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由一堂作文课引出的联想日前在一所学校听作文课,老师出了一个半命题作文《××的老师》,一位学生决定写《幽默的数学老师》。老师问:"你想写数学老师哪些幽默表现呢?"学生挠挠头说:"数学老师上课时,经常打喷嚏。"此语一出,全班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2.
宋宝莉 《陕西教育》2005,(10):40-40
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幽默可以化解冲突或尴尬,带给人快乐。西方人认为没有幽默感简直代表着做人的失败。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为他儿子写祈祷文时,就祈求赐给他“充分的幽默感”。可见西方国家对幽默的重视。而中国则是比较不重视幽默的民族,从小到大的教育,父母及老师几乎没有对孩子  相似文献   

3.
张立花 《山东教育》2003,(16):33-33
面对枯燥的写字教学,刚刚入学的孩子们兴趣索然,我也教得很吃力。但因为一节课,我们班却改变了这种消极的状态。“下面,请同学们抬起头,睁大眼睛看老师写‘母’这个字,大家注意一下母的笔顺。”我努力地用生动的、幽默的语言唤起孩子们的兴趣。“竖折、横折钩、横、点、点,大家注意要先写横……”我正讲得卖力,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嚷了一句:“老师,你写错了!”“错了?”我的脸腾地一下红了,“‘母’我写了20年了,一直就这么写。怎么会错了呢?”“老师,你是错了。昨天,爸爸、妈妈帮我预习,爸爸跟你写的一样,妈妈却是先写一点,然后写一横,最后…  相似文献   

4.
课堂小插曲     
一心亦可二用。这天,蒋老师正在给大家推荐作文中的精彩片段。蒋老师时而讲解,时而幽默地点评,引得大家笑个不停。突然蒋老师把目光转移到姚雨身上,大家也纷纷扭过头去看姚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大家好,很高兴再次和大家见面。最近不少同学纷纷来信诉说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其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同学表示,在写人叙事时,老师要求要写出人物事件与众不同的细节来,可是自己却总是写不好,想请教一下QQ站的老师们,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办才好。今天,我们特意请来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的老师,为大家解答一下如何用细节来表现人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他们     
文题回放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不写成诗歌,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7.
徐静芳 《早期教育》2005,(12):18-18
大一班的音乐活动开始了,老师正带领小朋友一起学唱歌曲.这时,有两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时,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待这个活动单元结束后,我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教育."刚才小朋友在唱歌时你们为何打闹?""我们没有打闹."他俩竟然不承认.我问全班小朋友有没有看到他俩打闹,大家都说看到了,并大声喊:"老师,罚他俩站到前面去!""不给上音乐课!""不许吃饭!"等等.看他们的神情个个欢呼雀跃,异常兴奋.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一门课程有了兴趣,教师教起来才能事半功倍.下面是我在日常教学中激趣的几点做法: 一、幽默法 教师的幽默风趣能活跃课堂气氛,老师轻松教,学生轻松学,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9.
他们     
2008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不写成诗歌,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老"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从我们所读的来稿中看,现在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似乎功力还有所欠缺,尤其在写人方面很少有写得好的。为此,我们特地推荐张帆同学的《中国“法老”》。作者记叙的是老师的故事。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法,刻画出老师的生动形象,描绘出老师的个性,使文章富于艺术性。在记叙人物的写作中,很重要的是要写好人物性格。作者写“法老”时,能抓住老师的相貌特征和他的个性来写。例如,作者写他在上课时,走进教室的情态:安坐、抽“戒尺”、扇扇等动作,在不经意间表现出老师的个性,写得有趣、有味。作者还在“法老”老师对教学的认真上并有一套教学方法上去写他。学生之所以佩服老师,很大程度上是老师对工作的认真态度。“法老”老师对教学是严格的,也有一套方法,使他的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赢得学生的信赖。此外,作者十分生动地写出了“法老”老师的多才多艺,在另一个侧面勾勒出他的形象。作者有很强的观察能力,也有很强的表现能力,把老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水平和多才多艺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看到了活生生的老师的形象。作品文字简练明快,亦庄亦谐,当你读这篇文章时,相信你一定会忍俊不禁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完刘绍棠的《师恩难忘》一文后,我即在作文课中引导学生来谈谈自己的老师,也以《师恩难忘》为题,写一篇回忆老师的习作。课堂上,学生们受到课文《师恩难忘》中田老师讲故事的影响,纷纷记起了昔日自己老师的某件事。有写自己生病时老师的焦急关心,有写学习困难时老师的耐心辅导,有写上课时老师的幽默风趣,有写犯错时老师的严厉批评……五年级的学生是单纯的,我知道他们习作中的材料都是原汁原味的。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吴金根执教的"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感触颇深.吴老师那崭新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数学底蕴,风趣幽默的谈吐,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老师将生活中的"送礼物"这一情境引入数学课堂,是那么的自然贴切、简洁流畅,所表现出的灵动、睿智与幽默确实令人折服.现采撷课堂中的几个精彩片段,与大家一起来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3.
所谓语言,就是文化的载体。本期《百科》重新改版,重磅出击,给大家带来由著名语言学家邓炎昌老师和刘润清老师编写的文化与语言的系列文章。邓老师和刘老师的笔锋尖锐开拓,文风细腻幽默,大家阅读文章之时能接触到最纯正最地道的英文表达方法,同时也能在一个个幽默的小故事中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学英语、用英语的时候,时刻注意,步步小心。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特级教师王有声老师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有机地交将“教”和“学”融合在一起,做到了教课文,学作文。 王有声老师抓住三个排比句式;“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要学生找出“静”、“清”、“绿”三个特点,并要求学生仿写出这样的片断,学生一听要他们写出这样的片断,不少人表现出畏难情绪。 王老师诙谐而又幽默地说:“怎么?有困难吗?别着急,还没有轮封你写哪。昨天晚上我先写了一个片断,想知道吗? 大家兴趣很浓、静等着看老师的片断。 王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公园里的花”挂出,让学生先默读,后朗读。  相似文献   

