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市场经济下大学生诚信教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诚信体系是现代高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危机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高校德育工作存在误区都有关系,因此,可通过诚信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加强诚信制度建设、组织学生对成功企业、成功人士的采访以及进行有关诚信观的社会调查等方法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从而使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树立诚信观念,养成诚信品德,达到诚信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受社会大环境、家庭和学校教育、缺乏约束机制、自律意识、自身修养实践欠缺等的影响,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格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建立相应的道德约束惩罚机制、加强监督机制,加大失信惩罚力度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加强诚信教育 建设诚信大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诚信教育,对于在大学生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意义。重建大学生诚信道德必须建设诚信大学、切实发挥诚信道德教育的作用、教师诚信的典范作用、诚信制度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应重视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重要道德之一,也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考察诚信传统、内涵和分析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德育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诚信既属于道德范畴也属于法律范畴。在教学上,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主要由思想品德课来担负,而现行的思想品德课程由两门课组成,即《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于独立的课程体系,使教师在教学中对法律和道德的有机联系关注不够,因而,诚信教育存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分离的现状,这也是造成大学生诚信意识培养缺失的原因之一。道德诚信与法律诚信具有密切联系,从渊源上看,法律诚信源于道德诚信,是道德诚信的法律化,法律诚信是一种法律制度的运行,需要道德支撑;道德诚信要靠法律的强制力来保障。  相似文献   

6.
诚信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教育。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道德评价机制的滞后是导致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的重要原因。鉴于此,大学生诚信教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深化德育课教学改革,培养完善的人格;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形成诚信的校园氛围;建立诚信奖惩与约束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一个社会的立国之本,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大学生诚信的缺失更是让人们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但诚信属于道德的范畴,因此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也必须遵循道德教育的规律。只有大学生所处的学校、家庭、社会都重视诚信,诚信教育才能不失于表面。  相似文献   

8.
加强新升本高校大学生诚信约束机制建设是新形势下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认真分析了目前高校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表现、成因,提出建立大学生诚信道德约束机制的四个方面,即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诚信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寓诚信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中,创新诚信道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令人担忧,培养大学生良好品德,既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因此,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特别是诚信教育,既要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同时又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网络,深化诚信道德实践教育,并辅之以信用制度作保证。  相似文献   

10.
面对高等学校在诚信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文章指出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是高校道德教育必须关注的一个新课题,并深入分析了大学生诚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各种举措,以期对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大学生诚信道德困境的教育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教育是大学生品质提升的内在需求,基于当前大学生教育中存在的诚信道德缺失困境思考,高等院校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长效机制,通过积极的灌输、教育、引导和规范,使大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品行合一、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2.
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应简单、单一的归于道德教育。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法律的属性,它是守法的源泉和动力,是法治的道德基础。诚信道德教育替代不了诚信法律教育,诚信的实现靠法的实施。应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法律教育,确保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切实实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我国传统道德诚信理念、西方契约诚信理念、现代诚信理念与价值、诚信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阐释,认为诚信是一切道德的价值基础和底线,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品质和价值操守,把握诚信的内涵与价值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者理性对待大学生诚信缺失,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增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诚信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教育.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道德评价机制的滞后是导致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的重要原因.鉴于此,大学生诚信教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深化德育课教学改革,培养完善的人格;第二,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第三,形成诚信的校园氛围;最后,建立诚信奖惩与约束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的病理剖析与处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诚信工作的重要性远不能与学校自身的发展相提并论、大学生诚信教育与其“生活世界”严重脱节、大学生诚信教育没有从“认知”走向“实践”等病理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学校要做到真正将诚信教育与学校发展并重,努力形成一种良好的诚信教育环境。其次,大学生诚信教育应着眼于广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构建,着眼于他们道德生活的需要。第三,诚信教育必须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活动,立足于他们向往诚信、践履诚信的强烈意志倾向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应简单、单一的归于道德教育。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法律的属性,它是守法的源泉和动力,是法治的道德基础。诚信道德教育替代不了诚信法律教育,诚信的实现靠法的实施。应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法律教育,确保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切实实现。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及教育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其诚信品质的塑造、诚信习惯的养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总体是好的,他们大多数都能恪守诚信,但也还存在着诚信缺失的现象.文章主要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修养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并重点在学校教育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建立积极有效的学校诚信管理制度,加强大学生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8.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途径有:在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在管理中贯穿诚信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诚信教育,在实践活动中深化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等.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要构建学生诚信道德教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而高职院校是我国重要的人才宝库,为此,高职院校要努力构建学生诚信道德教育钵系。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从加强诚信教育、加强师德建设、完善各项制度措施和大学生要注重诚信道德的自我养成等四个方面来论述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群体的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十分严重,与其知识层次极不相称。其诚信缺失,体现在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层面。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文化积淀中封建糟粕的影响,应试教育积弊造成的缺憾,高校德育偏颇带来的问题,诚信约束机制不够健全等。对此,应加大诚信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强德育工作,突出诚信教育;倡导“自律”精神,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建立约束和惩罚机制。把教育与处罚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