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何谓校训?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是这样界定的:“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尽管“德目”指的是德育方面的目标与内容,“训育”主要是对教育对象进行道德教育,但德育所反映的价值取向与追求通常是一所学校对其文化传统、文化内涵、文化精神的抽象和认同,因此,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和办学风格的高度概括,是其文化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相似文献   

2.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发展历史、价值追求、精神面貌、特色灵魂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关系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校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文字标识的形式凝练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呈现一所学校的文化精髓。校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特有的"精气神",塑造中小学生良好品格,培养良好行为。1.校训价值定位:凝练办学理念,明确育人目标《辞海》中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定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  相似文献   

3.
师范校训是一种赋予师范学校以生命、品格与范型并深刻体现其办学旨归、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团体精神、社会责任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校训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浓缩与办学理念的凝练与沉淀;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与灵魂的具体化;作为一种办学目标,校训是师生共同愿景的精炼概括;作为一种"座右铭",校训是师生共同的精神规范与价值取向.因此,了解师范校训,就可以触摸其核心的灵魂和特质;解读师范校训,就是打开师范学校办学理念与传统特色研究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一所学校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是这所学校教育事业的血脉和灵魂。"关爱至上"是一轻工业学校办学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中职示范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意,在于创建办学特色,推动文化传统,创建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校训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灵魂,也是一所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积淀与历史传承,也体现出一种独有的校园精神,它让学校的师生凝聚起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念,遵循相同的行为准则。本文试图提出了三条途径来引领学校文化的建设:一是讨论制定独特的校训;二是利用校训来统筹规划;三是利用校训来深入实践。  相似文献   

6.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办学特色、培养目标的概括和总结。它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积淀。校训通过依托学校的各种硬件、软件实施来达到育人之目的。因此,学校校园文化的构建可以以校训为基点,扩展打造制度文化、建造人文景观、引领学校文化活动,提升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师范校训是一种赋予师范学校以生命、品格与范型并深刻体现其办学旨归、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团体精神、社会责任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校训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浓缩与办学理念的凝练与沉淀;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与灵魂的具体化;作为一种办学目标,校训是师生共同愿景的精炼概括;作为一种“座右铭”,校训是师生共同的精神规范与价值取向。因此,了解师范校训,就可以触摸其核心的灵魂和特质;解读师范校训,就是打开师范学校办学理念与传统特色研究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小学校训内容雷同化、口号化,形式单一化、模式化等现象相当严重,流于一般而缺乏个性、流于形式而缺乏灵魂。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办学理念与精神的缺失。校训是基于学校文化传统的办学理念与应然的价值追求。作为学校文化符号,校训应是学校传统的浓缩与办学理念的凝练;作为学校精神追求,校训应是办学理念与灵魂的具体化;作为学校办学目标,校训应是师生共同愿景的精练概括;作为学校座右铭,校训应是师生共同的精神规范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文化反映内涵,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学校文化蕴含在物质、精神领域里,渗透于制度、课程和师生的行为中。当代学校文化的核心功能和价值在于,培育学生的科学与人文基础,铸就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近几年,我校着力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积极探索和实践文化育人,逐步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方健华 《中国德育》2012,(12):20-23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校训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浓缩、凝练与沉淀;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与灵魂的具体化;作为一种办学目标传统,校训是师生共同愿景的精练概括;作为一种座右铭,校训是师生共同价值取向与精神规范传统的时代创化。了解校训,就可以触摸学校的灵魂和传统特质;解读校训,就是打开学校办学理念与传统特色研究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1.
校训是学校的灵魂,其要义是依托学校各种软硬件实施,达成育人目标《辞海》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借助校训以实现德育功能价值是学校德育难点。  相似文献   

12.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学校的历史,是学校文化的积淀,起着引领师生价值成长的重要作用。因而,校训应当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应当是内涵深厚、意义深远、鲜明而独特的。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学校的校训却成了一种形式化的标语,成了一些空洞的口号,学生无法理解,更无法践行。最近,笔者  相似文献   

13.
校训体现了学校核心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当前,许多学校树立的新校训避免了以往校训千篇一律、毫无活力的问题,但也暴露出了一些新问题,如盲目追求个性、忽视校训的稳定性、缺乏对校训的实践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处理好校训的共性与个性、全面与深刻、鲜活与谨严、稳定与变革、思想与实践等问题。切实发扬校训精神,建设富有灵魂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4.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体现了学校的鲜明个性,是学校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深厚积淀。为推动全市学校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促进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2010年,淄博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特色校训展示活动。流连于这些特色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下,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在学校文化所包含的庞大体系中,校训作为理念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其必不可少的灵魂和重要载体。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对于校训,无论是在认识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使得许多学校的校训,常常流于形式,或出现简单雷同的现象,甚至发生异化,偏离教育本质。因此,师生不记得校训为何,不知道校训的内涵,更不知校训设立的意义与价值,就成了一种必然。这样的校训对于师生而言,只是一些读后便被遗忘的文字,遑论发挥精神引领作用了。这是"校训之殇"啊!  相似文献   

16.
大学校训校歌反映着大学的文化特质,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指引学子们前进的明灯,本文通过对延安大学校训产生过程之历史回溯,通过总结大学校训校歌的基本内涵和功能特点来提炼和升华大学精神,进而以此促进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大学校训校歌体现了学校办学传统和校园文化的传承,阐释了教育实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本文从校训校歌的文化内涵、时代特点等出发,以延安校训校歌为实例,探讨校训校歌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所谓校园文化,指的是一所学校内部形成的为师生所遵循的共同理想、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校园文化不仅指艺术文化和体育文化。而且是以学校精神和校风为主体的一种精神文化,它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目标。贯穿学校教育实践的整个过程,是学校育人实践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招生考试通讯》2014,(11):F0002-F0002
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于校中公见之地,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是为校训。校训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学校是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和引领文化的重要阵地,构建学校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推进学校自身和谐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学校发展中,应该是软实力与硬实力共同提升。如果说硬实力是学校的躯干,那么软实力就是大脑和灵魂。硬实力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现状和规模,软实力就是一所学校的价值追求和理想的体现。只有软实力真正提高了,学校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校训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的高度概况,不仅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而且也是对师生实施价值引领的重要方式,好的校训能够让全校师生刻骨铭心,过目不忘,融入自身的血液,影响一辈子。那么,什么是好的校训,如何确定学校校训呢?好的校训应该突出全面性。长期以来,诸多学校对于校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制定校训,面向的是学生,影响的也是学生,校训是对学生实施硬性要求的一种方式与体现。事实上,这是对校训的一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