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晚报业带着20世纪的骄人业绩跨进了新世纪。21世纪晚报面临两大严峻挑战,这就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的考验。本文就中国晚报在新世纪应怎样发展,它的前途和命运如何,作了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武汉晚报推选的消息《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荣获一等奖。我们深感荣幸,特将该文写作过程与写作体会记述于此。百余市民投诉“大处方”武汉晚报有一条为江城百姓所熟识的“新闻110”热线,这条热线一头连着读者,一头连着报社,编辑部一些重大选题往往来自于此。2002年上半年,编辑部在集中研究半年来“新闻110”热线线索时发现,有百余市民对医院医生乱开“大处方”反映强烈,意见集中。但由于这些投诉都不够典型,说得过于笼统,指向不一,加之我们的一些采访被有些医院以技术方面的原因予以搪塞敷衍,有一些零星报道…  相似文献   

3.
自香港最后一家晚报新晚报于1997年6月宣告停刊,受到震撼的中国晚报界从此多了一个话题:晚报是不是要走下坡路?中国晚报还能红多久?中国的晚报到底会是怎样的结局?似乎现时谁也说不准。在此背景下,研究一下新时期中国晚报业发生、发展的轨迹,寻觅其中的内在规...  相似文献   

4.
以跨世纪的大视野办市场经济中的晚报业孙月沐上背景:时代的产物中国晚报业的长足发展,空前繁荣,独立成军,形成气候,若认真擘算,也就是这十几年的事儿。不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大多数晚报被停刊被关闭,还是此前屈指可数的晚报的惨淡经营,无论就数量计,还是就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晚报协会为了进一步推动晚报界的学术研究工作,决定设立中国晚报优秀论文奖。8月份举行的第16届晚报年会首次评出中国晚报优秀论文奖10件,《新闻战线》刊发的3篇论文榜上有名,是全国获奖最多的新闻专业期刊,其中丁法章的文章《乘势而上壮大自身———对新世纪我国晚报业的展望》被晚报协会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奖的评选,获得了二等奖。中国晚报协会设立优秀论文奖@郝轼  相似文献   

6.
备受业界关注的中国晚报峰会于2003年12月12日至15日在深圳五洲宾馆隆重举行。本次峰会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和深圳晚报社共同主办,旨在探讨中国晚报业如何通过资本运作与跨地区合作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晚报的事业。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李夫,会长单位、北京晚报总编辑任欢迎,执行会长单位、羊城晚报总编辑潘伟文,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秘书长李丙仁,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宣传部副部长刘庆  相似文献   

7.
晚报也要高扬主旋律,晚报也要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宣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发展经济这个最大的政治放在首位,这勿容置疑。但如何高扬主旋律,讲究引导艺术,注重宣传效果是实实在在的大课题。《大庆晚报》作为一个中等城市的晚报,创刊不满二年就闯入全省“十佳报纸”的行列:2005年发行量达10万份:2007年全国权威评估机构评定《大庆晚报》品牌价值为10.78亿元:2008年跻身全国地市报业五十强。阅读“晚报”已成为许多大庆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的影响力可想而知。那么群众为什么喜欢它?  相似文献   

8.
年前在上海举行的1992年全国晚报会议(全称是“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七次年会暨全国晚报第十次经验交流会”)给人们留下一个强烈的印象,这就是:迅速繁荣起来的我国晚报事业,已成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支劲旅;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晚报向日报老大哥提出了挑战。在这次全国晚报会上,不时听到新闻界同行们谈论“晚报热”或“晚报现象”。晚报事业的发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恐怕在我们的新闻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这也充分表明,晚报的迅速崛起,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注目。所谓的晚报现象,对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繁荣,对新闻改革,乃至新闻事业如何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都带来了许多新的  相似文献   

9.
一、省级党报面临新闻改革的紧迫课题 近年来,新闻界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省级党报在发行中遇到严峻挑战,碰到严重困难;但省级党报所办的晚报、都市类报纸却异军突起,发行量一路飚升,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引来新闻界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什么会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呢?具体分析,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党报在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同时,对受众的阅读心理研究不够,重视不够,站在读者角度考虑新闻宣传选题、写作、表述不够。现在读者的阅读心理,与报纸铺天盖地长文章、大块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而晚报、都市…  相似文献   

10.
1997年7月27日,香港最后一家晚报《新晚报》宣告停刊。霎时间,在我国内地新闻界引起了极大的震撼。人们疑惑:内地晚报是否也要走下坡路?内地晚报还能火多久?2001年元旦,广州“黑马”《南方都市报》发出了“明年只有两人争夺冠军”的宣言,锋头直指《广州日报》,把老牌大众化报纸《羊城晚报》远远“抛在脑后”。倒是《广州日报》在发现主要竞争对手已经不是《羊城晚报》之后,流露出了惺惺相惜之意。一度如日中天的晚报事业陷入四面楚歌了吗?究竟我国晚报业的前途与命运怎么样?晚报将如何发展,何去何从?本文拟就这些问…  相似文献   