15.
他们     
上海市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6.
感受自由写     
平日里写惯了太多命题作文,一时间面对“自由写”时,反而不知所措了,这真让大家奇怪啊。奇老师实行“三不政策”。不命题目,不限题材,不管写法,要大家“潇洒写一回”。更有趣的是,奇老师破天荒地给大家一刻钟的时间玩游戏,先打闹一阵再说,前提是不要影响别班上课。奇老师说完走出教室,掩门离去。同学们尽兴地玩着,做游戏,讲笑话,打扑克,折飞机。到奇老师再次进门的时候,同学们才发现十五分钟真是太短暂了。开始写作了,奇老师要求大家不论写人记事还是绘景状物,都要做到三点:写新奇、写具体、写情趣。“新奇”是关于选材的要求,要选别人不常…  相似文献   

17.
小朋友写的幽默故事有着显著的特点:通常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很少有虚构的成分,真实质朴。这些事情本身具有幽默的因子,反映出了少年儿童天真稚拙的情态,引人发笑,它们不是为了幽默而幽默。本期“幽默大转盘”刊出的一组作文就是这样的。三年级小朋友宾雪的《童年趣事》的确非常有趣,自己全副武装准备对付虎虎哥哥的再一次“侵犯”,结果等来的却是大姨妈。事情本身非常富有戏剧性,让人读后忍俊不禁。四年级小朋友张继松的作文《虚惊一场》写的是:班上来了新老师,小作者既新奇,又紧张。他感到老师的“目光吓人”,生怕受到批评,所以忐忑不…  相似文献   

18.
有幸聆听了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于老师那驾轻就熟的教学艺术,风趣幽默的语言……无不令我折服。其中于老师设计的一个环节深深地吸引了我。在让学生理解感悟“林冲为人最可贵的一点是什么”这一教学重点时,于老师是这样设计的:“林冲的为人,老师已经读出来了,写在手心里了。你猜猜老师写的是个什么字?”  相似文献   

19.
望着黑板上的作文题,我苦思冥想,在记忆中寻找着生活的素材. 我心中的恩师,我心中的恩师,哦!我可想起来了,可以写那酷酷的程老师、幽默的田老师、那两腮通红的吴老师……  相似文献   

20.
"新老师"这个题目非常普通简单,由定语"新"和中心词"老师"组成,强调突出新、不一样、区别于以前,"老师"则可以写真正的老师,也可以写隐喻意义上的老师,需要确定写作对象与"我"之间存在教与学的关系即可。杨晨同学的作文是常规思路,亮点在于流畅幽默的表达,所描写的新老师的形象和他创新的教学方式让人印象深刻;薛泽皓同学是从中心词"老师"上求新,写的是妈妈转换了角色,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