世界有特殊的意义。当前,在我国进一步贯彻“独立自主”的方针,必须一面深化改革,一面扩大开放,才能有力地加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与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对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又有了丰富和发展,这表现在对外开放思想的立论依据、内容及政策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独立自主”思想的确立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在毛泽东看来,“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是一致的。这个思想在中国的形成有历史的必然性。它对于国际革命尤其是第三世界有特殊的意义。当前,在我国进一步贯彻“独立自主”的方针,必须一面深化改革,一面扩大开放,才能有力地加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即确定了对外开放战略。暂缓收复香港,留作新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打开了新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向一切民族和国家的长处学习,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还不十分成熟,实践活动历经坎坷,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如今天的对外开放,但他毕竟为后人开辟了对外开放的广阔道路。  相似文献   

14.
在“两论”教学中,师生必须着力解决以下几个认识问题:毛泽东关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邓小平对这一路线的重新确立;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联系和区别;毛泽东的“革命观”和邓小平“改革观”的联系和区别:毛泽东一贯坚持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与邓小平反复强调的实施扩大对外开放思想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对外开放理论上进行探索,并形成了关于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些重要思想,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他这一方面的思想没有得到成功实践。邓小平在吸收这些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实现了革新和超越,并在实践中开创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对外开放,作为党和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虽然形成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然而其理论的最初萌芽却诞生于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那里。探讨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对于全面评价毛泽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走对外开放道路,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内容、原则等方面对毛泽东对外开放的思想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早在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就说过:“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制定对外开放政策的过程中,自觉按辩证法办事,为对外开放的顺利发展和不断扩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时值改革开放20年之际,深入学习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辩证法思想,对于提高对外开放的理论自觉,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最早提出了对外开放的主张,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奠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基础。由于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因素,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还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邓小平突破了这些局限性,使 毛泽东倡导的对外开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快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是伴随着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深入而形成和发展的。毛泽东奠立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指导 思想,他的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主张和做法,对今天我国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早在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全国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就说过:“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制定对外开放政策的过程中,自觉按辩证法办事,为对外开放顺利实施和不断扩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时值改革开放20年之际,深人学习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辩证法思想,对于提高全党对外开放的理论自觉,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