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学大师茅盾辞世二十年来 ,人们对他的兴趣和研究却与日俱增。茅盾作品和茅盾精神已固化在纸媒体尤其是电子出版物中 ,而且生存并活跃在国际互联网上 ,成为人类数字化生存时代精神生活的重要元素之一。国际互联网所提供的超级文本的链接 ,对于包括茅盾研究在内的多样化的文学研究有着极为方便和显效的功用。国际互联网使茅盾的创作及他的学术研究成果不分日夜地为网上读者阅读和利用。许多文学网站为传播茅盾文学遗产、宣传茅盾精神、扩大茅盾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读者可以通过上网使用各种搜索引擎 ,方便、快捷地检索、查找茅盾作品和茅盾研究资料。而研究人员也可以方便地利用国际互联网和电子出版物的丰富的学术资源信息 ,扩大研究视野 ,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 ,使自己的学术成果和科研信息得以广泛、快速传播 ,为全人类所共享。  相似文献   

2.
说明:一、本资料收集了1987—1988年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二、本索引按专题汇编:(一)茅盾研究总论;(二)茅盾思想研究;(三)茅盾生平研究;(四)茅盾作品研究(包括总论、小说、诗歌、散文、杂文、书信;茅盾佚文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向国内外从事和关心茅盾研究的读者介绍我国及国外的茅盾研究学者的简历,本刊约请了部分中国和日本的茅盾研究学会会员提供了自己的简历,现发表出来。今后还将介绍其他的茅盾研究学者。  相似文献   

4.
一代文学巨匠茅盾,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学宝藏.这为我们研究茅盾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但也使我们面对卷帙浩繁的文学作品产生力不从心之感;加上茅盾研究起步较晚,好多准备性的研究工作,如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还得化大力去做;时下茅盾研究的着眼点重在作家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道路方面,对具体作品的研究相对薄弱,而专门探讨茅盾作品的艺术魅力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面对茅盾研究的这种格局,成立仅半年的浙江省茅盾研  相似文献   

5.
茅盾研究讲习会今天开幕了,我代表茅盾研究学会理事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茅盾研究与教学工作者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次讲习会是由桐乡县文化局、湖州师专和茅盾研究学会联合举办的。桐乡县委、桐乡县文化局、湖州师专党委、校领导以及这些单位的许多同志,筹办这个会达半年之久,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以鲁迅研究为中心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茅盾研究是一个后起的正在勃兴的研究领域。综观其间有许多“较出色的研究”(日本茅盾研究会代表太田进语);尤其是近几年,一方面受我国茅盾研究长足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是日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开始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茅盾研究队伍,日本的茅盾研究正进入一个“新的展开”(日本茅盾研究会干事是永骏语)时期,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为了帮助国内的同行拓宽视野,同时也考虑到日本的茅盾研究,无论是他们的研究方法、研究视点,还是论文评论中的一些观点、结论,均有值得我们借鉴、参考的价值。因此,笔者根据已掌握的材料,就“茅盾研究在日本”从纵横两方面作个概貌介绍。  相似文献   

