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本文将近20年来新型人地关系理论归纳为:人地关系调控论、人地关系危机论、人地关系目标论、人地关系方法论四大类及14小类,对其研究可以为人地关系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各种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的基本理论有“人地关系论”、“区位论”、“行为论”等等。其中“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客观的关系。不论是采集狩猎的原始社会还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类时刻也离不开自然环境,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人地关系理论就是对这种客观关系的主观反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中国高师地理专业可持续发展初论王岩韩永学一、关于可能论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一)可能论。纵观地理科学理论与实践演化史,人地关系论贯穿始终,为地理科学生存与发展的理论基础。而可能论作为人地关系论的重要理论自成一派,批判了F·拉采尔的地理环境决...  相似文献   

4.
人文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而一种全新的人地关系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与必然选择.高师人文地理教学中必须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并以其为主线贯穿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教学内容,同时,建立学生主动参与为辅、课堂内外结合两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地关系在地理学中是指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随着社会和生成力的发展而发展,先后经历了天命论、地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协调论等认识阶段。当前,人地关系的协调论已成为全球共识。  相似文献   

6.
在有关人地关系的广泛讨论中,就人-地矛盾双方主、次问题的讨论始终是一条重要的“红线”,中西方关于这一问题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1)地理环境决定论;(2)适应论;(3)相关论(交替作用论、生态论、共创论);(4)唯意志论;(5)可能论。然而,对人地关系的实质问题至今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地理学应当重点研究人地关系的实质问题,提出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指导人地关系实践活动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石倩 《地理教育》2015,(Z1):25-26
一、研究背景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高中人文地理以区位论、人地关系论为理论基础,侧重研究人对地、人与人的关系,以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承担着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和培养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的基本任务。高中地理必修一以自然地理为主,必修二以人文地理为主,必修三则侧重区域地理。无疑,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重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人文地理教学中深化可持续发展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新的人地关系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理论丰富和完善了人文地理学理论,较全面地反映了人地关系的实质,是目前人地关系理论的制高点.它既是对人文地理学教学现状的挑战,也是人文地理教学提高质量的重要机遇.本文主要探讨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并进一步明确了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地关系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而人地关系是地理学埋论的研究重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切发展缺乏后劲.在中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本文从生态旅游的自身特点出发,论述了人地关系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生态学理论和系统论是其发展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1.
人地关系是一种动态演进的关系,其研究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等学术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20世纪以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在理论和方法、区域人地关系、实证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揭示我国各时期人地关系研究的特征,为更好的开展人地关系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人地关系泛指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与自然辩证法的交叉部分。近现代的人地关系理论归纳起来有两类,即决定论和非决定论,世界上的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人地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思考,终于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指出,人类必须科学地认识自然并按’照自然规律改造自然。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乡村地理学理论的发展演化,总结了我国乡村地理学萌芽、停滞、复苏、发展的4个阶段;阐述了乡村、乡村地理学、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地理学的内涵,明确了乡村地域系统是乡村地理学和乡村振兴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着重解析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文化生态学理论、城乡关系理论、农业区位论在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区域地理案例、人地关系素材可谓举不胜举,我们应该以"人地关系"为区域地理复习的逻辑主线,保证区域地理复习不是简单、类似重复,又能保证全面、客观阐释人地关系。本文结合"人地关系"的理论和以西北地区为例的区域地理教学案例提出了基于"人地关系"理论下的区域地理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天人合一”、“人类中心主义”等人地关系理论的分析,认为不同的关系论是人类在社会发展的一同认识,进而指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经历环境决定论、人地或然论与征服自然论之后,人地关系和谐成了全球共识.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地关系和谐之道.可持续发展可以理解为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的环境资本、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形成、互动、转化.不同类型资本及同类资本内部的替代与互补,实现各要素间动态平衡是人地关系和谐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共生思想为理论基础,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昆明市各县区的资源环境基础和人地关系状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昆明市各县区人地关系状态存在着空间差异性,因此,各县区应结合自身资源环境基础状况和人地关系状态,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资源环境基础较好而人地关系较缓和的县区应加大开发力度,资源环境基础较差而人地关系状态较为紧张的县区应注重资源环境的保护,同时加强区际联系,加大对互补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论研究范式是从事教学论研究的专业人员共同遵守的信念、价值,遵循与认同的理论、方法等构成的一套相对独立的话语体系。教学论研究范式主要经历了形式逻辑学研究范式、自然科学学科类研究范式、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类研究范式三种类型。从研究的发展来看,未来教学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将以人、科学、文化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以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需求为价值导向,以融合与创生为手段。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回顾人地关系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人地关系的内涵、特征,人地关系的构件、运行机制及其演进.最后进一步分析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为:人地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人地关系的协调;人地关系协调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田伟 《教师》2012,(15):128-128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人文地理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核心自始至终是人文地理学,深入研究人文地理学理论作用机理及其演化的规律性,从多学科视角分析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理论,通过创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将人地关系系统地整合起来,形成新时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框架,这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顺应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也对推动我国城市区域社会经济持续良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