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苏士才 《物理教师》2009,30(11):13-13,2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人教版),第6章传感器在第64页对“斯密特触发器”的注解为“斯密特触发器是具有特殊功能的非门”.学生就问,它“特殊”在哪里?为何在传感器电路中常要用到它?  相似文献   

2.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这一实验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人教社)中提供三个参考案例,都不太适合做学生分组实验,因此有很多教师就干脆将探究性实验改成验证性实验,直接给学生提供老教材中的实验器材,利用平抛运动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3.
朱向阳 《物理教师》2008,29(12):13-14
如图1所示,用小钢珠做空气分子模型,把装有钢珠的杯子拿到台秤上方,让钢珠连续地倒在秤盘上,对秤盘产生作用力,并通过观察台秤的示数情况来模拟演示气体压强的产生.这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1—2(人教版2004年12月第1版)、《物理》选修3—3(人教版2005年6月第1版)、《物理》选修3—3(司南版2005年10月第1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2册(必修加选修)里“模拟气压的产生”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4.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人教B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解决圆锥曲线问题中产生的困惑设计的一系列专题课之一.  相似文献   

5.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三册中一个最重要的学生实验,几何画板课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辅助分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沪科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物理3—1》,是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编写的.沪科教版教科书力图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对选修模块的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理念,认真贯彻和完成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育内容和任务,以实现整体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7.
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生活和国防科技中,但是,学生对此却知之很少,原因是长期以来,物理教材一般比较重视基础的理论知识,研究了很多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联系实际只停留在书面作业和少量的实验操作上,结果造成学生的技术知识、甚至技术常识非常缺乏。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将“传感器”单列为一章,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人教A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是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选修系列4第10个专题“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的要求编写的.根据《标准》的要求,教科书以开关电路设计为背景引入一种类似数的对象并引入这些对象之间的运算.因为,在初中物理中,我们都学习了基本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相似文献   

9.
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生活和国防科技中,但是,学生对此却知之很少,原因是长期以来,物理教材一般比较重视基础的理论知识,研究了很多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联系实际只停留在书面作业和少量的实验操作上,结果造成学生的技术知识、甚至技术常识非常缺乏。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将“传感器”单列为一章,是非...  相似文献   

10.
宋明新 《物理教师》2011,32(6):45-45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第65页有一演示实验“验证光波是不是横波”,笔者认为其插图(见本文图1)中所画的偏振片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学生分组实验“用描述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是高中重点实验。该实验的一个主要器材是导电纸,许多农村学校就仅供教师示范用的导电纸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学生实验使用。  相似文献   

12.
现行高二物理教材(必修,必修加选修),有“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学生在操作此实验过程中,常会烧坏小灯泡。本人因此对存在的问题,作了十多次实验探讨,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波的衍射”一节中有一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认识教材]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物理选修1—1,高二年级第一章《电与磁》第三节。本课以电磁学的核心内容“电场”为载体,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对教科书“开尔文表述”教学的思考 1.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3)对热力学第二定律(具体内容请参阅教科书或http://www.pep.com.cn/wlgjcjfzy/index.htm)的编写较以前的相关版本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从探究的角度说明热力学第二定律。其中教科书对开尔文表述的讲解,令学生感到不容易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虽不是高中教学的重点,但却是难点。高中教科书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方式与其他物理定律的表述方式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它是用否定语句表述的,特别是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其中连用了两个否定,并使用了“单一热库”“其他影响”等学生陌生的词语,使学生感到深奥难懂。而使学生感到更加困惑的是:如何利用开尔文表述解释“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作为中学教师,我感到我们不能回避难点,应正视教学实际,找出教学的软肋,探寻其中的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版《物理》(选修3—5)中,笔者认为出现了两处错误,建议更正.  相似文献   

17.
苏士才 《物理教师》2008,29(2):17-18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人教版),第2章恒定电流,在p.74有两题有关蓄电池的题目.它们既独立又相关联,是个跨学科的好题.在学生中产生了不少争议.  相似文献   

18.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这一实验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人教社)中提供三个参考案例,都不太适合做学生分组实验,因此有很多教师就干脆将探究性实验改成验证性实验,直接给学生提供老教材中的实验器材,利用平抛运动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9.
邓宗茂 《物理教师》2008,29(10):15-1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物理选修3—4第1章“机械振动”第23页习题3是这样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阻尼振动必定有机械能的损失。 (B)物体做阻尼振动时,由于振幅减小,频率也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20.
人教社A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4—5)《不等式选讲》是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选修4系列第5专题“不等式选讲”的要求编写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