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语文新课程明确将古典诗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一项重要举措,这由古典诗歌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可以看出。古典诗歌本身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古典诗歌教学的难度系数不低,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引入语文教学,可以提高整体诗歌教学水平。格式塔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诗歌鉴赏知识有  相似文献   

2.
亚川 《集宁师专学报》2000,22(3):91-91,94
高校中文系讲授中国古典诗词除了传统的“知人论世”方法外,随着近年来新观念、新方法的引入,古典诗词的课堂应该是路径颇多境界翻新。一首作品可以从文艺心理学入手讲解,也可从文化学角度进行鉴赏;可以用原型批评,也可用审美“格式塔”。总之,古典诗词的教学已经摆脱了过去单一的方法而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时也能经常品尝鉴赏的新鲜滋味。但是,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窃以为还缺少一条路径——从创作入手深化鉴赏。提高古典诗词的素养。  相似文献   

3.
格式塔心理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派 ,所提出的“整体性”“异质同构”等理论主张 ,运用到诗歌鉴赏上 ,可以使我们从整体、闭合、同构等新的视角对诗歌艺术进行品鉴 ,以探得文学接受的审美真谛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学的一块瑰宝。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发展最充分的一种文学形式。在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中,古典诗歌鉴赏是占重要地位的。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很大作用。新课标下诗歌鉴赏成为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途径。如何开展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使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已成为语文老师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的中、高考语文试卷加大了对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的考查力度,题型由原来的选择题变为简答题,分值定为8分,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同时要加大对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和备考力度。怎样鉴赏中国古典诗歌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经过多年高三教学总结的“三审”“四品”法鉴赏中国古典诗歌,颇有成效。在此,愿与语文界同仁互相交流,以促共进。  相似文献   

6.
吕行 《考试周刊》2012,(7):30-31
格式塔心理学是20世纪盛行于西方心理学界的主要流派之一。它融合了心理学、文学、哲学、语言学等众多学科。本文阐述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在理解诗歌意象、鉴赏诗歌、诗歌翻译中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在格式塔框架下研究庞德对中国传统诗歌的翻译更加具有文学和心理学的意义。格式塔质的建立对于读者理解诗歌的感情,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十分关键。在格式塔的框架下,评判一首诗歌译作成功与否的标准在于译者能否成功建立起与原诗相对等的格式塔意象。理解格式塔心理学在意境生成方面的作用机制,对于诗歌鉴赏和翻译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隆升 《江西教育》2004,(10):30-32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当代学生学习古典诗歌若没有掌握一定的鉴赏策略,就会如入宝山空手回。为此,我们必须以广义知识观为视野,全面革新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知识基础.强化古典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完形理论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发展而来的。格式塔心理学是在二十世纪初产生的一个重要心理学流派,创始人是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而“完形”是由意译得出。“Gestalt”的基本意思是“形式”、“图形”、“形状”,在格式塔心理学中被赋予了“形式在感觉中生成”的含义.具有“整合使之完形”之意.所以中文意译为“完形”。完形心理学是一种反对元素分析,强调整体组织的心理学体系,其中一些理论原则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笔者就“知觉完形”理论、“完形强压”理论、“异质同构”理论来谈谈完形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以期开拓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空间.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增加了古典诗歌鉴赏主观表达题,目的在于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和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对诗歌作品既能“意会”,又能“言传”。因此,我在诗歌教学和训练中注意从方法的指  相似文献   

10.
一、片段解意。联缀成幅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具有完整性。它会把统一的各个片段连结在一起,补缀中间缺失的环节。以此合成一个整体。而我国的古诗正好具有典型的“格式塔模型”:四句(或八句),每句一个意思或景象,并以韵律联结,构造成篇。要读懂诗意,首先要将文字转化成图画(意象),这就涉及到诗句的理解了。又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儿童倾向于形象认知。综上所述。即可得知:诗歌教学的关键乃在于诗歌句意的解释。为了使讲解更具体些,兹以两首诗的教学为例——  相似文献   

11.
张勇 《考试周刊》2011,(93):11-11
古典诗歌鉴赏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作用。新课改特别强调审美教育,而诗歌鉴赏是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途径和重要内容。系统、深入地研究诗歌鉴赏教学的规律,寻觅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希望对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有一定  相似文献   

12.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增加了大量诗歌,其数量约为旧教材的8倍,尤其是古典诗歌,教材编排更趋系统化、多样化,而诗歌鉴赏以及名篇佳句的背诵默写又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之一,因此,诗歌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师应重视诗歌(特别是古典诗歌)教学。笔者在执教过程中,尝试了一些做法,并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现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事业的发展背景下,弘扬传统文化的理念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融合到了语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鉴赏教学,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古典诗歌作为传统的高雅艺术,往往以丰富的想象以及凝练的语言,简练优美的表达着真挚的情感。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有利于促进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本文将简要分析,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应用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4.
格式塔心理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派提出了“异质同构性”,“闭合性”以及“整体性”等原则。利用同构、闭合以及整体等视角来鉴赏、翻译诗歌的意象,可以印证作者初始客观事物时的情景,从而理解格式塔心理学在意象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诗意的重构在20世纪初的格式塔心理学那里,实乃是"完形"的过程。格式塔心理学主张"格式塔质"即经验的整体,该整体并非各部分简单的相加,而是经过主体知觉活动进行的积极组织和建构。这种新质不属于具体的任何部分,却和各个部分都有联系。这种新质具体表现在诗歌鉴赏过程的同构性、超越性、直觉性效应,对诗歌鉴赏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婧 《学周刊C版》2019,(15):64-64
诗歌鉴赏是高考中的考查内容之一。而高中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普遍偏低,古典诗歌教学缺乏应有的生机。学生在这一题的得分率却比较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的水平。任何形式的教学都有一定的方法,诗歌鉴赏也是一样,教师应该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进而提升高中古典诗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靳丽卿 《学周刊C版》2010,(3):151-152
古典诗歌教学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也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虽然关于诗歌教学的方法举不胜举,也有许多古诗鉴赏的方法和技巧,但是每次考试诗歌鉴赏题往往还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题。为什么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却收效甚微呢?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古典诗歌鉴赏始终是灰色的,舍本逐末,只注重了表面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的实质是语境教学。古典诗歌鉴赏作为文学鉴赏中特殊的一种,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立足语境,发挥语境功能的辅助作用。我们可以利用语境的解释功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古典诗歌的语言;利用语境的判断功能,帮助学生鉴赏古典诗歌语言的表达效果;利用语境的预测功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古典诗歌的意境;利用语境的创造功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古典诗歌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阶段,语文的学习已经从简单的知识积累过渡到鉴赏学习。在鉴赏学习中古典诗歌鉴赏一直都是重中之重。由于这些诗歌创作年代的久远,学生对于诗歌中的一些感情和意象会出现疏离,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在含义,使得鉴赏效果降低。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在鉴赏教学中要从"知人论诗"和掌握古典诗歌的主要意象两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技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并联系中国古代文论、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提出一些新的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