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人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素质能力的高低等四个方面探讨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后得出,可持续发展不仅具有现实与历史的统一性,而且是对旧的发展观的扬弃。  相似文献   

2.
人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过程中的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延伸,集中表现在知识的较量上.人的科技创新智慧在社会文明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和经济、社会的相互作用的运行过程,是人与自然协调关系的发展.人的素质在协调关系中得到提高.人的素质的本质在于它的可持续性,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与人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一国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关系,使生态、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变革总是从提高人的素质开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教育应该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努力建立新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和强有力的价值导向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发展经济学对贫困缓解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协调主要侧重于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探讨.生态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哲学观从制度根源与开放系统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更深入的阐释.由于贫困恶化、自然资源退化与人为因素影响等相互关联,凸现了生态劣势地区贫困缓解与可持续发展路径协调的紧迫性.只有贯彻科学发展观,采取系统、开放的对策,才能有效协调生态劣势地区贫困缓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找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全面发展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政策,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指导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实施主体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学生与教师之间地位的协调,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求实创新,不断提高实效性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7.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城市学习型社区的一个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良性发展所必需的。历史发展趋势证明在每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是基础。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发展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而在当前,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促进社会、城市的科学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元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系统内各要素(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协调与统一.而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系统内各要素即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协调.只有依据区域资源特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先进的文化为先导,逐步建立社会统筹制度,建立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城乡发展,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城乡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回顾人地关系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人地关系的内涵、特征,人地关系的构件、运行机制及其演进.最后进一步分析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为:人地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人地关系的协调;人地关系协调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党和政府先后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成人教育不仅要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要在推进国家现代化、现代化社会、小康社会、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代工业管理是以经济、社会和生态多元目标为基本前提的管理。为了使工业管理主体能够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亦即为了使工业管理主体在行使其“经济人”角色的同时,又能遏制其“经济人”行为导致的“负外部性”结果,并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活动之中,倡导工业生态协同管理,发挥这种管理面对多元目标“动态平衡”关系的协同学性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人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前提和现实背景下,思考人的发展的角度不仅要考虑个体和社会因素,而且还要考虑自然因素。可持续发展赋予了人的发展以新的内涵,比如生态意识、全球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实现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以教育为根本途径,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密切配合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3.
人地关系与环境伦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全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和严峻挑战。我们要反恩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这是贯彻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人类是地球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当以尊重自然及其内在价值为基础来规范人类的实践活动,构建新时代的文明发展模式。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观在形成和社会功能上有密切的联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十分重视环境伦理的研究、教育和实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共同责任。环境伦理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涉及的应用领域很广,要重视地球系统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民和决策者的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习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做个有素养的人,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做个有责任心的人,确定持续发展的方向;做个有爱心的人,确定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做个会学习的人,掌握持续发展的技术;做个敢于创新的人,开发持续发展的潜能。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略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以统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协调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与人的关系,完善人的生存环境,逐渐增进人民福祉为手段,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它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凸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它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目的是要用新的发展理念培养出能实施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者、实践者和有道德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观的“类“向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的系统工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明观,它凸显出人的类特性,它的实现也有赖于人类对自身类特性高度理性认同。人与自然的一体化是社会可持续的前提下条件,人与人的一体化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人与自我的一体化是社会可持续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涵盖了人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在内的一个概念。通过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几个前沿领域的评析指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是作为先进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技术代表的教育技术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在于正确规范“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及其蕴含的伦理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是相悖的;现存的西方主流生活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相冲突;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无法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应在可持续发展中承担更多的义务,发展中国家既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同时也要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改变目前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全方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马克思主义系统发展观出发来探讨,可持续发展观应当是包括自然、社会、人自身协调持续发展的系统整体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是通过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调整来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全方位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当前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较低的人口素质以及众多的贫困人口的存在,成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从人口角度,必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进行有效的调控,提高人口素质,并采取措施消除农村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