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指学校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是一种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以大学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反映青年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状态,是学风、校风和学校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这篇文章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概括为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阐述了务实、创新思维方式,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它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观点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为依据,并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主体即人的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将具体化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干部的价值观,使之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测评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维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活动的正常运作、调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进程、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要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测评工作,就要创建学生“文件夹”、确定“三位一体”的测评主体、采取形成性的学习测评方式等。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重点课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系列论文10篇。该课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初步概括了这一理论的主要框架和重要贡献;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创新”这一主题,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时代课题,从宏观思维和战略思维的高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行系统性和前瞻性的思考,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理念、内容、载体、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新意和启发性的观点,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和借鉴。课题成果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有多篇论文转载、获奖。  相似文献   

6.
为了掀起大学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热潮.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到广大学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状以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新的理论基础、新的思维方式、新的价值取向、新的行为选择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为二者关系的深入研讨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历史教育创新,应该在内容上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增加民族精神和红色历史的份量,用具体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在方法上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等转变。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坚持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利用特有的历史资源,开展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成果,其内涵和贯彻实施都体现了显著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邓小平理论一样,它自身也有相对独立的体系结构。其主题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间具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1.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不是对历史过程的经验描述,而是反映现实的真实社会状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史,“历史精神”体现为一种历史发生学的科学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不是对唯心主义的简单否定,而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解析了人类自由的获得路径问题。不同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马克思发现了真正探及社会生活本质同时也是文化的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从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哲学道路矗立于现代哲学之林,这就是作为整体哲学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道尔顿的原子论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项划时代的成就 ,但是它存在着一个自身不能克服的内在矛盾 ,即道尔顿把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 .这一矛盾的外化 ,导致产生了“半个原子”的问题 .为了解决“半个原子”的矛盾问题 ,阿佛加德罗在盖·吕萨克的实验基础上 ,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推论 ,引入了分子概念 ,提出了分子假说 ,初步解决了“半个原子”的矛盾问题 .在此基础上 ,坎尼扎罗完成了科学的“原子 -分子”理论体系 ,最终完善地解决了“半个原子”矛盾问题 .本文通过对“半个原子”矛盾问题的形成、提出和解决过程的历史考察 ,总结出了科学发展的几点规律性的结论 .  相似文献   

13.
文章着重论述了“三个代表”的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其创新表现在党建目标、党的先进性及其实现途径和对社会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等方面。“三个代表”思想是从国内外、党内外的实际出发结合当前实际作出的科学论断,体现了我们党求真、务实、创新三位一体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中国民法典制定中是否"人格权单独设编"的激烈论争,解析其利弊,并指出反对者见仁见智的理由,肯定了主张"人身权单独设编"比"人格权单独设编"更趋合理性,但存在着同样的传统性局限,反映出传统人身法学理论的贫困.笔者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引入"人身法单独设编"的立法建议,论证了其科学合理性,并提出其立法方案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如何实施“三维目标”的整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从科学教师、学生的主体性、课程资源、教学方法及评价手段这几方面具体阐述了科学课程“三维目标”整合应采取的策略,以此来激励学生对科学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传统人道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道主义是人类文明之果,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其价值追求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特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传统人道主义的螺旋式复归,它既是对西方传统人道主义思想的继承,又是对前者的扬弃.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将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追求融入到人道主义思想之中,是对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价值导向偏离的矫正,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和未来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张宁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3):73-76,83
邓小理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和逻辑前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坚持、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标志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以及提出这一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几点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9.
文化精神,是某种文化创造过程中基本的整合的价值系统,是维系民族团结和谐的纽带,是一种文化的内在品质和特殊风格。“人人成功”理念就是一种文化精神,在人力资源整合、大学精神构建及先进文化凝练过程中起到引导和统领的作用。作为文化精神的“人人成功”理念,为文化“化人”的过程提供一个科学的价值坐标,并为文化“化人”的终极目标提供指向。  相似文献   

20.
先秦道家“有”“无”之论。既肯定了“有之利”、“无之用”是两种不同的价值状态。又肯定了两者作为价值存在的依待关系。并主张把适用于人类的价值规范推扩到非人的世界中去。这一思想及其理论基础即先秦道家“天人合一”之论,它强调的是天人之间的融合性和协调性,追求的是一种物我同体肯定、天人浑融不分的超越境界,对克服西方近代以来仅仅从人与人关系视角考虑问题的伦理学缺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