7.
茅盾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杰出成就为中国新文学史增添了光辉的篇章.自1981年3月茅盾逝世和1983年4月中国茅盾研究学会成立以来,茅盾研究已成为我国和国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十年来,根据有关索引资料,茅盾研究的文章数以千计,但又分散在三四百种报刊上,这就加大了文献资料选择的难度.“无论是茅盾研究的专家学者,或是茅盾作品的爱好者,要收集和阅读这数以千计的文献资料都有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书刊资料工作者有必要对这三四百种报刊进行筛选,选出有关茅盾研究的核心报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浙江省已经形成了一支以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省文联和高校教师为骨干的,汇集了茅盾家乡桐乡和全省各地的文化、宣传、教育工作者组成的茅盾研究队伍,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浙江省的茅盾研究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9.
茅盾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批评家,其文学批评在内外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和风采。通过梳理茅盾文学批评研究的历程,以发展心理、社会心理、个性心理、内在思维、理论实践五个方面为切入点,对茅盾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阐释,以期进一步推动茅盾文学批评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说明:一、本资声队Z在ZCL6年效刊上发表的文拜为主,也有少部分是在抡86年7 出}人发行而厂于”‘’年的报于上。Z { 二、本家引袄专题汇编:(一)茅盾研究总论;(二)茅盾。扭想研究;< t(三)茅盾生平研)tZ(四)茅盾作品研究(包括总论、小说、诈; )欧、散文、杂文、书信;茅盾+文研究)。Z __,_。。。。r。。 日本的茅盾研究 一、矛眉吩%魁又。_、二.-_, ·、。·一、·。。。—·。。。(日〕是永骏著 氓译 文学研究参来 茅盾同志给我的帮坝86一9 婉雪垠 文学报 以Z、。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茅盾故乡出现·。茅盾研究热。一仕首届全国茅盾研究讲…  相似文献   

11.
茅盾早期在诸多思潮中选择了对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创造性接受,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文艺思想,进而积极汲取和借鉴其代表作家的创作技巧和艺术主张用于自身的小说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2.
茅盾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和主编《小说月报》期间,对弱小民族文学大力译介和宣传,并试图将弱小民族文学译介合法化或圣化。本研究借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对茅盾的文学习性、所处场域关系和采用的圣化方式进行考察,阐释茅盾为何在译介方面如此专注于弱小民族文学。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的本质,就是走向现代性,在现代文学里体现为反专制、争民主。巴金文艺思想的本质是以人性自由为价值观出发的写真实论。即真与善。真是巴金文艺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艺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凡是善被遮蔽的时候,真的追求就特别突出,凡是善正常体现的时候,他的这种真的追求就失去了那种斗争的焦灼感、冲动感。与茅盾、郭沫若比较,巴金的真实观是感受真实观,巴金文艺思想的历程,也侧写了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想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茅盾文学奖(文学评奖)与获奖作品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价值生产关系,而是受到茅盾文学奖(文学评奖)在文学场域中的位置以及位置与不同历史阶段文学场域之间张力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因此,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古代历史题材作品、现实题材作品在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所占的比例有很大变化,这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学场自主性在增强、读者对文学场有效介入,以及茅盾文学奖在文学场域中位置的不断变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思想家,茅盾最早,也最鲜明地打出了文学"为人生"的大旗。茅盾"为人生"的文学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西欧和俄国等外国文学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因此,具体分析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等对茅盾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研究茅盾的文艺思想,更好的理解"为人生"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6.
从1977年至1980年,茅盾留下8篇重要的论文,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很广,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与茅盾一贯的文艺思想和一生的心路历程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尤其是三大基础理论:第一,深入生活反映事实;第二,继承中外文化遗产;第三,题材多样化人物多样化与典型化。文艺理论与创作的永远课题,值得学习和继承。  相似文献   

17.
茅盾论庐隐     
茅盾早期的作家论以其独特的个性话语和批评方式,对当时的文学批评起到了范式作用,也为现代文学批评确立了一定的学术规范。文章从茅盾1934年创作的《庐隐论》的写作背景出发,浅显地论述其评论模式的个性特征和深远影响,分析其对现代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茅盾不仅在文学翻译方面成就卓著。而且在开拓现代文学翻译批评上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独特的地位不容忽视。茅盾促进了传统文学翻译批评向现代文学翻译批评的转化,是我国现代文学翻译批评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9.
《文艺阵地》是抗战时期一份大型的综合性文学期刊,1938年创刊,1942年终刊。其主编,名义上一直为茅盾所担任,实际上却先后由茅盾、楼适夷、以群、罗荪等人执编。刊物身兼救亡与启蒙的双重职责,以积极而活跃的战斗姿态,在创作与理论两方面大有斩获。其创办,就茅盾的编辑生涯来讲,成为继《小说月报》、《文学》之后的第三块巍巍丰碑;就当时影响而言,与《抗战文艺》并肩而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