11.
“五色土”是《北京晚报》一个综合性的文艺副刊,以文艺为主,也包罗其它的东西,例如历史、地理等等,中外古今其它内容的稿件也包含在内。邓拓同志在晚报上开了一个栏目叫做“燕山夜话”。一个星期两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邓拓同志有所接触。他说:“你们晚报办副刊,包括办一张报纸,一定要抓一头,不能够武大郎攀杠子,两头抓不着。”怎么叫做两头抓不着呢?这是说一张报纸,包括副刊,究竟是办给谁看的,是办给上面的人看,还  相似文献   

12.
有学者两年前就提出中国传媒业将有“拐点”之虞。2005年,当中国传媒业特别是报纸平面媒体广告全面下滑的时候,似乎印证了这一点。就媒体而言,真正的敌人不是困境的出现和经验的缺乏,而在于不善于及时把握变化的要求,提出相应对策,并及时推动其实施。就党报性质的晚报而言,应该  相似文献   

13.
石新宇 《新闻爱好者》2011,(20):111-112
晚报已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仅深受市民朋友的喜欢,而且深受农民工朋友的欢迎。由于拥有庞大的受众,最近十多年,许多城市的晚报业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的已经形成产业链条。可以说,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晚报业的发展前景仍然是十分辉煌的。但是,作为  相似文献   

14.
元旦前夕,由中国记协主持,在昆明召开了全国晚报会议。会上交流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宣传经验,并对如何进一步办好晚报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这是“文革”以后第一次全国性的晚报会议。与会者有来自全国各地十七家晚报及有关单位代表四十余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晚报事业日见繁荣。除了“文革”以前的少数几家晚报复刊以外,大多数晚报是近几年创办  相似文献   

15.
石新宇 《新闻爱好者》2011,(10):111-112
晚报已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仅深受市民朋友的喜欢,而且深受农民工朋友的欢迎。由于拥有庞大的受众,最近十多年,许多城市的晚报业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的已经形成产业链条。可以说,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晚报业的发展前景仍然是十分辉煌的。  相似文献   

16.
《声屏世界》2013,(7):101
在三峡晚报荣获"全国报刊经营管理优秀团队"这一殊荣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社长、党委书记邹贤启即题词"三峡晚报广告铁军,克难奋进争创一流"。在此次特刊推出前,邹贤启对三峡晚报寄予厚望,勉励三峡晚报以此为动力再上新台阶,并勉励三峡晚报"努力办成民众最喜欢的媒体"。2013年5月20日,三峡晚报200版惊艳霸气的新闻特刊《从优秀到卓越——"美丽中国·美丽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全景报告》横空出世。邹贤启再次批示:"很好!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充分说明应对新的经济形势,要善于创新,事在人为!感谢三峡晚报全体同志。"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所代初期,中国晚报业获得迅猛发展,当晚报的发展步入相对的稳定和成熟期之后,各家晚报又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周刊。这些周刊琳琅满目,丰富多采,一时间周刊林立,成为晚报的一个个亮点。但是,也应该看到一个普遍性的现象:晚报的发展不过是十几年的时间,周刊产生是更晚的时间,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周刊尚处在由“草莽”时期向成熟时期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18.
董天策  谢影月  丰帆 《传媒》2004,(7):20-21
晚报的发展前景引起国人的关注,开始于1997年.这年7月27日,香港<新晚报>停刊,结束了晚报在香港的历史,国内业界不能引起警觉.但是,这不过是外在的诱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都市报已经迅速崛起,显示出直逼晚报乃至挑战晚报在市场中优势地位的勃兴之势,晚报人不能不感到震撼.从此,"红旗还能打多久"就成为不少晚报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隐忧.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众多的晚报中,应当说纯纯粹粹的晚报,为数很少,绝大多数的晚报集党报与晚报功能于一身,发挥着双重作用。实际上,就是在与党报并存的情况下,晚报也担负着及时、准确、迅速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因此,晚报必须在处理好这两个方面工作的同时,显示出自己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信息传播电子化、数字化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对晚报都市报的冲击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分流了其读者群,抢占了其广告市场,这对从一出生起就被推向市场化的晚报都市报来说,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在这种环境下,创造了近二十年辉煌业绩的晚报都市报怎么办?与以前的粗放式增长相比,晚报都市报已进入内涵增长期,进入了比拼耐力和综合实力的"相持阶段",这对办报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