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通过对国内外运动处方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应用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国内学者集中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处方慢性阻塞性肺病研究,运动处方要素不够明确;国外学者主要关注力量和耐力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影响,运动形式更为多样。今后研究中应挖掘更多适宜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现代运动项目,探索制定患者能够依顺运动强度的方法,明确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处方慢性阻塞性肺病时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等要素。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病(CODP)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5%~65%。而重症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远高于CODP,这是肺心病容易反复感染和心衰加重,住院次数增加,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病(CODP)发展而来,其营养状况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呼吸肌力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冬春季节发病率高。根据我国1992的死因调查结果,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发生慢性呼吸衰竭,在临床上仅以常规鼻导管低流量持续吸氧及呼吸兴奋剂等治疗往往难以取得满意效果,通常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这不但会增加患者痛苦和合并症,而且由于患者呼吸肌疲劳对呼吸机产生依赖性,从而造成脱机困难。近年来,由于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痛苦少、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组慢性肺部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严重痰阻常危及患者生命。通过我科近几年收治的COPD病人的护理,认为给病人采取正确的排痰方式是护理此类病人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莫扬 《师道》2002,(2):49-49
慢阻肺已成第四大致死病现有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大城市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的死亡率为第四位,而在农村地区呼吸疾病的病死率占各种死因的第一位。我国部分地区资料显示,1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约为3.1%,估计全国每年因慢阻肺死  相似文献   

7.
刘传文 《考试周刊》2015,(19):137-138
目的 研究对存在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采用无创通气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舒利迭)治疗对患者肺部功能以及动脉血气改善效果。方法 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另加用舒利迭药物。对比两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以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预计值以及p H值、血氧分压(Pa O2)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检测项目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通气联合舒利迭药物治疗方式治疗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1986年起,用自制消咳喘膏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将200例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患者的疗效报导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00例中,男111例,女89例;21岁以下6例,22~32岁28例,33~43岁33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6.1~2000.10月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48例,误诊26例,误诊率为54.17%。为减少临床误诊发生,提高初步诊断符合率,尽早解除患者痛苦,现将其诊断中的一些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6例患者均符合OOPD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1例,女性5例,年龄53岁~73岁,平均59.4岁。 1.2 基础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6例。 1.3 诱发因素 无明显诱因18例,占69.23%;剧烈咳嗽6例;突然用力2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引起临床医师对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PFIH)的高度重视.方法:对56例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5例患者均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导致的PFIH最多占68%.住院日的延长,广谱、多种抗生素的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PFIH常见的医源性因素.痰培养念珠菌属占91%,特别是白色念珠菌即占82%.结论:应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导致PFI  相似文献   

11.
昨天中午,辽宁中长跑队教练马俊仁在北京桃园宾馆301房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宾馆”是号称,实际上这只是一个简易的旅店,小小的房间里放着两张小小的床,与马俊仁同住的是辽宁田径队的领队孙玉森。记者采访时,孙玉森也在场,并不时地插话。 嗓子有病 疑是“病变瘤” 记者:老马,就从你这个沙哑的嗓子说起如何?  相似文献   

12.
对鸟类的“双重呼吸”,动物学教科书大都这样解释:鸟类无论吸气还是呼气,肺前后两次进行气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双重呼吸。这种解释的内涵似乎是只有鸟类才在吸气和呼气时前后两次进行气体交换,而其他陆生脊椎动物(以下简称肺泡呼吸动物)只在吸气时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并不进行气体交换。显然,这样解释鸟类“双重呼吸”,不科学。  相似文献   

13.
南岳 《安徽教育》2012,(6):27-27
<正>吴夷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大三学生,1991年出生于宿松县二郎镇,他的孝心和坚强感动了社会,先后荣获"安庆市十大文明市民"、"安徽省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吴夷有一个令人辛酸的童年。还未出生时,父亲就得了肺病,3岁时,母亲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手脚弯曲变形,时常整月整月地瘫在床  相似文献   

14.
血清透明质酸是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肝病及非肝病的检测指标.本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对82例正常献血员,134例肝病患者血清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冠心病、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非肝病患者透明质酸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肝病各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因此,血清透明质酸对肝病的诊断、分型、病情进展以及非肝病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和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疗效。方法将2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常规给予抗生素及相应对照治疗;实验组2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沙丁胺醇与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治疗。用药后观察实验组及对照组临床效应、不良反应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治疗前后1周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FEV1/预计值,PEF/预计值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治疗差异有显著性,并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抗炎、祛痰等治疗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和丙酸氟替卡松联合雾化治疗一周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肺功能均明显改善,明显缩短了治疗疗程和住院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气胸是临床常见急症,然而由于受基础病的影响使气胸的症状体征不典型,易延误诊断治疗,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1 一般资料 1990年到1997年共收治自发性气胸108例,其中COPD并发气胸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48~82岁,平均61.2岁。原发病:慢性支气管炎13例(40.6%),阻塞性肺气肿10例(31.3%),支气管哮喘3例(9.3%),肺心病  相似文献   

17.
在上上个世纪的某一个萧瑟的秋天,一位年轻的女艺术家因肺病不支,终于躺倒在床。望着窗外惟一的景致——攀墙而升的一片藤叶,唏嘘着自己年轻而短暂的生命。在那个古老的年代,肺病即绝症。她默数着这片象征生命的藤叶一天天凋零、飘落,感叹着生命之火正在渐渐熄灭。就在只剩下最  相似文献   

18.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简称慢阻肺)患者,人们往往会更多地关注其呼吸系统的症状,而忽视其营养状况。在临床中,营养不良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低钠血症的护理体会。方法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其血钠小于130mmol/L,给予补钠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护理措施及补钠治疗能有效的纠正低钠血症,有助于疾病恢复。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给予确切的治疗、护理措施,其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中存在问题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2006年)第15面图1—19通过“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比较吸人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所含水蒸气的多少,该“活动与探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人体温度高于玻璃片的温度,当对着玻璃片呼气时,看到玻璃片上有水蒸气凝结,这只是温度差造成的水蒸气液化现象,并不能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多于空气。试想从冰箱中取出一块玻璃片放在空气中,表面也有水蒸气液化;同样牙科医生对病人做检查时,将小镜子先在酒精灯上烤一烤,防止伸人口腔时镜面上凝结水蒸气,也是一样的道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