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工作以来,笔者一直尝试在课堂上渗透“快乐教学”的理念,努力把语文学习变成一种轻松的享受,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快乐学习的场所。  相似文献   

2.
钟志军 《成才之路》2013,(32):80-80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既然语文课本中充满了知识和趣味,我们不妨向学生传递一种“快乐语文”的理念,传统的以分数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在课堂上死气沉沉,毫无活力,淡不上兴趣和动力。在当今教改的浪潮中,值得我们对于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进行探讨,让语文学习在快乐中进行,让语文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快乐地走进作家作品的丰富而生动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感受到学语文好比是一项课余生活中的一次野炊、一次旅游等,那么教学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4.
黄丽 《当代教育论坛》2003,(10):126-126
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推动语文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在动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要让学生体会到“语文是最有魅力的课”、“学语文真快乐”,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以“人格魅力”引趣 很多学生喜欢一门课都是从喜欢这科的任课老师开始的。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即忠诚热爱教育事业、学识渊博、口才雄辨、表情丰富、教法独特、为人师表、和蔼可  相似文献   

5.
甘凤妃 《广西教育》2012,(22):72-7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是学习的最大动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呢?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对“电子游戏”达到痴迷程度,有的学生对小说达到废寝忘食程度,为什么?就因为游戏、小说能带来极大的心理快感和心理满足。可见,如果能给学生带来兴趣、快乐的东西,就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就能提高教学的效率。这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中如能充分挖掘“快乐”因素,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营造“快乐课堂”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变为满足学生求知欲的苗圃,变成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思想的乐园。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出具有合作精神、健康情感、个性独特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因此,我认为,快乐应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学习亦是如此。一旦学生“好之”、“乐之”,兴趣被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芳 《学周刊C版》2023,(31):145-14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学”的重要性。语文是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学科,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门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快乐因素,将“快乐”引入课堂。本文主要从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其主体作用、以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潜能和家校协同推进共促学生成长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么的重要。从教十几年来,我一直追寻体验着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的快乐。做一个快乐的英语教师,实施“快乐教学”,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兴趣的重要性。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呢?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了变语文为生活、变生活为语文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朵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在数学教学尝试采用快乐教学法。  相似文献   

13.
梅九泽 《现代语文》2009,(3):113-113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使中学生“乐之”呢?根据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如果能实施语文兴趣教学的话,教学活动就会被学生乐意接受,教学效率将会大幅度提高。那么,在实施语文兴趣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才能产生一种教学合力,互相促进,教学相长。那么该如何去激“情”导“趣”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语文教学的效果及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6.
反思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帮助学生爱上语文,使他们愿学语文,乐学语文,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最有效的途径。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帮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呢?  相似文献   

17.
反思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帮助学生爱上语文,使他们愿学语文,乐学语文,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最有效的途径。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帮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呢?  相似文献   

18.
孔子曾经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人也都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兴趣与活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乐趣,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是广大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习也是如此,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兴趣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从摘抄人手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语文学习较差的学生很实用。  相似文献   

20.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但是,学习的兴趣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诱导。因此,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我从课堂教学与写作教学两方面做了尝试,感觉效果良好,现把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