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9 毫秒
1.
王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他“文章冠世,画绝古今”。“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作品的艺术特征,其作品对我国古代诗歌影响深远。本文注重从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征入手,以其能与大家一起领略其诗歌的深邃、优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钟艳萍 《中学文科》2009,(18):10-10
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醉如痴的艺术神魔,它就是我国古代诗歌;有一种艺术光芒能直抵读者的内心,让人在灵魂深处产生震颤的意象,它就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西楼”。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醉如痴的艺术神魔,它就是我国古代诗歌;有一种艺术光芒能直抵读者的内心,让人在灵魂深处产生震颤的意象,它就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西楼”。  相似文献   

4.
邵林勇 《现代语文》2007,(9):121-121,120
我国古代诗歌气象恢弘,姿态横生,蕴藉隽永,余味无穷,其名句更是皇冠上的明珠,璀璨夺目。名句也离不了意象,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如果说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则是构成这座建筑的一些砖石。构成意象的单位从几何学的角度来看,可以是“点”,也可以是“面”,但最基本的是“点”。现就古代诗歌名句中的“点”化艺术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分析古代诗歌艺术美,要捕捉意象,感受诗歌的艺术美;要在“炼字”中体会意境美;还要从声律角度欣赏艺术美及从写法美去体会艺术美,赋、比、兴的手法分析有助于我们分析鉴赏诗歌艺术美。  相似文献   

6.
《诗经》中“征役诗”各具艺术妙姿 ,各显艺术独创 ,展现了同一题材内容与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完美结合 ,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高超的创作智慧。《诗经》对中国文学 ,尤其是诗歌的发展 ,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被后世喻为“诗圣“,其诗歌被喻为“诗史”。杜甫诗歌在艺术上的造诣,是后人顶礼膜拜的对象。然而,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并非仅仅体现在杜诗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上,更重要的体现在杜诗所蕴涵的懦家文化内涵和深广的人文精神。杜甫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士”.在他身上折射出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情”与“景”是古典诗歌美学最基本层面上的问题,“真”与“幻”即艺术真实问题则是以审美认知见长的古典小说美学的最基本层面的问题。我国古代小说的研究者倾向于小说的艺术真实是叙事的假定性与意蕴的情理性的辩证统一,正是这种辩证统一构成了小说最基本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巾国占代诗学中,意象一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范畴,孔子说:“圣人立象以尽意。”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胡麻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可见意象艺术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与基础。在古典诗歌中,人们往往将特定的情感取向与审美意识扭结于某监意蒙之中而散发出臣犬的化审美效应,这种化审美效应是中华民族审美心理和价值观念的结晶,“是他民族所不能翻译共喻的。”因此,中国古代诗歌意象在化上也就体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与别的艺术是相通的。比如古代的“诗歌”.“诗”这种高雅的文学样式,首先就和“歌”结合起来,通过“歌”来反映生活,传情达意。当代的“音乐诗”和“音乐散文”,更是深受欢迎的综合艺术。音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且具有巨大的魅力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诗歌体理论笼而统之地讲诗歌的“抒情性”,“音乐性”和“意境”。这些体特点基本上是从中国古代诗歌和浪漫主义新诗中总结出来的。而运用不同创作方法创作的新诗和不同形式的新诗在抒情性和音乐性上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也不一定都有意境。偏执于一个方面容易导致理论的片面性。当今中国诗坛,学习借鉴现代派诗歌艺术手法的意象诗已经占据了主流地位,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纠正对诗歌体特点的片面性理解。  相似文献   

12.
笔者花三周时间讲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课,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总算有了一些肤浅的了解,基本上明白了“诗歌是典型的语言艺术”的观点。我对古代诗人追求诗歌语言“语出惊人”的别样招数有了更多的了解,也算是“教学相长”吧。这里不揣浅陋,将我发现的诗家出语惊人的几种别样的招数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3.
墨子的辩论艺术是我国古代辩论科学的精华。他的辩论朴实无华,论证严密,说理清晰,讲科学,重实践。文章从“假”、“譬”、“援”、“止”、“推”五个方面来探讨墨子高超的辩论艺术。  相似文献   

14.
“诗言志”。古代诗歌言志有多种手法,直抒胸臆而外,借景抒怀、以古喻今、托物言志等都是诗人寄寓心志的常见方法。所谓“托物言志”,是指诗歌创作中一种凭借外物寄寓心志的表现手法。诗人所言之“志”,有时亦称哲理、情感、主旨、意蕴等,这种艺术方法,可使诗歌含蓄蕴藉。本拟就“托物言志”类诗歌的特征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刘群玲 《考试周刊》2011,(32):70-70
在我国古代蔚为壮观的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诗歌是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中国的古代诗歌代表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和艺术成就,如何让学生充分领略这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线呢?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这对于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化宝藏中的瑰宝,英译中国古代诗歌要注意保持原诗和译诗之间的细节真实、社会真实和艺术真实。通过这三者完美、和谐地统一,把中国古代诗歌展现给世界。  相似文献   

17.
诗歌广告是中国古代诸多广告表现形式中较为成熟的一种.在诗歌中提及广告现象以及用诗歌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来宣传商品和服务的特色是中国古代诗歌广告的两种基本形式.中国 古代诗歌广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18.
张丽霞 《语文天地》2013,(12):41-42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应该重视“道”,切实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在理性方面把握诗歌语言、结构上的规律,在感性方面,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重新塑造一个艺术天地,切不能“重技轻道”。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汉字从诞生起,其造字方法和结构成分就蕴含着客观物象和人的主观感情,字与字组合成词自由灵便,这就是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形成的基础。意象经过诗人别具匠心的组合,产生具有“言外意”、“味外味”的意境,这正是诗歌艺术魅力所在。中国古代论中的精华应在现代论中回归,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论。那种认为中国当代论只有西方化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20.
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醉如痴的艺术神魔,它就是我国古代诗歌。古代诗歌的艺术光芒能直抵读者的内心深处,激发读者的灵感,感召读者的人生。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古代诗歌,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一个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古代诗歌的课堂教学,要把学生引入古代诗歌的殿堂,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概况先秦时期,《诗经》和《楚辞》是我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个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